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31. 不一样的枉州

因为某些原因,枉州的黑心向导已经被整治干净,所以,凤婵音和空时没有遇上明弈主仆曾经的遭遇。

两人在良心向导的带领下,顺利地攀过丛林小道,安安全全地到达了枉州。

引路的向导服务周到,不仅给他们讲了许多行走枉州的注意事项,还切切叮嘱他们一定要尽快去城主府兑换通行令牌,花小钱,免大灾。

凤婵音心下不由感叹,传言有误啊,师兄们给她的游记小札里,把枉州形容得礼乐崩坏,一片混乱,毫无法度可言,并且重点强调了黑心向导的丧心病狂、见钱眼开。

她和空时挑选向导时,生怕遇上了谋财害命的黑心向导,慎之又慎地选了一个他们认为比较老实可靠的,并且一路上都在提防他搞鬼。

结果呢?人家向导不仅尽职负责、价格公道,而且热心善良,风趣幽默,一点害人的意图都没有!倒显得他们小人之心,心思阴暗了。

据向导所言,几年前的向导行业的确比较混乱,有些黑心肝的人为了钱财,什么都干得出来,直接把外地人引到小土匪门口的都有。

大约四年前,这些人似乎是踢到了铁板,被冕山的人下狠手惩治了一番,此后,向导们就再不敢挣黑心钱了。

向导口中的冕山,是枉州最大的土匪势力之一,惹到他们,就是半条腿跨进了阎王殿里。

当然,本地人是不这么叫的,这里的人对已成势的大土匪的称呼是“山头”“外城”,对山匪头子的称呼是:山主、外城主。

城里有城主,城外有山主,这就是枉州目前的局势。

说到枉州的局势,就不得不提一提枉州的历史。

枉州原称南漓,在前朝羲国大一统之前,曾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地区,是后来羲国大将凌飞云在幽云涧上修筑了栈桥,将其纳入羲国版图,并改名枉州,才使其与外界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

羲国国灭之后,天下战乱四起,当时的枉州城主为了避免卷入外界纷争,主动毁去幽云栈桥,致使枉州与外界再次隔离。

后来,东昭、中梁、西越三分天下,因着枉州特殊的气候和地形,谁都没能将其攻下。

据说,幽云栈毁之后,枉州倒是过了一段岁月静好的日子,可碰上几次天灾人祸,不免就生出了一些盗匪,加之城主府势力逐渐减弱,无力制衡辖下官员武将,因此又分裂出了许多的新势力。

幽云栈桥断毁不过几十年,外界正打得激烈的时候,枉州城内也不太平。

官员草菅人命,盗匪肆意抢掠,律法几乎失去了效用,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百姓,都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直到,枉州的权贵们发现,枉州人口凋零严重,占来的土地找不到佃户耕种,抢来的矿山没有奴隶开采,情况才忽而有了转机。

为了遏制情况继续恶化,枉州的大小势力齐聚一堂,商定修养生息之计,大致的方略就是,抢可以,杀人不可以,抢本地人为奴隶可以,抢外地人不可以。

接着,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生育,吸引外地客商、流民进驻,这才逐步改善了人口凋零的问题。

据凤婵音所知,枉州不仅优待外地客商,而且非常欢迎外地流民。枉州鼓励外地人更换籍书,变成枉州城民,并且会给这些新城民分配土地。

看似是个非常好的政策,实则却隐藏着不少陷阱。

因为,枉州的各势力虽然喜欢外地人、优待外地人,但对本地人,却非常严苛。

一旦成了枉州城民,那么,就表示可以被各势力随意争抢。枉州的平民百姓如果没有投靠一方强大的势力,是随时有可能被别的势力抢去做奴隶的。

且这一现象,在枉州司空见惯,城主府都不会管。

城主府只管大致保障外地人的权益,至于本地人的权益,那就靠各方势力自己去博弈了。

这也是,向导再三嘱咐她和空时尽快去城主府兑换令牌的原因。

没有城主府颁发的证明身份的令牌,某些不讲究的小土匪会将外地人当成无主的本地人,抢去山上做苦力。

事情没有被发现,就可浑水摸鱼,若是被发现了,也可以用一句“弄错了”搪塞过去。

为避免凤婵音和空时被当成无主的羔羊,向导将他们一路领到城主府所在的回崖城,指了兑换令牌的官衙给他们之后才离开。

空时打量着繁华热闹的回崖城,怀疑道:“枉州真有那么乱吗?看着还好啊。”

凤婵音道:“回崖城毕竟是城主府所在地,外面再是乱,也暂时不会乱到这儿。”

枉州是乱,但她也没打算去官衙兑换身份令牌,虽然她和空时有伪造得以假乱真的身份路引,不会被枉州官吏识破,但在官府留下信息,总归有隐患。

别忘了,她可是跑出来的。

路引上的姓名、年龄能作假,但样貌做不了假,兑换了令牌,给官衙的人留了印象,岂不是给家里人指了路?

虽不兑换令牌,但凤婵音和空时还是跟随一队外地商人,去枉州衙署看了看,只见客商领到的令牌上简要刻了姓名、原籍地、进城日期、停留时间。

令牌有两种,一种青色的,代表游客身份。

一种红色令牌,代表商客身份。

不过,他们听办令牌的官差解释说,两种令牌只是做一个简要的区分,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和约束。

拿游客牌的人,想在枉州行商,也是可以的。

拿商客牌的人,一宗买卖也没做成,也无妨。

官衙的人对来办令牌的人都格外热情,温声细语的,仿佛把一副笑模样刻在了脸上。

空时更加觉得外界传言有虚了,他见到的大昭官吏,可比这枉州城的小吏刻薄百倍。

他不由得对枉州产生了极大的好感,认为这是一片遗落在山林的宝地。

无论是带路的向导、办事的官差,还是城中的居民,都和和善善的,对他们这些外地人,又热情,又周到,这怎么不是人杰地灵的宝地呢?

他抱着这个天真的想法,走出官衙,行到繁华热闹的主街,感受到了与大昭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心里愈发觉得这地方好,适合常住。

直到,他在主街上看到了一幅此生都难以忘怀的场景——奴隶过市。

一片又一片的奴隶被绳子串成一串,在官兵的押解下,从街道上缓缓行过。

他们赤着双脚,衣衫褴褛,头发打结,脸上和衣角上还凝结着一块块干枯的血渍,且大都是老弱妇孺,其中还有几岁的孩童和被抱在怀中的婴儿。

空时看着这与周围的繁华热闹格格不入的场景,心中既怜悯,又纳罕。

城中的居民却似是对这场面习以为常,既不惊讶,也不好奇,只简单地扫视了两眼,就又开始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这又是哪处地方惹了城中的大人不悦?”

空时听到有人谈论道,语气中只有淡淡的戏谑和全然的冷漠。

“也有可能,是哪个小山头不知死活,抢了不该抢的东西。”

另外一个人道。

这时,一个知情人替他们解惑道:“你们啊,都猜错了。我听说,是北面的矿山出了事,死了一批矿工,矿上人手不足,所以大人们才出去猎了些奴隶回来。”

“哦?”前面说话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