苏联有九大军工设计局,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都设计过非常有名的武器装备。
数十年的军备竞赛,海量的资源投入,以九大军工设计局为核心,苏联建设了由上千家军工企业、数百万人组成的庞大军事工业体系。
而位于喀山的图波列夫飞机制造厂(喀山飞机制造厂),便是其中的战略核心军工厂。
李干率领二十多人组成的考察团抵达喀山飞机制造厂后,受到了规格极高的欢迎。
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航空工业部部长乌斯季诺夫上将亲自过来迎接、陪同。
可见,苏方对东大考察团的重视程度,对于出口东大更多武器装备的渴望程度有多高。
巴里亚当前的执政理念非常简单,与其在与美国的争霸中没落,倒不如把东大扶起来,用利益把两国捆绑起来,与美国继续争霸。
说到底,都依然是同一种制度下的国家,苏联要维持国际地位,要继续把那么多同制度国家团结起来,东大的态度不可或缺。
毫无疑问,巴里亚的政策是相当务实的,而且是建立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的。
在乌斯季诺夫的陪同下,李干视察了总装车间,看到了完成组装的图-160、图-22M3这些庞然大物。
从生产情况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苏联减缓了这两种战机的生产速度。
说明苏联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
图-22M3是1976年服役的,已经生产了两三百架,是非常成熟的战略轰炸机。
这玩意儿和图-22是两码事,图-22M3虽然沿用同样的编号,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新型号,苏联这么做是出于迷惑对手的考虑。
而图-160三年前才定型,正在密集试飞当中,是还没有服役的全新战机。
连自己还没有用上的图-160都拿出来卖,可见巴里亚下了多大的决心。
苏联空军的试飞员驾驶图-160做了飞行展示,李干得以登上这架飞机对里面进行查看。
如果开放的态度,让东大考察团很是惊奇。
当前,图-160的性能数据是高度保密的,美国情报部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了几年,也没能得到确切数据。
而在驾驶舱里,乌斯季诺夫上将亲口告诉李干,“我们这个飞机的作战半径达到了7200公里,在1.2万米高空,拥有2.1马赫的速度。
“以1.5马赫超音速突防的时候,作战半径仍然有2000公里,
能够携带9吨**,并且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换言之,一次空中加油,这玩意就能飞到美国本土去执行打击任务,难怪美国佬紧张得半死。
“最大载弹量45吨,全部内挂,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4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乌斯季诺夫自豪地笑道,“图-160轰炸机兼顾了常规轰炸和超音速突防,是世界上最好的轰炸机,比美国的B-1B更加出色。”
李干不为所动,他问,“最大载油量是多少,150吨?”
“是的,李干同志,试飞得出的油耗是13千克每公里,我们的航煤价格是800美元一吨,每公里的燃油成本是10美元左右。”乌斯季诺夫说。
他知道李干想要知道什么,因此回答得很痛快。
李干心算了一下。
这玩意飞1000公里就得用掉1万美元,按照现在美元兑东大币的汇率1比5.5,那可就是5.5万东大币了。
这还只是燃油成本。
李干砸吧着嘴巴,有些肉疼。
乌斯季诺夫笑着提醒道,“李干同志,这是战略轰炸机。”
言外之意,你可千万别嫌弃使用成本高,这玩意是核反击能力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极强的超音速突防能力,美国人的防空网络根本防不住。
李干微微笑着。
如果装备50架,编成2-3个旅,把后勤维护、人员成本、寿命成本都计算进来,每年得用掉50亿东大币。
1个亿1架。
这个成本不是高,是非常高。
看见李干犹豫不决,乌斯季诺夫退而求其次地说,“或者可以考虑图-22M3,这个飞机的使用成本要低很多,当然,性能方面是无法和图-160相比的。”
“李干同志,我们的部队还没有装备图-160,我们愿意想东大兄弟出售该飞机,并且可以进行技术上面的交流。”
“我们的诚意是满满的,如果采购数量足够,甚至可以帮助你们建立生产线,转让相关技术。”
李干动心了。
光是买,对喜欢自己掌握技术自己搞的东大来说,吸引力不大。这种吞金兽的后续后勤维护成本太他妈高了,**子也不是好相处的,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让客户出血。
但是如果能转让技术,那就另当别论了。
李干问,“你们想卖多少钱?”
乌斯季诺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李干同志,请移步会客室详谈。”
一行人便走下飞机乘坐嘎斯吉普车前往办公区的会客室那里。那里已经进行了非常隆重的布置两国的国旗摆在那里规格是国家级的。
这还是李干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场合进行双边会谈。
针对图-160乌斯季诺夫开出了1亿美元的单价而图-22M3则是7000万美元的单价。
转让技术的前提是一次性采购70架。
李干当即道“这个价格、这个条件是不能接受的。”
乌斯季诺夫说“可以谈。”
李干摇头道“即便包含转让技术70亿美元都是一个极为高昂的价格。”
“上将同志你应该知道我们有研发战略轰炸机的能力图-160也好图-22M3也罢不是唯一选择。”
乌斯季诺夫说“李干同志请说说你的条件。”
李干干脆利落地说道“我们可以按照1亿美元的单价采购12架图-160另外再支付3亿美元的专利技术转让费。”
“这个条件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图-160的研发经费已经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乌斯季诺夫摇头说。
李干摊手笑道“那就没有继续往下谈的必要了。”
乌斯季诺夫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路数和他预设的情况相差太多了。
根据他们判断东大是非常需要战略轰炸机的很难抵挡得住引进图-160这个巨大诱惑。
李干的态度是谈判策略呢还真的是对图-160无感?
乌斯季诺夫一下子没了主意。
出乎意料的是李干不再就引进图-160、图-22M3这件事情继续谈而是转而提到了远在基辅那边的安东诺夫设计局。
他说“上将同志我们还想去基辅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看一看还请提供方便。”
乌斯季诺夫一愣说“当然没有问题我国九大设计局全部对东大兄弟开放这是总统定下来的。”
“事不宜迟
乌斯季诺夫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再提图-160的事不过他决定亲自陪同李干和考察团前往基辅。
不买战略轰炸机买运输机也行有得是好东西。
基辅距离喀山才一千多公里运-10专机只用了两个小时就降落在了安东诺夫机场。
这是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的机场降落的时候李干就看到那一排停机位上停满了安-124战略运输机。
李干不由咽了咽口水。
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发很顺利,也就是运-20项目,随着有机会从苏联获得大型运输机技术,项目推进速度会更快。
此前,东大技术人员对C-17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也得到了部分技术。
现在,李干的任务是,想办法引进苏联的大型运输机技术。
如此一来,两者一结合,运-20项目的技术起点会很高。
和战略轰炸机相比,大型运输机技术更加迫切。
运-10的主要领域是民航客运、高价值商品货运,在军用领域,改成加油机、预警机、电子侦察机这一类特殊用途的飞机来用,还算合适。
可是,运-10是无法当做运输机来使用的,因为其采用的是窄体机身设计,而且没有大型货仓门。
在远景规划来,东大军用运输机要建成由战术运输机、战略运输机、超大型洲际运输机组成的军用运输体系。
当前,东大正在研制的大型运输机和C-17是同一个量级的,即最大起飞重量270吨,最大载重80吨。
而超大型洲际运输机还是空白的,即对标安-124、C-5这两种军用运输机的型号。
安-124刚刚服役,是全新型号的飞机。
而C-5运输机早在1970年就服役了,在一些设计上,安-124是优于C-5的。
两者的性能数据差不多,最大起飞重量都是400吨级,最大载重在150吨左右,C-5的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