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95章 第一次实验


京城,四合院,会议室中,

“钱老,阿美丽卡那边传来消息,说他们愿意交出神盾局的主要决策人物,为普林斯顿那件事情负责。”

七代机现世这么长时间,华夏这边一直没有动静,反倒是西方各国开始坐不住了,这不,阿美丽卡来主动认错了。

尼克也没想过,自己才上任一年多时间,就要成为替罪羊,下场比自己的上任局长都惨。

钱老点点头,“问一问陈教授的意见吧。”

如果可能,他们也不想轻起战端,即便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武力优势,和平安定的环境才更有利于发展,如果只是比发展速度,蓝星没有人比得过华夏。

只要继续如此发展下去,再过几十年,统一蓝星根本不需要动用武力。

尤其是在他们还拥有陈辉这样的天才数学家的情况下,这个进程恐怕会被进一步加快。

“说起来,这个陈辉还真是我们的福将,他创办的那个期刊,最近在国际上影响还是不错,大家学习华夏语的热情空前高涨。”

钱老红光满面的说道。

陈辉期刊发布以后,不只是数学家,很多感兴趣的网友也都加入了华夏宇的学习大军中。

这对提升华夏的国际影响力,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钱老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对一旁的老李说道,“陈教授前段时间不是申请了一套超算吗,就把伏羲拨给他吧。”

“也让他知道,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的。”

“说起来,这伏羲,也是他老师袁新毅参与研发的吧,他们这一脉还真是人才辈出啊!”

一旁的赵老同样感叹道。

“国之栋梁!”

钱老盖棺定论般的评价了一句。

……

等离子体研究所,

陈辉并没有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这十几天时间,他都在专注于研究所之前数据的处理。

有过构建气象预测模型的经验,再来进行等离子体湍流和不稳定性的研究,陈辉能明显感觉到轻松了许多,但这依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并且两个模型的研究重点和方法也大不相同。

虽然都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但为了描述各自独特的物理现象,方程被扩展和简化的方式截然不同,

等离子体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电离气体,等离子体的行为极大程度地被电场和磁场支配,并且伴随极高的温度,极高的能量密度,超强的磁场。

大气却是中性气体,主要包括氮气和氧气,虽然包含水汽和颗粒物,但整体是电中性的,大气的运动和结构主要由重力、压力梯度力和科里奥利力决定。

大气的常规温度范围为~200-330K、常规密度、受太阳辐射驱动。

它们都从可压缩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发,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气象模型只涉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离子体却需要磁流体力学方程,这可以看作是NS方程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耦合。

但这些显然都拦不住陈辉,他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明,他感觉,任何问题,只要他愿意去钻研,他都能找到答案。

脑海中一个个公式和数据不断的跳动,即便是以他现在的记忆力,也不可能记住几个t的数据,但只要将这些数据分门别类,找到其中的规律,陈辉就能将他们转化成一张张的图表,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笔在草稿纸上不断的推演,一个个图表在脑海中跳动,转化成笔下的一行行公式,一个个符号……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陈辉长呼一口气,抬起头来,看着已经逐渐明亮的天色,他竟然就这样推演了一整个晚上。

可惜,最终还是差了点什么。

陈辉明白,想要真正完成模型的构建,还需要去实验中采集真实的数据,需要他亲眼去看到那些等离子体是如何流动、运行,再好的模型,终究还是得到实验装置上去运行了才知道好坏。

并且等离子体的运动太过复杂,光靠他自己的大脑是肯定无法模拟的,幸好他申请的超算已经审批下来,伏羲1号,据说是目前国内最新研制的量子超算,其性能是太湖之光的100倍,陈辉也颇有些期待。

伸了个懒腰,没有继续苦修,陈辉走出办公室去往EAST总控室,当然在此之前,他决定先去食堂吃个早饭。

“哟,你小子终于舍得出来了!”

刚走进食堂,陈辉就遇到了鄂维南院士。

此时正是饭点,食堂中坐满了人,大家都向陈辉看过来,对于这位来了十几天都没有露面的负责人,他们也有些好奇。

“鄂老早上好!”

陈辉笑着打招呼。

对方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放弃当下的工作过来,这份恩情他还是需要记住的。

“小师弟早上好!”

鄂老身后的杨驰和邓婷两人也向陈辉打招呼,他们还是习惯称呼陈辉为小师弟。

他们早已经毕业,因为在鄂老手下干得还不错,毕业后就加入了鄂老的团队,如今已经是骨干成员。

陈辉露出个明媚的笑容,感觉格外亲切,看向杨驰两人,“师兄师姐早上好。”

“小师弟怎么样,研究的问题是不是已经有眉目了?”

杨驰好奇的问道。

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陈辉闭关式的研究方式,通常来说,没有成果陈辉是不会出关的。

“还差一些。”陈辉如实回答。

“那你可得放慢些脚步了,我们的研究还没什么头绪呢。”

鄂维南哈哈笑着说道。

他们这次过来,主要是研究性能更高的第一壁材料和偏滤器材料,虽然之前他们在耐高温材料上有一定积累,但第一壁材料除了耐高温,还需要防辐射,这对他们来说依旧是个全新的问题。

“没那么快。”

陈辉苦笑摇头,他的确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但至少不是现在。

一些人拿了早饭在桌旁坐下,开始闲聊起来。

“你们说,陈教授真的能解决那个问题吗?”

食堂另一边,等离子体研究所的研究员们低声讨论着。

“应该能吧,毕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都是他证明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能解决那个问题,应该只能是陈教授吧!”

“可是他都来了半个月了,连实验室都没来过,应用研究跟理论研究可不一样。”

“应该是还没有适应这里的生活吧。”

“管那么多呢,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可控核聚变啊!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完成。”

陈辉并不知道大家对于他的讨论,吃过早饭后,在实验室见到了宋韫韬,“我们需要一场实验!”

“没问题,我尽快安排。”

宋韫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如今陈辉是负责人,钱老也交代过,后续研究一切以陈辉说的为准,所以即便进行一场实验消耗不菲,他也没有任何迟疑。

“所以这次实验的重点是什么?”宋韫韬看向陈辉,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验证等离子体运行模型。”

“什么?你已经完成了模型的构建?”

“只是个初步模型。”

“!!!”

宋韫韬瞪大眼睛看向陈辉。

这才过去多久?

半个月?

这小子怕不是穿越时空从未来回来的穿越者吧?

或者,这位是高等文明潜伏在人类中的间谍?

陈辉所说的事情的确有些挑战他的三观,让宋韫韬不由得浮想联翩。

“伏羲超算也已经到位,到时候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都接入到伏羲上,通过伏羲实时计算等离子体运行轨迹,再控制磁体系统,完成湍流抑制和不稳定性消除。”

陈辉没有打算第一次就能成功,但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5天后,EAST总控室,

控制室里,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宋韫韬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他看着监控屏上那团被超导磁场约束着的炽白色光球,EAST装置内部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它如同一个被无形力场包裹的微型太阳,美丽而狂暴。

“参数稳定,H模成功激发!”宋韫韬经验丰富,他死死的盯着监控大屏,那里有两条曲线,一条是陈辉预测模型实时计算出来的,一条则是通过传感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