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68章 全是运气


“林思成,去京城吧!”

吴晖言辞恳切,态度真诚,“那里有更大的舞台,有更广阔的天地!”

林思成稍稍一顿:“吴司长,我去了能做什么?”

“搞研究,搞修复,哪个不能做?”

“也能办这么大的修复中心?”

吴晖怔了一下:办倒是能办,但要是和这里比,那确实没法比。

去了京城,要租场地,要买设备,要招员工,哪个不花钱?

但在这里,楼是学校白给的,人员基本是学校内部招聘,包括管理人员、辅助人员、骨干研究员,乃至如商妍、王齐志。

工资学校发,林思成看心情,顶多发点补助和奖金。

这是多大一笔钱?

算少一点,一年少说也省几百万。

吴晖想了好久:“我的意思是,可以进文物局,凭你的能力,完全可以独立负责项目!不管怎么说,地方和京城,毕竟是有差距的。”

“确实有差距,但吴司长,真能完全独立吗?”

林思成笑了一下,“团队是不是全权由我组建,我想从哪招就能从哪招?我想分几个组,招几个研究员,乃至具体招谁、更或是不招专家,多用硕士和实习生,是不是绝对不会有人过问?”

“我说账上的钱该怎么花,就能怎么花?用什么设备,进什么样的物料,选哪个厂家的试剂,是不是都能让我说了算?财务和采购部门会不会干涉,下属企业有没有意见?”

“乃至于,我说实验怎么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十组还是上千组,更或是一组都不做,直接填个数据……等等等等,是不是都能由我一言而决?”

吴晖直接愣住了,却不知道怎么反驳。

乍一想:林思成,你当是你家吗?

看过报纸没有,因为擅自挪用研究经费,一年进去的实验室负责人有多少个?

有设备部门,有采购部门,你专心搞研究就好了,操那么多闲心干什么?

团队组建当然以你的建议为主,但局里那么多研究部门,那么多专家,哪还需要从外面招人?

不招专家,只用硕士和本科生……你办的是实验室,不是培训班。

也别说林思成,哪怕换成王齐志都不行。再好的出身,面对整个群体,照样能让你有心无力。

不然,王齐志何必放着好好的部委不待,跑到陕西来?

所以但凡换个场合,但凡换个人,吴晖怕是会笑出声。

但他看着林思成,却吐不出半个字:因为在这里,林思成就是这样干的。

王齐志不止一次说过:除了开会,带校外领导参观之外,平时校领导来都不来。

市文化局、文物局倒是有人常驻,但那两个科长约等于传声筒,并兼职办事员:现在中心有什么文件要送,有什么报告要批,都用不着王齐志和林长青出马,那两位抢着去。

别说核心的研究人员,林思成不发话,中心多余一个实习生都招不进来。包括设备、物料,林思成说用哪个,就用哪个。学校和文化局至多事后要份清单,存档备份。

再说到实验室:不管是这里,还是王齐志挂名的重点实验室,不正好就是林思成说的:不招专家,以硕士为主?

包括所有的实验计划,就像是林思成写好了公式,列好了解算步骤,实验组只需往里填数字,再验算就行。

不管是组长还是研究员,我说怎么干,你照着干就行。

如果换成专家:滚**蛋,老子是来搞学术的,不是来当泥偶让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

但要说这么搞研究肯定不行,那林思成的BTA的成果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当然,有得就有失,西京的局限性很大,研究资源相对匮乏,机会也少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就比如林思成现在研究的这个BTA,如果在京城,即便申请不到重点项目的级别,至少也是自然社科基金一类。申批的研究经费,至少也是千万级。

但如果仔细做一番加减法,林思成就觉得,性价比其实并不高。

“老师去年就劝我,我当时就说过,京城肯定要去,但必须是我能一个人说了算,能让所有质疑的人闭嘴的时候!”

林思成笑了笑,“吴司长,我说句实话你别介意:好多时候,能力都是次要的。你干的多,回报的却不一定就多,就像这次的山西……”

吴晖无言以对。

在山西,林思成的能力够强,表现够突出吧,但结果呢?

主打一个把猪养肥了再杀。

如果去了京城,可能结果还不如山西,很有可能,人家连让你肥起来的机会都不给。

除非,你能强到能让所有人都闭嘴。

吴晖叹了一口气。

自己爱才心切,只想着林思成只要去了京城,机会更多,成就更大。却没想过,你有了成果,能不能保得住?

所以,还是得沉淀沉淀。

等林思成有足够多的荣誉,足够大的影响力,大到没人敢轻易动歪念头的程度。

而搞研究,不外乎多上项目,多出成果,多发论文……

他想了好久,“你这个BTA缓蚀研究,还是要尽早做计划,论文该发还是要发。如果遇到了阻碍,或是有困难,让你老师随时给我打电话!”

“谢谢吴司长!”

林思成道了声谢,又和王齐志对视了一眼。

一篇论文都没发,甚至连份成果报告都没有往上递交,王齐志为什么敢直接让吴晖看核心数据和资料?

因为对吴司长的了解,以及人品的信任。

王齐志甚至笃定,只要吴晖见了报告,就绝不可能让那些成果躺在林思成的电脑里吃灰。

果不然……

“还有山西这边,你是怎么计划的?”吴晖叹了口气,“总不会真像老孙说的,准备我给我们免费打长工?”

这不是屈才,这是糟蹋人才……

“工肯定是要打的,但肯定打不了多久!”

林思成半开玩笑,推开物料室的门,“吴司长,先请你参观一下!”

吴晖怔了一下,才想起来:他和孙嘉木到西京是干嘛的?

看卵白玉标本……

他站起了身:“你老师连骗带糊弄,拖了我和老孙半个月,终于让你凑够了?”

林思成点头:“还行,至少够用了!”

两人开着玩笑,进了物料室,王齐志紧随其后。

地方挺大,货架整整齐齐,上面摆满了残器。

完整器也有,但也就几件。

四周摆着箱子,林林总总十多口。有白釉枕,有三彩枕,也有碗、盘、杯、盏,以及尊和瓶。

基本都是白釉,有粗瓷,也有细瓷。

起初,吴晖并没有在意,都走了过去,他惊觉不对,又折返回来。

一只玄纹高足杯,釉色白中闪黄,透着亮白的**色。关键的是,瓷胎极薄。

碗壁应该稍厚点,但碗口的唇壁,还不足一毫米。

拿到手中也极轻,再一看釉色,像极了定窑白。

稍侧了一下光,吴晖又摇了摇头:这是刚玉莫来石晶相,以α-AlO为主体的晶相结构,瓷土特点为高铝低钙。

但定窑瓷土为高铝高钙土,釉料为钙釉系统,烧成后形成玻璃态釉质。

既然不是定窑,那是什么窑?

转着念头,吴晖看了看底足,又看了看包浆,然后,猛的一怔愣。

看年代,不是金,就是元,而且元代的可能要更大一些。

但元代什么时候烧过这么薄的白瓷?

翻来覆去,又看了好几遍,吴晖越发茫然:好像,就是元代?

正暗呼稀奇,准备问一问林思成,刚一转身,他又愣住。

旁边的货架上还摆着几件,虽然是残器,但感觉和手上这件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的胎,一模一样的釉。

关键是后面那两片:一片为刻花绘紫纹,一片为刻花绘赭红。

虽然纹饰不全,但吴晖眼没瞎,那半边紫色的凤翅,和两只绛红的龙爪,他还能不认得?

而且还是五爪龙纹?

顺手放下高足杯,他抓起两片瓷片。

刚玉相,高铝胎,四片都是,和那只高足碗没有任何区别。

而看的越久,了解的越多,吴晖就越是莫名其妙:不但是元代的白瓷,还是贡瓷?

放下瓷片,他往左右一扫,眼皮止不住的一跳。

刚才没注意,这会仔细一看:两座货架,五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