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65章 考场验身,刁难反被打脸


桂香里的贡院风波
八月的淮安府城,
满城桂香浓得化不开,
甜腻的香气飘进青砖高墙的贡院,
却压不住童生们心头的紧绷
——三年一度的院试,终于在这香气里拉开了帷幕。
这贡院坐落在府学西侧,
比沭阳县试的考棚气派得不止十倍。
两丈高的青砖墙上爬着暗绿的藤蔓,
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子龇牙咧嘴,
眼珠溜圆地睥睨着攒动的人群;
门楣上“贡院”二字是前朝大儒所题,
墨色沉郁,透着一股子不容置喙的威严。
天还没亮透,
来自淮安府下辖各州县的童生已排满了门前的石板路。
乌压压的人头里,没人敢交头接耳,
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在晨雾里浮动,
偶尔有谁忍不住咳嗽一声,
也会立刻捂住嘴,缩着脖子低下头。
七叔公派来的两个族兄挤在人群外,
手攥着衣角,指节发白,
目光死死锁着队伍中段的苏惟瑾,
手心的汗把布衫都浸湿了。
此番主考的提学御史周孚先,
正坐在贡院正厅的高案后。
他穿着石青色盘领官袍,
玉带束腰,花白的胡须梳理得一丝不苟,
手里捏着一把乌木折扇,
却半句不摇
——这位以“学问渊深、铁面无私”闻名的大人,
此刻正透过窗棂扫视外面的队伍,
眼神锐利得像刚磨过的刀,
仿佛能把人心里的念头都刮出来。
厅下站着几位府学教授、训导,
个个垂手而立,面色肃穆,
连捻须的动作都轻得怕惊动人。
搜检开始了。
这是防舞弊的第一道关,
也是最严的一道。
数名书办、衙役守在门口,
手里拿着细竹签,
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个童生的考篮、衣物。
前面有个童生的砚台盖没盖紧,
被衙役喝住翻来覆去查了半柱香;
还有个少年发髻里藏了张写着“天开文运”的小纸,
当场被揪出来,哭着被拖走,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苏惟瑾排在队伍中段,神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他的考篮里只有三样东西:
一方边缘磨得发白的松烟墨,
一支笔杆开裂的狼毫笔,
还有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三个炊饼
——都是最普通的物件,半分可疑处都没有。
很快,他注意到负责自己这队搜检的书办。
那人尖嘴猴腮,颧骨高耸,
一双小眼睛总在眼眶里打转,
手指还不停抠着袖口的补丁。
他检查得格外慢,
前面的童生递过考篮,
他非要把墨锭凑到鼻尖闻半天,
把纸笺一张张展开对着光看,
嘴里还不时呵斥:
“这纸角卷了!
是不是藏了夹带?”
“墨锭形状歪了!掰开我看看!”
苏惟瑾的超频大脑瞬间绷紧,
视觉感知提到了极致
——他看见那书办的眼神总偷偷往后瞟,
每次扫到队伍末尾,嘴角就会抿一下,
像是在确认什么。
顺着那目光望去,
孙志远正站在队尾,微微低着头,
可苏惟瑾分明瞥见他嘴角勾着一丝冷笑,
眼神里藏着幸灾乐祸。
果然,孙家还是要动手。
念头刚落,就轮到了苏惟瑾。
“姓名!籍贯!”
胡书办耷拉着眼皮,
声音里带着倨傲,
手往考篮上一搭,
指甲几乎要抠进竹篾里。
“学生苏惟瑾,沭阳县童生。”
苏惟瑾的声音平稳,没半分波澜。
“苏惟瑾?”
胡书办的小眼睛猛地亮了一下,
随即又沉下去,动作却更“细致”了。
他把考篮里的东西一件件掏出来:
狼毫笔捏在手里转了三圈,
松烟墨对着光翻来覆去看,
连油纸包着的炊饼都被他掰开揉碎,
碎屑掉在地上也不管。
“这墨……形状不太规整啊。”
他捏着苏惟瑾的墨锭,
故意拉长了语调,像是在找什么茬。
“市井寻常货,皆是这般模样,书办明察。”
苏惟瑾依旧平静。
胡书办“哼”了一声,
把墨锭丢回考篮,
又伸手去查苏惟瑾的衣物。
他凑得极近,带着一股汗臭味的呼吸喷在苏惟瑾颈间,
双手在袖口、衣襟、腰间反复摸索,
动作慢得像在故意拖延。
“抬胳膊!”
“转身!”
“发髻解开!”
苏惟瑾一一照做,
目光却冷了
——他看见胡书办的右手在转身的刹那,
飞快地往自己袖口里缩了一下,
袖口微微鼓了起来,
还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嗒”声,
像是硬物碰撞的响动。
要栽赃!
就在胡书办假意整理自己袖口,
准备借着身体遮挡,
把袖中东西滑进苏惟瑾考篮的瞬间
——苏惟瑾猛地侧身半步,
同时开口,声音不高不低,
恰好穿透周围的屏息:
“书办大人且慢!”
胡书办做贼心虚,
被这一声吓得手一抖!
脆生生的“啪”声响起,
一块黝黑发亮的墨锭从他袖口掉出来,
落在青砖地上,滚了半圈停下
——那墨锭比苏惟瑾的大一圈,
刻着细小花纹,
凑近闻能嗅到淡淡的麝香味,
分明是上品漆烟墨,
寻常童生根本用不起。
周围瞬间静了,
接着爆发出低低的哗然。
童生们纷纷伸脖子张望,
有个穿蓝布衫的少年小声说:
“那是漆烟墨吧?
我爹说一两银子才能买一小块!”
胡书办的脸瞬间煞白,
嘴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