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0. 旧事重提

一番话说完,殿内三个小辈怔了又怔。

连方才怒极的韩赴,也找了几分理智回来。

苏燕回说的阿姐,自然是裴定柔的母亲,那位已故的皇后。

懿德正娴皇后,苏绛梅。

听她的意思,皇后的死因,与自己的父亲有关。

而裴叡话中的搪塞,他不是听不出来。

他似乎并不愿意旧事重提,欲要将这一段遮掩过去。

见状,苏燕回愈发激动,再也顾不得什么仪容礼节,开始声嘶力竭地控诉,指着裴叡骂。

“若非韩随,我阿姐怎会伤心离世?小朝和年年又怎会没了母亲!”

“你是她夫君,堂堂东晟皇帝,为何帮着凶手遮掩!可见阿姐所托非人,所托非人!这世上只有我这个当妹妹的是真心念着她的!”

骂完裴叡,苏燕回脱力,整个人跌坐到地上,锤着地板,失声恸哭起来。

这些年,她从不表露,情绪已然在她心头积攒太久,压抑太久。

此刻突然的爆发,誓要将全部的愤怒、失望、伤心倾泻出来。

姨母痛哭无状的模样,全数落入了裴定柔眼中。

她自懂事以来,只知道姨母端庄温和,虽然对阿耶冷淡,偶有拌嘴,到底是受礼教熏陶,言行举止约束自持的。

从未如此失态过。

如今见苏燕回这般,裴定柔心中亦是难过。

姨母心中苦楚,从未对她说过。

而今听到苏燕回提到自己阿娘,裴定柔只觉五味杂陈,忍不住也落下泪来。

脑中更是缠杂不清,思绪一片混沌。

裴定柔抬手擦了擦眼泪,哽咽着问父亲:“阿耶,姨母说的……”

韩将军同阿娘之死,是否又相关联?

裴叡摆手叹道:“上一辈的事情,与你们无关。”

“你不敢让孩子们知道?”

苏燕回面上仍旧淌着泪,妆容早已被哭花,毫无收缓之意。

她胡乱抹了一把脸道:“你不肯说,便由我来说。”

“燕回!”

裴叡厉声阻止。

事情早已尘埃落定,何必再次追本溯源,又叫后辈之间再生怨怼。

难道非要将一切剖开,去追究到底是谁之过吗?

苏燕回恨恨地盯着裴叡,讽道:“也好叫孩子们知道,韩随忠直的皮囊下,究竟是怎样的心。”

罢了。

话已至此,裴叡无力再阻止,任由她开了口。

苏燕回理了理思绪,朝着三个小辈,将往事喃喃道来。

……

“怀庆十七年,你的父亲尚在东宫。才加冠不久,先帝便有意为之相看婚姻。”

为太子裴叡相看正妻,自然不比纳妾。不可只论才貌,更要看家世门第。

他日若登基帝位,好有势力倚仗,裨益于皇权稳固。

借春和景明,宫里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宫闱宴。

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都在受邀之列。

歌舞已毕,酒宴正酣,上下也没了拘谨,开怀畅聊着。

帝后目光扫过女眷席座,看似漫不经心,心中却暗暗为儿子寻觅良姻。

朝臣们消息灵通,知晓此次举办宴会,是圣人在为太子寻觅正妻,因此都嘱咐自家女儿精心装扮,郑重异常。

那些年轻尚没有女儿的,便带着亲姊妹来赴宴,只求有幸得选,好一朝飞黄腾达。

赴宴的适龄女子并不少,但大多家族单薄,势力低微,并不是太子妃的合适人选。

瞧来瞧去,二人心有灵犀,目光齐齐落到了工部尚书夫人那边。

杨夫人同两个女儿坐在一席,正在欣赏丝竹演奏。

母女三人看得认真,并未注意到上位的眼神已经落到自己身上。

工部尚书虽说只是正三品,官位并不算靠前,但尚书苏大人和夫人杨氏却都出自名门望族。

苏氏同杨氏,都是世家大族,根基深厚。

当年苏大人同杨夫人的婚姻,便是两个家族基于门第匹配的。

帝后交换了个眼神,随即相视一笑,举盏对饮。

春闱宴过了不到月余,皇后便以颁赏为由,宣外命妇入宫。

领赏谢恩后,众妇人皆离去,唯独留下了杨氏。

皇后侧面打听一番,才知苏家已看上武将韩将军的独子韩随。

苏杨二族皆是钟鸣鼎食之显赫宗族,族亲中尽是侍郎、大夫一类的文官,却没有个手握实权的武将。

贵则贵矣,仍不稳固。

若与韩家联姻,倒填补了这一空缺。

毕竟韩将军兵权在手,是朝中为数不多的,可自由出入各大州府的武将。

且韩随一表人才,风姿超然,在同辈之中铮铮佼佼,堪为良配。

杨夫人的两个女儿,苏绛梅和苏燕回都已及笄,正当妙龄,是该考虑婚姻大事。

只是苏大人尚未考虑好,要将哪个女儿嫁给韩随。

皇后了然,便直截了当同杨氏说开。

苏家女儿,一个许给那韩随,另一个便嫁入东宫,成为儿子裴叡的太子妃。

既然婚配尚没有落定,便将这个选择权利,交给四个年青人。

由得他们相处,若是谁与谁投缘,再行定下。

眼见女儿有望登上皇后宝座,为家族门楣增光,杨夫人自然满心欢喜,连连称是。

此后,双方父母便着意于制造契机给他们。

赏花宴、马球会、围场秋猎,一来二去,四人愈发熟络起来。

一年多时间过去,熟络归熟络,却仍是不知谁同谁更亲近些。

苏大人和杨氏倒是不着急,毕竟不论如何,总有一个女儿是去做太子妃的。

且他们这边是姑娘出嫁,太过心急反倒失了矜持。

总不能叫女儿家先开口说心仪谁谁吧。

而另一边,皇帝皇后恰恰相反,急着等人选定下,让礼部操办太子大婚。

毕竟太子早日迎娶正妻,有利于朝局稳固,皇帝才好作进一步部署。

又等了大半年,皇后从旁敲侧击,到直言询问,逐渐失去耐心。

儿子裴叡却始终在打马虎眼,含糊其辞。

只说确实喜欢苏家姑娘,却不肯说清到底是哪一个。

老皇帝因此亦是对他发了几次火。

甚至有一次气急了,拿着龙头拐杖追着裴叡打,非要他说出喜欢谁不可。

正辰宫前,五十来岁的老皇帝,不顾自己年迈的身躯,双手紧握龙头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在儿子身后,一边杵他,一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