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秦始皇抱着她的衣服不还给她,项曼殊忍不住道。
“陛下,这衣物是不是该还给我了?”
嬴政佯装不懂她的意思,还说。
“此物难道不是你献给吾的吗?”
“我……”项曼殊顿时哑口无言。
同时,所有人又听到她在脑海里腹诽。
【哎呦我去,秦始皇怎么回事?我这点家当他都看得上?一点都不像我脑海里那个霸气侧漏、唯我独尊的始皇帝。】
【忍忍吧,他是皇帝,先让让他,你也不差一件衣服。】
【我再不差这件儿衣服,也是我拿钱买的啊,凭啥白给他啊,他可一毛钱没给我花。】女子吐槽道。
大抵是意识到了白拿人家东西,嬴政面皮有些发烫,轻咳两声,道。
“此物甚合吾心意,便赏赐你两块金饼吧!”
项曼殊听完后,顿时不再心里嘟囔了,两眼瞬间发光,笑嘻嘻道。
“谢谢陛下,陛下真好。”
之后,项曼殊在蒙毅的暗示下,拿出两筐保存很好的红薯、土豆粮种,又拿出米袋子那么多的玉米种子,最后,拿出巴掌大袋子的棉花籽种子,交给大秦君臣,并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宦者令。
“陛下,此乃这些植物的种植手册,里面交代了基础种植法,图文居在。涉及到种植途中遇到的问题及其答案,也都在里面写了。原件是隶书,我本以为隶书你们就能看懂了,后来被提醒,你们不一定看得懂隶书,又翻译成小篆了,更便于你们观看,你们就看你们看得懂的那部分就行了。”项曼殊秉着售后原则,将种植手册也给了他们。
宦者令将那本薄薄的册子递给了嬴政,嬴政打开一看,果然最上面的一部分文字似曾相识,有些认识有些陌生,却并不是他熟悉的小篆。他微微皱眉,发问道。
“这就是隶书,这是后世的文字吗?”
项曼殊思考了一下,回答。
“算是吧,但这件事说起来还跟您有关。”
“跟吾有关?”嬴政不解。
“陛下,您是否认识一个叫程邈的大臣?当然,您大概是认识的,但估计年限久了可能给忘了。此人据传是杜县人,因触犯秦律被囚云阳狱,禁中无所事事,便把平日里搜集到的民间简化文字整理了一番,大约坐了十年牢,他把他研究出来的隶书上交给您,您看到龙心大悦,赦免了他,并封他为御史。只不过由于您让隶人先使用这批字,最后这字就成了隶书。”
“我们后世用的文字不叫隶书,叫楷书,是基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两者非常非常相似,只不过楷书写起来比较规整。我作为后人,劝陛下还是早点把小篆改成隶书吧,隶书不但方便,也好看、好认,即便后人继续改良字体,也是基于它的本体改良,沿用了几千年,可见隶书是真的很好用。”
“朕知道了。”嬴政闻言点了点头,就把手里的册子合上了,并对李斯道。
“丞相,之后派人去云阳狱,放那程邈出来。”
“唯!”
之后,嬴政又问她打算什么时候见项氏一族,项曼殊表示暂时先不去见,她想先回去休息休息,嬴政便让她撤下了。
宦者令命殿外守着的小宫女带她离开,去到掌灯宦者的房间。
嬴政在对方走了之后,立马传唤治粟内史,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看到这些粮种被种植了。
待治粟内史到来后,看到在场那么多臣子时,心里一惊,差点以为自己犯什么事了?可仔细一想他也没犯什么事儿啊,顿时安稳下来了。
“臣拜见吾皇。”
“行了,不必多礼,李内史,来看看这几种粮种吧!”嬴政一脸喜意,忙下了台阶,主动站在这些粮种面前,为治粟内史介绍几种粮种。
“此物名红薯,据说最高可亩产万斤,也就是我大秦亩产百石;此物名为土豆,比之红薯略有不足,最高亩产六千斤,大抵就是亩产六十石;此物名玉米,比起前两种产量更低,但最高也亩产三千斤,亩产三十石,更重要的是,此物还可以榨油。”嬴政每说一句,治粟内史眉头就重重一跳,直到最后说玉米能榨油,治粟内史惊呆了,也在地上跪坐不住了,主动上前观察这些东西。
随之,治粟内史浑身颤抖。
“陛下,这可是真的?若这是真的,可真是天佑我大秦呐!”
嬴政点头:“极大概率是真的,是那后世女子拿出来的后世粮种,她说这些东西,最低亩产百石,但我们不要抱着亩产百石、几十石去看待这些粮种,哪怕亩产十石,对大秦亦是有极大好处的。现如今,哪怕是上等良田,也不过亩产两石,若是换上亩产十石的作物,黔首们也不会饿肚子。李内史,此物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安排人好好种植。”
治粟内史激动的险些站不稳了,这可是他在政多年第一次看到产量如此之高的粮种啊,当即就对嬴政说。
“臣一定会好好照顾粮种,日夜不辍的看管照料。”
说罢,治粟内史恨不得立刻让周围的宦者们帮他把粮种带回去。
然而,嬴政却拦住了他。
“等等,先别急,还有一物没有交给你。”说罢,嬴政拿起边上那个小袋子,以一种极其珍惜的目光,看了看,随后交给治粟内史。
“此物名为棉花,一旦种植出来,便可使天下黔首皆不受冻,卿一定要珍惜此物。只可惜,那女子并未说此物产量几何,估计跟前者相比,产量还是要低一些的,因此要更精细的照料。这里有一本种植手册,你拿回去抄下来,按照种植手册上的方法种植,再将原本送回来,明白吗?”嬴政脸色严肃。
治粟内史忙道:“唯。”
将一切嘱咐好后,嬴政派人帮治粟内史把这些粮种搬走。
等所有事处理好后,嬴政告诫在场的所有人,不得将今日发生的事同其他人提起,否则株连三族。
尤其是淳于越三人,这可不是嬴政的心腹,还是他不喜欢的儒生,也就是恰好到了那个节骨眼上,他自己也没想到那后人能拿出那样多的粮种,否则他早就派人把他们赶走了。
警告过大臣和在场知道这些事的宫人们后,嬴政开始批阅奏折了。
他坐在无比多的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