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冬雨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反而愈下愈大,密集的雨点如同鼓点般急促地敲打着厚重的玻璃窗,发出连绵不绝的唰唰声,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令人压抑的水汽之中。
安氏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内,光线因此显得格外晦暗,只有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和桌上一盏暖色调台灯投射出一小圈明亮的光晕,勾勒出安航轮廓分明的侧脸,却照不进他深邃的眼眸。
他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昂贵的皮质办公椅上,目光却如同被钉死一般,落在内部简报上那条被他用鼠标光标反复圈注的消息上。
简报行文客观冷静,却字字清晰:总部“星火”项目组(即安帆所在团队)因前期调研极为扎实、风险评估模型精准预判,成功规避了某海外合作方利用信息不对称设下的潜在陷阱,并为集团在后续谈判中争取到了显著更有利的条款,获得董事会专项嘉奖。项目组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名列在前,而“安帆”的名字,紧随其后,并非无足轻重的挂名。
他的指尖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停止了无意识的敲击,缓缓收紧,骨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最终握成了一个沉默却充满力量的拳。两年时间,弹指一挥。
那个初回安家时连高级餐具都不会用、需要他“教导”如何应对宴会场面、甚至需要他“解围”的弟弟,已经在他视线未曾完全覆盖的地方,悄无声息地、却又势不可挡地成长到了这个地步。
不是在安家温室的庇护下,而是在陆云喆那样严苛而高效的亲手雕琢下,以一种令他无法忽视、甚至隐隐感到芒刺在背的速度,闯入了这片原本属于他的领域。
这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兄弟间的比较,而是关乎能力、价值认可,以及未来在安氏这座庞大商业帝国中真正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分配。
他当初主动选择来到分公司,固然有避开总部错综复杂的老臣关系网、另起炉灶的考量,但内心深处,何尝没有一种绝对的自信,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手腕以及联姻带来的筹码,足以在另一条赛道上证明谁才是更合格、更强大的继承人。
但现在,那个他曾经或许心存怜悯、或许带着一丝优越感俯视的弟弟,却正在他父亲和最核心的元老们最为看重的主流赛道与核心领域里,步步为营,且成绩斐然。
雨水密集地打在玻璃上,蜿蜒滑下,扭曲了窗外高楼林立的冰冷天际线。安航的眼神也如同这窗外的景象,变得幽深难测,仿佛酝酿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他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指关节略显僵硬地活动了一下,然后伸手拿起了内部电话,按键动作精准而稳定,语气恢复了一贯的、无懈可击的冷静沉稳:“张秘书,帮我调取‘芯辰科技’及其最主要三家竞争对手近三年的全部公开财报、所有轮次融资历程的详细协议要点,以及他们目前已申请和获批的核心技术专利明细,特别是与‘星火’项目技术路线相关的部分。下班前整理好,放我桌上。”
“芯辰科技”,正是安帆下午要随队去深入调研的那家新兴企业。他需要知道,对方在那个男人的指导下,究竟已经看到了多远的风景,触碰到了多深的核心。
另一边,安帆已跟随项目组的车,冲破雨幕,抵达了位于高新区边缘、被绿植环绕的芯辰科技研发中心。
调研过程严谨而高效,甚至带着一种科技公司特有的冷感。换上统一的防静电无尘服,经过风淋室,踏入明亮安静的核心实验室,只有精密仪器低沉的运行声和研究人员压低嗓音的交流。
安帆全程高度专注,听着技术总监深入浅出却又信息量巨大的讲解,他的提问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切中要害:关于特定技术路线的独家壁垒、关于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良品率瓶颈、关于核心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链安全与替代方案。
他的表现远超一个普通实习生的水准,逻辑清晰,数据敏感,连带队的总部资深高管也暗自点头表示赞赏。
陆云喆作为特邀顾问,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地跟在队伍稍后的位置,神情淡漠,仿佛只是一个旁观者。
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支持,让芯辰科技的人不敢怠慢,也让安帆感到安心。
期间,芯辰科技的创始人,一位年仅四十却已鬓角微白的技术狂人,在交流环节甚至主动绕开了几位级别更高的安氏高管,专门走到安帆和陆云喆面前,就某个具体的技术参数优化问题多聊了好几分钟,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欣赏和重视,显然更看重他们表现出的专业深度和理解力,而非单纯的职位头衔。
一切都在专业和高效的轨道上运行,直到调研接近尾声,大家回到简洁的会议室进行最后总结陈词时,安帆口袋里的手机再次不合时宜地、固执地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的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名字和那个翻白眼的搞怪表情包——简昕袅。
他捂着口袋,快步无声地退出了会议室,来到外面空旷安静的走廊。
“小帆哥哥!笔记!笔记!救命的笔记你发到哪里去了!我马上要进摄影棚拍夜戏了,就趁化妆这点时间临阵磨枪啊!”电话刚一接通,简昕袅的声音就像被压扁了一样急吼吼地传来,背景里还能听到吹风机的轰鸣和嘈杂的脚步声。
“我还在工作,很重要的会议。晚点发你邮箱。”安帆无奈地压低声音,身体不自觉地转向墙壁。
“不行!现在!立刻!马上!我用的手机看!不然我等下进去满脑子都是什么边际效益递减,台词都要念成‘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了!那就不是搞笑是播出事故了!”她在那头不依不饶,声音里带着夸张的绝望。
安帆简直能想象出她此刻抓狂跳脚的样子,叹了口气,实在拿她没办法。他快速地左右看了一眼,确认走廊无人,然后迅速解锁手机,找到那份自己精心整理、还带着详细批注的《宏观经济学》期末重点笔记,挑出最核心的几页概念和图表,咔嚓咔嚓连拍了好几张照片,通过微信给她发了过去。
“收到了收到了!爱死你了!笔芯!那小帆哥哥你先去忙,晚点再跟你聊天。”
“好。”安帆把手机装进口袋,从后门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已进入收尾阶段,他的短暂离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只有陆云喆在他进来时,抬眸极其清淡地瞥了他一眼。
而城市的另一端,时尚摄影棚改造的古装剧片场内,正在由造型师固定最后几只发钗的简昕袅,听到微信提示音后如同听到了福音。
她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顶着那套复杂又沉重的古装发髻,也顾不得形象了,就那么毫无形象地趴在堆满化妆品的台子上,真的开始“认真”审视起那几张图片来,嘴里还念念有词,试图用她独特的理解方式去解读:“效用……效用……哦哦哦,就是消费带来的兴奋程度是吧?懂了懂了……消费者剩余……实际出的钱和心里最高价之间的差价,薅羊毛的快乐呗……啧,这曲线画得还挺像那么回事……虽然看不太懂。”
她的经纪人和小助理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想提醒她注意妆发又不敢打扰这位祖宗突如其来的“学习”热情,表情复杂得像吞了一只苍蝇。
【系统1314:宿主,临时性碎片化记忆效率极其低下,知识无法形成体系,强烈建议进行系统化复习理解。】
“闭嘴,1314!这叫醍醐灌顶,考前佛脚!效率不高但有用!”简昕袅在意识海里不耐烦地反驳,“诶,你看这条注解,像不像在说粉丝经济和品牌溢价?购买决策受个人偏好和支付能力影响……快快讲讲,你不是人工智能吗?!”
【系统1314:抱歉,我暂时没有开启这项服务。】
“要你何用。”
她正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试图用手指在桌上比划那条需求曲线,刚才那个被她偷听到八卦的副导演凑了过来,好奇地伸脖子看了一眼她的手机屏幕,笑嘻嘻地问:“哟,昕袅姐,这么用功呢?看什么呢?新剧本啊?”
简昕袅头也不抬,顺口就胡诌,语气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天经地义:“哦,不是,下一部戏的人物小传,我演一个隐于市井的经济学绝世高手,提前找找感觉,沉浸式体验一下。”她甚至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仿佛真有这么一个角色在等着她。
副导演:“……”他明明清晰地瞥到了屏幕上的微积分公式和几条扭曲的曲线图,眼角抽搐了一下,干笑着缩回了脖子,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敬畏——这现在当演员的门槛都这么高了吗?还是这位姐的脑子真的和常人不一样?
就在这时,现场执行导演拿着他那标志性的大喇叭喊了起来:“各组准备!演员就位!第一场第三镜,准备开拍了!”
简昕袅就像听到了发令枪,瞬间把手机塞给旁边的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