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温语柔抢了又抢
她深知萧策多疑,走这步棋绝非只有一个考量。
登基三年,朝堂的官员需要洗牌,以修建堤坝为由撬开工部是其一。
其二,从民间取贤。
其三,诈出谢怀瑾。
谢家满门忠良,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夫君当年临危受命前往荆州,他能救一次,就会救第二次。
即便失去记忆,可有些东西发自本能,更别提他如今会的比从前更多了。
温窈越想越担心,想转圜拖延,至少等到自己能传信给长宁公主。
说着她朝殿外走去。
刚过几步,便看见汪迟一身大红立**披风迎面走来。
“阿姐去哪?”
汪迟抬头看向她焦急的神色,无论温窈隐藏的再好,对一个人的在意总是藏不住。
她怕是知道了治水官民选的事。
温窈视线越过他,扫向身后,想要寻萧策,“我听到小太监们说永州治水一事,谢家或许有多余的手稿可以……”
“不可以。”汪迟别有深意,“最近在陛下面前最好别提谢家,否则只会出更大的事。”
温窈肩膀微压,一阵徒劳无力。
她这些日子对契丹那位国师如此看重,汪迟知道她想做什么。
她想要的生活,熬一熬说不定能成真,但不是现在。
“陛下才对你放下些许心防,马上年关,真闹起来,谢家这个年怕是也过不好,很多事静观其变即可。”
汪迟点到为止。
温窈听了,抬眼望向他。
汪迟早已不复当年待在她身侧时的寡然,如今的眼角眉梢满是精干,可对她说的每个字却字字赤诚。
她信他。
无论汪迟对萧策多么忠心,温窈始终相信,汪迟不会骗她。
……
另一边,使团府。
伊思满得了长宁公主准允,带着一只竹筒走了进去。
把东西放在案上平铺而开,面前竟是一份数字详尽的图纸,笔笔勾刻仔细谨慎,尽显笔者用心。
长宁公主叹息一声,“你可知这东西一旦交上去,陛下不会放过你。”
当初救伊思满时,她没有料到他竟然还有这层身份。
和亲公主远在契丹,这些年如履薄冰,长宁公主也是筹谋许久才有今日。
乃至如今掌权,这两年的功劳却离不开面前这人。
她惜才,也遗憾。
伊思满目光染了几分晦涩,“这些日子臣总想起些零散的画面,倘若此时不做,有朝一日恢复记忆,臣也不会原谅自己。”
“永州堤坝的事只要一日悬而未决,开春就会死更多百姓。”说着,他碾着指腹,掌心好似刚滚过温窈眼泪的热烫,“臣也不愿躲藏一世,留她神伤,迟早要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人前。”
伊思满语气温和,意思却无比坚定。
想起她留下的那对木雕,她看向自己眼里满是不舍的眷恋缱绻。
这些年他见过不少人,踏足过不少地方,却唯有她牵动着每一寸思绪。
那日出宫后,拿到温窈这些年的生平记档。
发现她在亡夫死后独自撑起国公府,照顾寡母幼弟。
守期三年里,为了那个家费尽心力,将上下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
她一直在等他回来。
……
入夜,碧水居潜入一位不速之客。
伊思满按照之前温窈给他的位置,几乎熟门熟路就打开了暗门。
这是他有记忆里第一次来,却又好似来过无数次。
暗门背后的空间摆了许多东西,在一堆卷轴中,他随手打开一幅,忽然怔在原地。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兰心的嘟囔,“这本书什么时候被人放在这了?”
主居的两位主人都不再回来后,伺候的人也减去许多。
唯有兰心日日尽心。
擦拭着温窈留下的东西,替她收拾谢怀瑾这些年的藏书,偶尔太阳放晴时,也会拿到檐下晒晒。
伊思满快速收了画卷,却在转身时,目光落在柜子最顶的一抹明黄上。
是一道圣旨。
他劲风微扫,很快盒子稳稳当当地落在了掌心处。
打开一看,竟是关于谢怀瑾和温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