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并非只有当朝皇帝重视修道者的力量,从开国皇帝开始,就一直非常重视。
因此至今为止,大雍只有一位天师。
那些不重视修道者、乃至于根本不相信灵气存在的王朝,天师无数,祥瑞无数。
当今陛下在还是一位小殿下时,就展现出对修道的浓厚兴趣。
当他不断被长生道人拒绝——被当面拒绝、被写信拒绝后,围绕在他身边的自然多的是打着修道名义的幸进之人。
他被骗过,怒过,被嘲笑过,也杀过人……
他忽然凝神看向眼前的小姑娘,这是他的外甥女儿,他妻子的妹妹的女儿。
这女童生得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眼尾微微下垂,呈现水波一样弯曲的弧度,鼻子小巧,鼻梁骨挺俏,看得出婴儿肥的圆润感,但已经有少女的轮廓,声色很甜美,声音却很沉静,语速比较快,但速度平稳,有一点点的紧张,没有活泼少女的灵动、天真,有些与年龄不符的深重心思。
他的眼睛微微一眯,审视的目光毫不掩饰,眼前的女孩儿立刻浑身绷直,竭力用目光表现自己的真诚。
虽然她只是个还不到四岁的女童,皇帝还是忍不住生起疑惑:
她是个“骗子”吗?
是曲阳侯府推出来的幸进之臣吗?
她的一切表现是侯府的精心准备吗?
他似乎已经忘了这一切一开始是什么样子。
很快,他的眼神就变得柔和,乃至于慈爱:“玉儿着实还小,又着实聪慧异于常人。对于修道,我与玉儿的想法倒是一样的,可,你可知天师如何道?”
灵玉先是放松下来,接着又心头一紧,这坐过山车一样的心情着实让人难受。
“既然姨夫如此说,那天师的想法定然不同,玉儿斗胆猜,天师认为玉儿既不能成为从小养在修道者身边的儿徒,那边应该如寻常女子一般养着,道法自然,不可强求。”灵玉结合满月宴时听到的话语,做出猜测。
皇帝立刻抚掌大笑:“玉儿果真聪慧过人。可要朕觉得,玉儿天生就是修道的种子,又小小年纪生出向道之心,此时开始教养,又何谈不自然?”
灵玉听了眼前一亮,小鸡啄米般地点头,并且明志:“姨夫说的是,玉儿都快四岁了,再不是三岁稚童了,可不能再荒废时光下去!”
皇帝的笑声更大了,周围太监都忍住没笑出声。
灵玉抛出这个梗,知道一定是引人发笑的,她却始终神色严肃认真,没有一丝笑意,眼中全是诚挚之意。
皇帝也很快敛住笑容,叹道:“好!玉儿有志气!
“立志当自少年始,人生多少事哪有重来的机会。不自己抓住机缘,哪怕有此命,又如何能由得自己!”
灵玉心中一震,神色有一瞬间的恍惚,但不及多想又立刻生出了豪情,神色激昂地拱手作礼:“定不负陛下教诲。”
此时她这反差的模样再没引起任何人发笑。
皇帝点头,又沉思片刻,终于做出安排:“你如今身量尚小,听说已经蒙学好几个月,和那些大你许多的孩子一起上学,晚上又跟着宋嬷嬷学规矩,很是辛苦;眼下快过年,你便先歇着,待得明春,你入宫来文华堂,跟着皇子公主读书习武,朕会安排一位司天监的博士来专门与你传授修道之事。”
刚说完,皇帝又像是想到什么,接着说:“你可带一个伴读书童来。”
灵玉赶忙谢恩。
皇帝点头应生,接过太监递来的茶水。
他看着灵玉一板一眼地行礼、后退,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感觉这一切越发有趣起来。
关于修道,世人了解的很少,多是听得只言片语,当成奇闻异事、诡异怪谈来听着。
其中一则便是,修道中,有一心关名为“弃红尘”,便是舍弃红尘中的一切,引灵入魂,最终化出一颗道心,至此这个修道者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人”或者“修士”,而非平常人所认知的“走修道一途的人”。
而“弃红尘”这一关,却是万分难过,甚至要难于“引灵入体”,当然,“引灵入体”的天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需要谈什么“弃红尘”,他们可以大言不惭地嘲笑那些过不了“弃红尘”的人都是空有天赋而无心性的。
被拦在“弃红尘”这一关的人,要么因为强行闯关而身死道消,要么会去潜心打磨修心,要么直接放弃当个寻常武道高手,要么……便是去消灭红尘中一切值得留恋的人与物。
皇帝面对的大多数修士,都会卡在这一关。
又或者说,能够面见皇帝的修士,一定是身体天赋过硬,能轻易突破引灵入体这一关的。
但灵玉不一样,她目前的身体,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好的根骨;而灵性更是没有,无论是她还是佩戴在她身上的玉,都没能够牵引灵气,否则一进宫就能够被看出来。
天师曾说这玉确实是灵器,但放在她身上灵性不显,很是怪异,但牵扯天命变数,绝对不可轻举妄动。
皇帝非常好奇,这天命变数毕竟在她身上,眼下她什么天赋都没有,若等她长大了依旧如此,那修道界有没有可能靠堆资源把她堆出来。
是的,与外界甚至修道界很多人所知的不同,一个没什么天赋的普通人,只是想淬体的话,是可以用资源堆出来的。
但这仅限于上古时期灵气充沛的时候。
而现在,别说是看不到任何天赋,就算是像顾家那个灵性极强、但是身体天赋欠佳的孩子,也没有任何机会。
他这种若是能堆过引灵入体那一关,后面的引灵入魂,反而是容易很多;放在上古时期,也算是天赋极佳的,但放在现在,说一句没天赋都不过分,投入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而且顾家也不可能愿意消耗资源在这上面,因为那是一个无底洞。
别说是顾家,就算是皇家,当年他父皇也硬是没有同意他走修道路,说那是浪费修道界的资源,而且得不到任何结果。
历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