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64章 畜力的回归

巨舰的龙骨在船坞里静静蛰伏,等待着血肉的生长。而“破晓之心”这个新生文明的脉搏,却在“天井渡”那片喧嚣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姿态,欢快地跳动着。

随着“破晓银行”的信用日益深入人心,这座由苏溟舟一手缔造的自由市场,早已超越了其最初作为物资交换地的单一功能。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集散中心,一个充满了机遇与财富的“冒险家乐园”,一块检验着人性与智慧的试金石。

这天下午,苏溟舟像往常一样,带着许知远在市场里巡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像个普通的幸存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观察着这个由他亲手催生的复杂生态系统,是如何在没有过多外力干预的情况下,野蛮而有序地生长着。

市场的秩序,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随着交易量的激增和财富的积累,那些最早富裕起来的商贩们,自发地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商会”。他们不再仅仅是彼此竞争的对手,更成了市场秩序最坚定的维护者。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稳定而繁荣的环境,才是他们手中那些闪闪发光的“破晓币”能够持续增值的唯一保障。

任何试图在市场里寻衅滋事或者坑蒙拐骗的家伙,不等许知远的治安队出手,往往就已经被周围那些义愤填膺的商贩们,用最朴素的拳头和最鄙夷的唾沫,给“物理劝退”了。

苏溟舟甚至看到,在市场最中心的位置,不知是谁,自发地立起了一杆巨大的木杆秤。旁边还坐着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专门负责为那些对重量有争议的买卖双方,提供最公正的仲裁。每一次称量,周围都会围上一圈看热闹的人,那场面,竟带着几分旧世界乡镇赶集的淳朴与和谐。

苏溟舟看着眼前这充满了自发秩序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当初那个看似冒险的“放权”决定,做对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转身前往银行,查看最新存款数据时,一阵不同寻常的骚动,却从市场最西侧的“大牲畜交易区”传了过来。

“……老哥,你这价也太黑了点吧!一头半大的牛犊子,你就要我八十个币?!你怎么不去抢啊!”

“抢?!”另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毫不示弱地顶了回去,“小兄弟,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水牛!不是山里那些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野猪!你知不知道,在现在这世道,一头能下地干活的牛,比你们手上那几把破铜烂铁,金贵多少倍

!”

苏溟舟和许知远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好奇。他们拨开人群,走了过去。

只见交易区的中心,被众人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圈。圈子的中央,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看起来约莫六十多岁的老农,正牵着四五头大小不一,**色油光水滑的水牛,一脸自豪地与一个看起来像是某个附属聚落头领的壮汉,理论着。

那几头牛,大的那头肩高已经快到成年人的胸口,筋骨强健,眼神温顺,一看就是经过精心饲养的优良品种。而小的那几头,虽然还未成年,但也同样膘肥体壮,充满了生命活力。在它们旁边,甚至还围着一个用木栅栏临时圈起来的小圈,里面关着七八只正在“咩咩”叫唤的山羊。

“这是……”苏溟舟看着那几头,在末日废土之上,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的庞然大物,眼中流露了渴望的目光!

“领航员!”那个正在讨价还价的壮汉,一看到苏溟舟,立刻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来,“您可算来了!您快来给评评理!这老哥卖的牛,要价也太离谱了!”

苏溟舟没有理会他。他只是径直走到了那个同样一脸警惕的老农面前,那双总是平静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真正的敬佩。

“老人家,”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些牛,您是从哪里弄来的?”

那自称张卫的农夫见来人气质不凡,身边还跟着市场里说一不二的许知远,脸上的警惕也稍稍收敛了一些。他拍了拍身旁那头老牛厚实的脊背,声音里充满了自豪。

“这还用弄?这都是我们老张家一直以来的老伙计!”他看了一眼苏溟舟,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小伙子,我看你也是个识货的。不瞒你说,末日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世道要变了。那些跑得飞快的铁疙瘩,没了油就是一堆废铁。最后能靠得住的,还得是咱们这,吃的是草,拉的是宝,还能给咱下地干活的水牛!”

“洪水来的时候,我就带着一家老小,和我这几头宝贝,提前躲进了山里。这两年风餐露宿的,我自个儿瘦了二十斤,可没让我这几个伙计,饿着一顿!”

“最近听人说,你们这‘天井渡’办得红火,讲规矩,认钱不认人。我寻思着,家里那几头小的也大了,留着也是多几张嘴吃饭。就想着,牵两头出来,换点实在东西,给我那刚满三岁的小孙子,换几件暖和衣裳。”

这番

充满了朴素生存智慧和对未来清醒认知的坦诚话语,让苏溟舟对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彻底刮目相看。

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的“民间高人”。

“张老,”苏溟舟改了称呼,开门见山,“您这牛,怎么卖?”

张卫浑浊的眼睛里精光一闪:“那头大的,一千个币,一分不能少!那几头半大的,三百一个!旁边那几只羊,就当是添头,你要是全要了,算你一百个币!”

这个充满了“商业谈判”技巧的报价,让周围的人群,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千个币,那就是一千斤熏鱼干!足够一个普通的幸存者聚落,敞开肚子吃上大半个月!

然而,苏溟舟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犹豫。

“我全要了。”他看着老农,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光芒,“但是,我也有个条件。”

“哦?”

“我希望,您也能跟着这些牛,一起来我们‘破晓之心’。”苏溟舟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真诚的笑容,“我们有最好的草料,最好的兽医。我保证,您和您的家人,在我们这里,会过上比现在好一百倍的日子。我们甚至可以专门为您成立一个‘畜牧技术小组’,由您来全权负责,帮我们培育和改良更多的牲畜。”

“我需要您的经验。”

这番充满了诚意,又充满了远见的“釜底抽薪”式的邀请,让那个本还一脸精明的老农,彻底愣住了。

……

当天下午,当那四五头大小不一的水牛和七八只山羊,被牵进那个早已为它们准备好的全新牛羊圈时,整个五龙潭基地,都沸腾了。

那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哞哞”和“咩咩”的叫声,像一曲最动人的田园交响乐,彻底唤醒了所有幸存者心中那,对安稳富足生活的最深切的渴望。

苏溟舟站在那充满了青草芬芳和牲畜味道的圈舍前,看着那些正在低头吃草的温顺生物,神情则是陷入了思考,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看着不远处那片,依旧需要依靠人力,一锄头一锄头进行开垦的广袤田野,一个充满了机械与力量美感的全新念头,在他脑海里,悄然成型。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让它们,也替我们干活?”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身旁,那个同样在为这些新成员的到来而兴奋不已的许知远,闻言一愣。

“舟哥,你的意思是……犁地?”

“不,不止是犁地。”苏溟舟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属于“工业**家”的疯狂光芒。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纪录片。那些在没有拖拉机的年代,由牛马拉动的充满了古典智慧的播种机、收割机……

他知道,自己又找到了一个可以将他的人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全新方向。

那场充满了诚意与远见的“釜底抽薪”式的招揽,最终以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张卫,这位在废土之上凭借一己之力保全了最后血脉的“民间高人”,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惊和一夜的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被苏溟舟那番充满了诱惑力的蓝图和不容置疑的实力所折服。

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剩下的几头牛犊、他的老婆、儿子儿媳,以及那个还不满三岁,对未来一无所知的小孙子——正式地加入了“破晓之心”这个日益庞大的集体。

苏溟舟没有食言。他当即任命张卫为新成立的“畜牧技术小组”的组长,并破天荒地,将基地后山那片水草最丰美、也最向阳的山坡,都划拨给了他,作为专门的牛羊养殖和育种基地。甚至还特批了一笔高达五十个“破晓币”的“科研启动资金”,让他可以从“天井渡”的市场里,自由地采购任何他认为需要的物资。

这番充满了信任与尊重的礼遇,让这位在末日里挣扎了两年的老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名为“归属感”的久违温暖。

苏溟舟的目光,却早已越过了眼前这片充满了田园牧歌气息的和谐景象。

他站在那片依旧需要依靠人力,一锄头一锄头进行开垦的广袤田野前,脑海里,那幅充满了机械与力量美感的全新蓝图,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知道,是时候,让这个新生文明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同样,向前,迈出一大步了。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溟舟没有再去船坞,也没有再去工业区。他将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那个,由废弃的仓库改造而成,堆满了各种旧世界书籍和图纸的简陋资料室里。

他要寻找的,不再是那些,充满了高科技气息的现代农业机械图纸。他知道,以他们目前的工业能

力,想要复刻一台,哪怕是最简单的拖拉机,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要寻找的,是一种,更古老,更朴素,却又同样充满了智慧的……力量。

一种,早已被旧世界那,充满了柴油和轰鸣声的钢铁洪流所淹没,却又无比契合他们当下生产力水平的……畜力**。

他的手指,在那落满了灰尘的书架上,缓缓划过。

《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一本本,充满了古典智慧和东方神韵的古老农书,被他,从故纸堆里,重新翻找了出来。

他像一个最饥渴的学生,贪婪地,阅读着,学习着,将那些沉睡了数百年,充满了榫卯和杠杆智慧的古老农具图纸,用现代的知识体系,一点一点地,重新解析、唤醒。

“……曲辕犁,江东犁也。其辕曲,其底方,其刃,前昂后低……”

他看着那幅,充满了流畅曲线和力学美感的犁具结构图,他知道,自己,找到了那把,可以将他的人民,从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第一把钥匙!

与再早之前,那种需要两头牛,甚至三头牛,才能拉得动的笨重直辕犁不同。这种诞生于唐代,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农具,它那巧妙的曲辕设计,极大地,减少了耕作时的阻力。不仅,可以由一头牛,轻松地牵引,更能灵活地,调整耕地的深浅,完美地适应了南方,那些充满了丘陵和梯田的复杂地形。

这简直就是为他们五龙潭这片,充满了山地和河谷的土地,量身定做的“神器”!

“王师傅!”

当天下午,苏溟舟便拿着他连夜亲手绘制,更加详尽也更加符合现代工程学原理的改良版“曲辕犁”图纸,冲进了那间,充满了机油和焊锡味道的维修车间。

“别捣鼓你那些铁疙瘩了!我这儿有个,更要紧的活儿!”

……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一场,充满了复古气息的“农具**”,便在五龙潭的工业区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王师傅,和他手下那支,早已习惯了与钢铁打交道的“硬核”团队,第一次,将他们那充满了“末日智慧”的锻造和焊接技艺,应用到了这些充满了古典智慧的木质结构之上。

他们用,从水力锯木厂里,运来的最坚韧的硬木,作为犁具的主体。又用,从废旧汽车上,拆下来的弹簧钢板,经

过了反复的锻造和淬火,打磨成了,闪烁着森然寒光,无坚不摧的犁铧!

第一次的田间测试就在那片刚刚才收获完番薯,还未来得及平整的土地上进行。

当那头由张卫亲自挑选出来的最强壮的成年水牛,第一次将那充满了力量感的肩膀,套入那由皮革和麻布缝制的柔软挽具之中时,所有围观的开拓者们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哞——!”

伴随着,张卫那,充满了乡土气息的一声吆喝!

那头温顺的庞然大物,便迈开了沉稳的步子!

锋利的犁铧,瞬间就切入了坚实的土地!

泥土,如同黑色的波浪,向着两侧,翻滚开来!留下一道,笔直充满了希望的崭新犁沟!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力量与和谐之美!

“我的天……这……这比我们十个大小伙子,用锄头刨一天,干得还快啊!”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

然而,苏溟舟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成功地,解决了“耕地”这个,最基础的难题之后,更加充满了挑战性的“播种”和“收割”,便立刻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次,他没有再拘泥于,那些结构复杂的古代农具。

他直接,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同样来自于旧世界,充满了机械智慧,却又相对简单的……现代畜力农具。

他在“方舟计划”的数据库里,找到了,大量关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那些在没有内燃机的年代,由欧美农民们,发明出来的充满了齿轮和杠杆智慧的畜力播种机和收割机的设计图纸。

这些,充满了“蒸汽朋克”风格的古老机器,它们的结构,远比现代的拖拉机,要简单得多。它们不需要复杂的液压系统,也不需要精密的电子控制单元。它们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那与地面接触的巨大铁轮的转动。

当牛,拉着它们前进时,车轮的转动,便会通过一套由齿轮和链条组成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到那些负责开沟、下种、覆土的播种部件,或者是那些负责切割、归拢作物的收割部件之上!

这,简直就是为他们,这个,拥有了强大的锻造能力和机械加工能力,却唯独,缺少一颗“强大心脏”的新生文明,量

身定做的“降维打击”!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王师傅和他手下那支,早已“走火入魔”的技师团队,便彻底地,沉浸在了这场充满了齿轮与链条,充满了机械美感的全新创造之中。

他们,几乎是将整个大岚镇废墟里,所有能找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