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政治的这群人,是最不可能墨守成规,迂腐颟顸的一群人。
或者说,他们至少要有利可图,才会懂装不懂。
如今太子危在旦夕,跟随东宫的一干人等深陷灾区,不仅政治前途闪闪烁烁,就连人身安全,都不一定能保全。
此刻,最要紧的事情分为两件,一,完成原定的赈灾和肃清吏治任务,二,平安与太子返京。
但两件事都困难重重。
太子到来此地,自然有全套的政治中枢支持,他自己本人就是一个活的权力代表物,自然令行禁止,推进正常。但现在太子生死未卜,人心浮动是必然。如果朱洪燊是那群贪官,在铡刀忽然卡顿的这个时刻,仅凭爆发出的强大求生欲,就会选择反击。
走在一条死路上,除了反抗,就是束手就擒。死亡的前路是可以预知的,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泡影,但反抗的话……说不定呢?
连赈灾款都能吞掉的人,贪婪之心足以支持他们不知死活,螳臂当车。
就算朝廷最后一定能拨乱反正,但死在其中的人,可就是真死了啊。
太子,朱洪燊,可还都不想死。
其次,太子的安危,也着实是未知之数。太子出京时,就带了足足二十名太医,皇帝心疼儿子,除了自己惯用的太医院使,其余高级医学人才,全都舍得给出去。但目前尚且没有足够有效的药方,太子的情况,也实在是不太好。
万一太子真的死在这里,那么所有人都要背上一个护主不力的罪名,皇帝可就这么一个中宫嫡出,立为太子的好大儿,他们还想有好日子过?
为今之计,除了背水一战,获得足够的功勋,同时祈求上苍显灵庇佑太子平安之外,朱洪燊他们没有别的活路。
这时候站出来承担责任和扛事儿的第一锦,对他们来说,一方面能够以皇室女眷,皇帝特派的身份,做一些臣子受限于身份不能做的事,另一方面,她所展现出的这种稳定局势,扭转被动地位的才能,也足以让朱洪燊相信,这是可以并肩作战的人。
朱洪燊知无不言,交代了一行人到了莱州做的所有安排,了解的大体情况。
知道郑瑶娘是杨璇的外甥女后,朱洪燊也算是得到了答案,对她有这种本事不以为意。
东宫与杨璇有旧,那是十年前,太子还年幼。他失去母亲后,和父亲的关系很好,但也因此,傲视弟妹,性情急躁。皇帝质疑对储位的选择,当时的侍中杨璇说,自古立嫡以长,太子无过,岂可轻言废立?
这句话打消了皇帝的念头,毕竟太子身上的正面buff实在太多,那时候又还小,完全可以教育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他之所以动摇,也不过是知道,自己还可以有新的皇后和嫡子。但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比太子更拥有法理上的优势。
所以,太子记住了这句话,也记住了杨璇这个人。后来皇帝将杨璇派到太子身边,规劝他,教导他。
再后来杨璇履任地方,即将升任宰相,却英年早逝,令人颇为遗憾。
第一锦回忆着记忆里这些郑瑶娘自己都没注意过的碎片,心中忽然一动。
官场上也是人走茶凉,杨璇虽然颇有影响力,但终究死的早,江年作为杨璇的弟子,未必得到多少余荫,甚至恐怕还要受连累。
本朝地方官制,分为州县两个等级。一州的官员之首,自然是从三品到正四品下的刺史,官阶高低,由所牧地方的规模和富庶程度划分。之下别驾,折冲都尉,长史,司马,参军。
除了这些属官,衙门里还有六房,仿效朝廷六部,为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兵、司田,各房设曹参军,由录事参军事统领。
其中,别驾,折冲都尉,长史等官,被称为上佐,地位尊,但没有具体职司,虽然名分上可以帮助刺史处理一州事务,但实际上大多数负责的,还是被称为下佐的六房官吏。
上佐更多的作为闲散位置,安排荣养。
换句话说,江年这个位置,等于是被高高架起的边缘化人物。
看他方才在一州官员中不前不后的位置,不阴不阳的态度,以及和同事的互动,都可以发现,他恐怕混的不是很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第一锦沉吟道。
她对本朝官制,尤其地方上的事,几乎一窍不通,刚才朱洪燊就是考虑到这一点,也是事无巨细。虽然在座的其他东宫属官并非没有不满,但谈话的两人一律无视。
朱洪燊眼中射出精光,赞赏道:“正是如此!更何况此人与娘子舅舅乃是师生,未尝不可为我们所用啊。”
第一锦道:“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不过刺史被关押,他这个别驾,也确实可以暂代莱州事务。到底可不可用,还得再观察。有一件要紧事,我还要向诸位请教。”
众人见她反应敏锐,且老谋深算,完全不像个十九岁的年轻女子,就连江年也不大算信任,倒是又多一重信任与尊重,拱手道:“娘子请讲。”
第一锦道:“若是太子无恙,这事无需考虑,但现在太子有疾,不能视事,依我之见,恐怕需要调动军队入城,驻扎看守,才能稳定大局。只是我见识短浅,并不知道,驻扎莱州的军队,可信否?”
自古以来,本地官员与本地的军队,都互不统属,更不能互相下令。本朝更是规定,各地的军事长官,譬如折冲都尉,都要在京。这种复杂的军队设置,第一锦一时间不能明白,但她知道,军队一定是有调动的办法的。
众人沉吟。
其实他们也想过调军队入城,但问题在于,太子病倒,消息走漏,刺史立刻封锁消息,看守府衙,他们的人出不去,且不能贸然冲突。万一逼急了他们,那太子怎么办?想要派人偷偷潜出城,也是人生地不熟,一时间难以成功。
第一锦看了看他们的脸色,道:“有一件事,我倒是可以为诸位解忧。取信将领的信物,最好莫过于圣旨,这个我是没有办法了,但我带来了东宫之宝,足可以用吧?”
众人悚然。
东宫有无数印鉴,平日文书往来,不是全都盖封太子时做好的那枚印的,只要能证明太子身份,那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