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99章 形意拳原谱


京城的老少爷们没少听过捡漏发财、一夜暴富的故事,但亲眼见过,乃至经过的有几个?

景泽阳在歌舞团,一个月的实习工资还不到一千,十万块顶他十年的工资。

这算不算捡漏,算不算暴富?

他浑浑噩噩的跟在林思成身后,脑子里飘着好长的一串零。

十万块,林思成却只当这是饭钱,这是得有多豪横?

胡乱猜忖着,三人出了天蕙斋,林思成指了指过道里的摊:“要有兴趣,景哥你也挑一件,如果拿不准,我帮你看一看。方师兄也挑一件……”

景泽阳兴致缺缺。

一是他不喜好这个,只是偶尔的时候来转一转,当作闲暇时的消遣。

二是听的太多:来这地方,光有眼力屁用都不顶。运气不好,你转一年也未必能碰到一件好东西。

真想买好东西,就得去店里,但哪家店都有镇馆的老师傅。就像刚才天蕙斋的那位老人,东西对不对,值多少钱,只要一上手就能断个七七八八,要价可想而知。

捡漏是别想了,至于传说中谁在这儿捡了漏,谁又在这儿发了横财,十桩有九桩都是这儿的商户编出来的故事。还有的店铺专门去电影厂雇群演,照着剧本演,以此诓游客进店。

像林思成这样的,一年也不一定出一个。

景泽阳摇摇头,方进的眼睛里却冒出了光。

确实得碰运气,但万一呢?

有林思成把关,想上当都难……

他跃跃欲试:“林老师,我挑一件,你帮我看一看!”

“可以!”

林老师回过头,“何班长要不要看一件?”

铁塔般的壮汉露出一丝憨笑:“谢谢林老师,我们有纪律!”

林思成没勉强。

几个人陪着方进转,林思成也会顺路看两件。但说实话,两人运气半斤八两。

但凡方进看对眼的,一水儿的低仿,而且一件比一件假。好多甚至是一眼假,方进刚拿起来,景泽阳就开始撇嘴。

由此可见,方进在鉴定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要不然,凭他西大考古系研究生出身,不至于连景泽阳这个外行都比不过。

林思成稍好点,时而能看到一两件老物件,但大都是民间日用品,材质一般,作工更一般。

就这样,方进拿一件,林思成就摇一下头。再拿一件,林思成再摇一下头。

连逛了十几个摊,方进越看越没底气。

正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一道金光映入眼帘,方进下意识眯了一下眼睛。

“木雕花板……林老师,这是不是后补的漆?”

林思成瞅了瞅:图案不大,大致两张A4纸大小,外围一圈木框。

香樟木的材质,外框比较厚,结合尺寸,应该是床头、茶几之类的家具的挡板。看人物与内容,应该是戏剧《白袍记》,又名《薛仁贵跨海征东》。

金漆极新,但看边框的老化程度,并雕刻风格,乃至戏剧内容,却有点像是明代的东西?

“确实是新补的漆!”林思成顿了一下:“方师兄,拿过来看一看!”

方进俯下身,把花板抱了起来。

林思成接到手里,又怔了一下:不但是补的漆,还是一件修复品?

大部份的窗棂都是后补的,两边人物手中的令旗、并袍服、墙砖都有过磕碰。外框散过架,乃至于整块花板从中间那根柱子边缘断成了两半。

怪的是,他之前竟然没发现,直到拿在手中才看出不对。

修补过的地方这么多,痕迹却微乎其微,可见手艺之高?

仔细再看:胶用的是鲟鱼鳔,断纹用的是大漆:即生漆调瓦灰补缺,干后打磨。裂缝用的是蜂蜡,熔后灌入裂中,冷却后又补画的木纹,朽损的连接处改嵌黄杨木舌。

全是古法?

更怪的是,林思成咋看,咋像故宫家具组的修复技法?

总不能,这块花板是从故宫里流出来的?

真别说,如果看材质和雕工,真有几分可能。

在古代,香樟木也是高级木材。除过金丝楠、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之外,香樟排第五。

缺点是木质较软,不适合做笔筒、摆件之类的小件。优点是自带香味,且天然防虫,极易保存。是大型佛雕、家具的上选木材。

故宫之中,许多嫔妃的床、椅、桌、案,都是香樟木的材质。

再看雕工与造型,典型的东阳派(浙江)风格:

构架如画,外廓取势仿宋画折枝构图,衣饰如海棠初绽,人物似墨竹挺节。

虚实结合,云纹间开光纳景,刀法如斧劈华山。曲直相济,直枨如篆书悬针,弯枨似行云流水。

从下到上七重景深,平面浮雕为主,薄、浅、深、高、叠,嵌、圆、镂,九种雕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层次丰富,纹理天然,由粗犷渐精微,纤毫毕现。

设计的好,雕的也好,人物饱满,格调高雅。

林思成顿然有了判断:这张花板绝对是东阳派高手的作品,既便不是来自于皇宫大内,也出自王公贵族之家。

原雕为白木雕,即依料材纹理雕琢,不施漆彩。

包括修复后,也是依据“补旧如旧”、“形不夺势”的准则:既原样复原,不影响美观,却又能看出修复痕迹。

再看这层金漆,百分百这近几年才刷的,真的是糟蹋东西。

但要不刷这层漆,早被人买走了,留不到现在。

不得不说,方进的运气不错。

暗暗转念,林思成点了点头,意思是东西不错,让方进问问价。

花板递了出去,方进已经接到了手中,林思成突的一顿,又把花板抽了回来。

画中的文官,就唯一戴乌纱帽的人物的帽梁背后,好像有两个凹点?

这是官帽,原画不可能在官梁上雕花。又是香樟木,也不可能是虫蛀的孔眼。

如果是磕的碰的,原画破损了这么多处都能全部修好,不可能专门留两处瑕疵。

林思成举起花板仔细的瞅,越看越像是两个小字。

约摸黄米大小,刻得不深,又补了漆,所以只剩了两个小坑。

瞅了几眼,林思成直接问价:“老板,多少钱?”

摊主一直站在边上,闻言伸出手,比划了一下:“民国的老物件,八百!”

“知道是老物件,你还刷漆?五百!”

“这可赖不着我,我收来的时候就这样!”摊主摇摇头,“再说了,要是没刷漆,我至少要你两千!”

只是怕出幺蛾子,林思成故意杀了杀价。对这样的东西而言,多三百少三百压根没影响。

他点点头:“方师兄,付钱!”

方进早就迫不及待了:这一件,林思成看的比那只鼻烟壶还要久,而且前后看了两次。

想来卖不了十万,但也差不了多少。

他没半点犹豫,当即点了八张钞票。

拿了个老板送的手提袋,林思成夹着花板,找了个角落。

停下后,他手一伸:“方师兄,针!”

方进愣了一下,连忙取出工具包。

林思成取出针,仔细的挑,随着一块块漆皮被挑开,帽梁背后露出两个小字:鬯安。

仔细的回忆了一下,林思成猛的一怔,然后,怪异的盯着自己的助理。

方进莫名其妙:“林老师,怎么了?”

倒是没怎么,就是方师兄这运气爆棚了。

景泽阳也伸头看了看:“像是新刻的?”

倒也没多新,这两个小字的历史至少也有三十年往上。当然,和花板的历史比起来,已是新的不能再新。

说准确点:这是修复师留下的印记。

林思成指了指那两个小字:“鬯安,鬯通畅,即畅安。这是王世襄先生的别号……”

王世襄?

方进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还在努力回忆,景泽阳的眼珠子先瞪了起来。

在文化部上班的,鲜有不知道这位是谁的:上个月才开的文化部成立五十四周年(1954)庆,这位九十四岁高龄的老先生做为九三学社的代表,就坐在主席台上。

毕业于燕大(北大),任燕大助教,后被梁思成引荐至中国营造学社学习、工作。因家学渊源,四五年任国民政府“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助理代表”,负责到日本为国家寻回文物、古籍。

四七年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建国后任故宫陈列部主任,也是第一任陈列主任。退休后被聘为国家文物局文物博物馆(国博前身)研究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除了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修复家等等,他还是当代著名的收藏家。

除了世代收藏的古瓷、字画、古籍之外,王世襄最爱明代家具。光是明代皇式家具,他收藏了上百件。

应该是零四年,王世襄以定向转买再捐献的方式,低价卖给了上海博物馆。

除了收,他还修,还研究。光是研究明代家具、漆器,以及修复的论著,他编撰了五部。论文、杂文两百余篇。

这张花板上面既然刻有他的号,是不是他收藏的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肯定:这东西就是他修复的。

而且百分百是明代家具的某一部分,更搞不好出自于宫廷……

林思成大致讲了一下,方进都懵住了:古董的他见过不少,林思成动不动就淘回来一件,价值几百万的比比皆是。

甚至帝印都有。

但自个亲自淘,这还是第一件,在之前,他别说什么御用之物,连枚真铜钱他都没买到过……

心里禁不住的一慌,手也开始抖:“林……林老师,这……这东西……我……我怎么办?”

不是……方师兄,你高兴傻了?

当然是卖啊?

心中一动,林思成知道他在顾忌什么了,不由失笑:“东西是不是你挑的?”

方进不知道怎么说:他就是被晃了一下眼,好奇之下随口一问。林思成要不讲,他也只当是民国时期的物件。

还是一件被重新刷了漆,近似于现代品的物件。

“钱是不是你掏的?”

方进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这不就结了?”林思成笑着,“想留就留着,不想留就找家店。别看只是一块花板,凭‘鬯安’两个字,就不会比刚那只鼻烟壶的价值低。”

十万块?

够他在西京市中心付套首付了。

方进嗫喏着嘴唇,点了点头。

霎时间,景泽阳眼珠子都红了。

不是嫉妒,而是惊的:这不是一千,也不是一万,而是十万?

再想想之前,林思成刚卖了鼻烟壶的时候:景哥,喜不喜欢,喜欢的话就挑一件。

以及刚才:景哥,你也挑一件。

当景泽阳不喜欢钱吗?

他是不相信自己的运气有林思成那么好,当然,也多少有些疑虑:林思成的眼力毋容置疑,但所谓术业有专攻,既然瓷器的鉴赏能力那么高,其它的估计也就一般般。

而潘家园,最多的就是瓷器。没有千万件,也得有七八百万件。接近九成的赝品,运气得好到**爆了,估计才能碰到一件真的,而且不一定就值钱。

至于其它的,看也是白看,搞不好还得赔一点。

所以林思成问他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摇头。

但现在再看看方进手里的花板,景泽里心里酸的像是掉进了醋缸:这一路,方进看了三四十件,好多连自己都能看出有问题,他仍旧拿着让林思成看,可见眼力高低?

这块花板,不过是他走狗屎运,好奇之余多问了一嘴。要没林思成,别说八百,八十方进都不会要。

说直接点:等于这十万,是林思成白送给方进的。

不是……林表弟,你啥家庭?

看他双眼发直,钉到了花板上一样,林思成笑了笑:“景哥,要不要挑一件?”

“挑!”景泽阳再不敢推辞了,“林表弟,我不要十万,上千就行。以后出去喝酒吹牛逼也有面儿。”

“景哥,自信点,万一捡到块帝玺呢?”

帝玺?

景泽阳直摇头:“祖坟冒烟都不够,估计得冒八辈子的烟……”

“哈哈哈哈~”林思成笑了起来,“先转一转,万一呢?”

景泽阳搓着双手:“对,转一转!”

什么帝印,那是想都不用想。但万一运气好,碰到个什么三两千的物件。

几千块钱对他而言,也就稍好点的饭店请一顿酒。但在酒桌上,他敢拍着胸口吹:哥们儿也是在潘家园捡过漏的人……

暗暗转念,景泽阳信心百倍:没道理运气比林思成的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