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61章 根基


过年的时候何雨水和王思毓并没有回香江,不过打了电话,何雨水没有要求跟何雨柱说话,何雨柱让小满告诉她如果学不好就不用回来了,是鞭策也是鼓励。

1974年的香江,空气中弥漫着劫后余生的萧索。

恒生指数如同退潮后的滩涂,最终在150点附近艰难地找到了暂时的支撑,曾经喧嚣的交易所门可罗雀,只剩下被套牢者的叹息和破产者的绝望。

黄河实业顶层,金融作战实验室的氛围却截然不同。

巨大的电子屏幕闪烁着恒指K线图,那条陡峭下探的曲线末端,是一个个被精准标记的绿色圆点。

“柱子哥,恒指150点,确认筑底企稳。按照你的指令,所有目标——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鹰君集团、以及我们筛选出的几家优质工业股——抄底完成。平均成本价低于其每股净资产,甚至接近其上市发行价。资金已全部转化为股权。”

她将一份详细的持仓报告递给何雨柱。

报告上,那些在股灾前风光无限的地产巨头名字后面,此刻标注着令人咋舌的低价和黄河实业赫然在列的大比例持股。

何雨柱接过报告,目光快速扫过关键数据,微微颔首。

“做得好。这些股权,是基石,不是筹码。告诉所有人,没有我的指令,一股都不准动。”

“明白。”小满点头。

她知道,柱子哥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数字,投向更坚实的未来。

石油风暴带来的巨额财富,被何雨柱注入到了实业当中,他要把根基夯的更实。

将军澳油库三期庞大的工程机械已经进场,打桩声日夜轰鸣,巨大的储罐基础轮廓开始显现。

炼化厂的技术升级方案被敲定,从欧洲订购的最新型催化裂化装置正在装船。

黄河远航的船队规模在悄然膨胀。

然而,何雨柱的目光并未局限在能源。

来自于后世的他深知,香江的根本,在于地,在于人。

“公屋政策,是我们扎根的机会。”在黄河地产的核心会议上,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幅香江地图,新界广袤的土地被重点标出。

“港府为解决股灾后的民生困顿,必然大规模兴建公屋。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我们树立‘黄河’品牌、积累政府信任的关键。”

接着他又指向地图:“新界,屯门、元朗、沙田,这些地方的土地,价格跌无可跌。用我们手头的现金,能吃下多少,就吃多少!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小利,我要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发展的空间!”

“是,老板!”负责地产板块的阿浪和陈胜齐声应道。

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跟随何雨柱一路走来,深知他布局之深远。

低价囤积新界土地,配合政府公屋计划,意味着庞大的基建工程、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就在黄河实业如同沉默的巨兽,在新界广袤的土地上悄然圈地,为公屋建设和未来新城开发积蓄力量时,一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死气沉沉的地产界激起波澜。

长江实业主席李超人,在记者会上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为盘活资金,回笼现金,长江实业旗下数个位于市区边缘及新界的新盘,将启动‘建筑面积卖房’(即卖楼花)!买家只需支付少量订金,锁定未来单位,即可享受开盘优惠!”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在楼市冰冻、市民普遍观望的至暗时刻,李超人此举无疑是试图打破僵局,用未来的预期撬动当下的现金。

一些被套牢的小地产商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蠢蠢欲动。

消息传到黄河实业。

何雨柱正在审阅将军澳油库三期的施工图,闻言只是抬了抬眼皮,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建筑面积卖房?李生倒是好魄力,想用别人的钱,撬自己的杠杆。”

他放下图纸,对侍立一旁的陈胜道:“他想玩火,我们就帮他扇扇风。通知下去,我们在新界,特别是毗邻长江那几个新盘的地块,立刻启动平整工程。同时,放出风去,黄河实业将在这些地块上,兴建大型、配套完善的平价屋邨,首批单位,按实用面积发售,价格……定在成本线。”

“成本线?”陈胜一惊,“老板,这……我们前期拿地成本虽然低,但加上基建和建筑成本,按成本线卖,几乎没有利润,甚至可能微亏啊!”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何雨柱语气平淡,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李生想用‘建筑面积’的噱头和未来的预期吸引买家,我们就用实打实的低价和‘即买即住’的实用面积砸碎他的预期。告诉买家,什么是真正的实惠,什么是画饼充饥。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是让他的楼花,一套都卖不出去!”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另外,联系几家相熟的报馆,特别是《明报》,把‘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的猫腻,以及楼花买家在楼市下行期可能面临的风险,好好‘科普’一下。再‘提醒’一下港府有关部门,当前环境下,预售楼花制度是否应加强监管,保护小市民权益?”

站在一旁的何雨鑫、陈胜和咸兴尧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寒意。

老板这是组合拳:用超低价现货挤压市场空间,用**揭露行业潜规则和风险,再用潜在的监管压力釜底抽薪。

目标明确——彻底堵死长江实业靠卖楼花回血的路径,将其拖入现金流枯竭的泥潭。

“明白!我们马上去办!”陈胜忙答道。

数日后。

长江实业位于沙田的一个新盘售楼处,门可罗雀。

寥寥几个看房客,拿着宣传单,听着售楼小姐口干舌燥地描绘着“建筑面积”带来的“超高性价比”和未来升值前景,眼神却充满疑虑。

“隔壁黄河的地块,听说已经开始推土了,说是要建平价屋邨,按实用面积算,单价好像才…七十多港币一尺?”一个看房客小声对同伴嘀咕。

“七十多?还是实用面积?这里建筑面积算下来也要快一百了,实用率听说才七成出头…差太多了吧?”同伴咋舌。

“是啊,报纸上这两天也说了,买楼花风险大,万一开发商资金链断了……”

“再看看,再看看。”

类似的对话,在长江的几个售楼处悄然流传。

与此同时,《明报》财经版一篇题为《“建筑面积”迷思与楼花风险——小市民置业需擦亮眼》的文章,详尽剖析了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的巨大差异,以及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购买期房可能面临的烂尾、货不对板等风险,并隐晦地提及了监管的必要性。

文章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市场仅存的一丝对楼花的热情。

黄河实业在新界地块上,大型机械日夜轰鸣,平整土地的场面被有意无意地拍下,配上“黄河平价屋邨,实用户型,成本发售,安居承诺”的醒目宣传,通过渠道悄然散播。

效果立竿见影。

长江实业雄心勃勃的“预售楼花,建筑面积卖房”计划,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意向登记寥寥无几,已交小订的少数客户也纷纷要求退款。

预期的巨额回款化为泡影,本就因股灾和楼市暴跌而紧绷的长江实业现金流,瞬间拉响了刺耳的警报。

办公室里,李超人看着财务总监送来的、触目惊心的现金流报表和不断下跌的公司股价,眉头紧锁。

“预售楼花”这步险棋,彻底崩盘。

预期的救命钱没等来,反被前期投入和寥寥无几的客户退款扯开了更大的伤口。

汇丰银行的催款电话,一次比一次急促。

“李先生,周爵士的电话。”秘书的声音很轻。

周爵士,香江名宿,与李家有旧谊。

李超人眼底掠过一丝微弱的光,立刻抓起话筒:“周世伯……”

“嘉诚啊,”电话那头传来周爵士带着长辈忧心,还有一丝无奈,“你这回……心太急了。黄河那位……手段硬得很啊。”

“世伯,我也是为盘活公司,求一线生机。何生他……未免太不留余地。”李超人激动道。

“余地?”周爵士顿了顿,“商场之上,成王败寇罢了。我托人向何生递过话了。”

李超人心头一紧,屏住呼吸:“他……怎么说?”

“何生的意思,很直白。”周爵士顿了顿,好似在给李超人准备时间,“香江地产这盘棋,够大,容得下多方落子。但长江实业……该换个方向深耕了。他建议你,把心思放回港口、货柜码头和零售这些老本行。这样……对大家都好。”

建议?换个方向?深耕老本行?

这分明是逐客令!是要将他李超人彻底踢出未来香江地产的核心牌桌!

一股强烈的**混合着怒火猛地冲上头顶,李超人握着话筒的手指捏得骨节发白,青筋毕露。

他强压着翻腾的气血,声音却带上了无法控制的微颤:“世伯……这是他亲口所言?”

“嘉诚,话已带到。何生如今……势如破竹。你……好自为之。”电话被挂断,忙音空洞地回响。

“砰!”话筒被重重砸在座机上,李超人胸膛剧烈起伏,眼中尽是不甘。

何飞,你欺人太甚!要我李某人拱手让出辛苦打拼的地产江山?休想!

绝境逼出了李超人骨子里的狠厉。

既然说和是条死路,那就鱼死网破!

他连夜召集心腹,昏暗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一场反击的密谋在压抑中进行:

长江利用汇丰人脉,联合被黄河挤压的中型地产商,秘密收买黄河的建材供应商和承建商。

给他们开出高价和未来订单,要求他们故意拖延黄河平价屋邨的工期和制造关键建材短缺。

然后动用旗下报纸,铺天盖地抹黑黄河。

几天后,黄河实业顶层何雨柱的办公室,阿浪敲开了门走了进来。

“老板,有点不对劲。沙田B区和元朗C区的工地,几家主要承建商突然找各种借口——‘工人不够’、‘材料运不过来’,要延期关键节点。我们长期合作的两家水泥厂,也含糊其辞地说下个月供货要减量。还有,”他指了指桌上几份报纸,“这些玩意儿,来势汹汹。”

“我查了根子,长江和几家快撑不住的小鱼小虾在背后搅风搅雨。他们在挖我们的墙角,煽动供应商。**上,火力集中在骂我们倾销、破坏市场和质疑质量。”

“垂死挣扎。”何雨柱淡淡道。

“老板,工期要是被拖……”阿浪有些急。

“供应商?承建商?”何雨柱冷笑。

“告诉他们,因他们单方面违约或供货不力导致的所有延误和损失,黄河地产将依据合同条款,追究到底,索赔金额——上不封顶。同时,黄河实业及所有关联公司,即日起,永久终止与其一切业务往来。”

“你去找老白,让他把那些甘当马前卒、在中间牵线搭桥的人给我挖出来。证据,要铁证,特别是涉及商业贿赂和恶意串通的部分。做扎实了,然后,‘匿名’送到ICAC和商业罪案调查科门口。让官家的人,去清理这些‘蛀虫’。”

“是!”阿浪领命而去。

何雨柱拨通了一个电话,然后陈胜来了。

何雨柱把刚刚阿浪拿过来的报纸摔在陈胜面前。

“这些苍蝇嗡嗡叫?联系所有交好的报馆,特别是《明报》、《华侨日报》。把我们平价屋邨的设计蓝图、所有建材的品牌规格清单、施工监理的严苛流程,全部公开!邀请记者和市民代表,随时参观样板间,直击施工现场,全程开放,接受全城监督!用铁打的事实,堵上那些喷粪的嘴!”

“是,老板,我这就去办。”

“别急,还有一个事,让财务部把账算清楚、摊开来。新界拿地的成本,基建的分摊,建筑成本的明细(剔除那些被恶意抬价的部分),做成一份明明白白的清单,昭告天下。重点讲清楚,我们的‘成本价’,靠的是前期布局和规模效应,是回馈香江、支持港府公屋政策的拳拳之心,绝非什么倾销!同时,给我狠狠抨击某些同行,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造谣生事、破坏市场稳定的卑劣行径!”

“还有,你让陈胜告诉下面的人,工期一天不许拖!质量一丝不许降!我们的平价屋邨,必须按时、按质、按承诺,交到翘首以盼的市民手中!谁敢挡路——”他眼神骤然锐利如刀,“就给我碾过去!”

“是,老板。”

等陈胜走后,何雨柱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片他倾注心血、正在崛起的新城轮廓,低声道:“想卡我的脖子?想泼我的脏水?你太小看我何雨柱的根基了。在今日之香江,没人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动摇黄河分毫!”

何雨柱的反击,快!准!狠!如同雷霆扫穴。

长江实业刚有一点点起色的股价应声暴跌,汇丰银行的最后通牒到了。

李超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仿佛一夕之间苍老了十岁。

秘书送来最新的报纸,头版赫然是黄河沙田平价屋邨首批楼宇封顶的热闹庆典,何雨柱满面春风地与市民代表亲切握手的巨幅照片,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

他疲惫地闭上双眼。

釜底抽薪,抽不动黄河深植大地的磐石根基。

**绞杀,反被真相的洪流冲得溃不成军。

所有的挣扎,在何雨柱绝对的实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