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号的起航,无声无息,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它那由电力驱动的引擎,没有传统柴油机那种震耳欲聋的咆哮,只有一阵极其微弱的、如同深海巨兽心跳般的低沉嗡鸣。雪白的船身,以一种优雅而平稳的姿态,划破港湾里那片被晨光染成金色的水面,像一柄来自旧世界文明巅峰的、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入了这片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的广阔海域。
苏溟舟站在那如同飞船舰桥般的驾驶室里,心中那份初登此船时的震撼感,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发强烈。
他像一个第一次走进糖果店的孩子,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穷的好奇。他不再掩饰自己的求知欲,开始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艘船上所蕴含的、超越了他目前认知水平的“未来科技”。
他走到那个正坐在驾驶席上、专心致志地操控着这艘庞然大物的船长身边,用一种极其谦逊的、学生般的语气,问东问西。
“船长师傅,我看到屏幕上有复杂的能源分配图,”苏溟舟指着一块闪烁着无数绿色数据流的屏幕,眼中放光,“这套系统的能量管理是完全自动化的吗?它如何平衡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电池矩阵的充放电效率,以达到最优的燃油经济性?”
那个年过半百、脸上刻满了海员特有皱纹的老船长,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年轻人,竟然能问出如此专业的问题。他一改之前沉默寡言的姿态,兴致勃勃地,为苏溟舟一一解答起来,言语间充满了对自己这艘“座驾”的自豪。
“你小子,倒是挺懂行啊!”他指着屏幕上一条平滑的曲线,解释道,“看到没?这就是‘海豚’系统,我们给它起的外号。它能根据当前的航速、海况和电池电量,自动计算出发电机组的最佳输出功率。大部分时候,发电机都工作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多余的电就存进电池里。需要急加速或者顶着大浪走的时候,电池和发电机再一起供电!比传统的柴油机,至少省油30%!”
这番话,听得苏溟舟心驰神往。他想起了自己那艘还需要靠吼来协调风帆和引擎的“忒修斯之舟”,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差距感,再次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像一个最勤奋的学生,将老船长说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知道,这些知识,或许在今天看来遥不可及,但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成为他建造那艘梦想中的“耆英号”旗舰时,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最宝贵的财富。
在熟悉了驾驶室的“硬件”之后苏溟舟终于鼓起勇气端着一杯船员递给他的热咖啡缓缓地走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像一座孤岛般、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角落。
林沧月依旧坐在那里她的面前三块巨大的显示屏上正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刷新着各种复杂的风暴模型和洋流数据。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她眼前那片由0和1组成的、冰冷的虚拟海洋。
“你好。”苏溟舟将咖啡轻轻地放在她手边那唯一的一点空位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一些“我叫苏溟舟。刚才……谢谢你的预警。”
林沧月敲击键盘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但她没有回头甚至连眼角的余光都没有向他这边瞥一下。
“那不是预警。”过了几秒钟她才从喉咙里
说完她的手指便再次如同暴风雨般在键盘上飞舞起来。
苏溟舟端着那杯还冒着热气的咖啡尴尬地愣在了原地。他感觉自己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由纯粹的理性和数据构筑起来的、又冷又硬的墙。
他不死心又尝试着换了个话题。
“我……我以前也经常看一些关于海洋和气象的资料。”他试图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切入“我对‘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近海暖流异常增温也有一点粗浅的了解。我记得在灾难发生前西太平洋的‘暖池’效应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一次林沧月连手指都没有停顿一下。
她只是淡淡地打断了他。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暖池’效应只是表象是结果不是驱动核心。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建议你去看一下JPL(喷气推进实验室)发布的、关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减弱的最新论文。虽然他们的模型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说完她便再次陷入了那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沉默之中。
苏溟舟彻底放弃了。
他端着那杯早已凉透了的咖啡默默地退回到了驾驶室的另一侧。他知道自己和这个女人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道无形的墙而是一个完整的、他暂时还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无法理解的宇宙。
航行,在一种奇特的、充满了科技感却又无比压抑的氛围中,继续着。
三个小时后,当“同济”号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片密集的、代表着岛屿和礁石的红色信号时,船长放慢了船速。
“周教授,我们已经进入云帆本岛的外围海域了。”他对着通讯器报告道。
就在这时,瞭望哨上,传来了船员紧张的报告声。
“报告!正前方!发现不明高速目标,正向我方靠近!”
所有人心中一紧。
苏溟舟立刻举起望远镜。只见在远处那片由被淹没的山脊形成的、如同迷宫般的水道中,一艘黑色的、如同离弦之箭般的巡逻快艇,正劈开白色的浪花,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姿态,向着他们高速冲来!
“不要紧张。”周毅教授的声音,从船舱的广播里传来,沉稳而有力,“保持航向,不要做出任何有敌意的举动。打开我们的身份识别信号。”
船长立刻在控制台上按了几个按钮。一道代表着“华国科研船只”的国际通用识别信号,被发射了出去。
那艘快艇在距离他们还有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缓缓地减速,然后,绕着他们这艘庞大的“同济”号,开始盘旋,像一头警惕的、正在审视着未知猎物的鲨鱼。
苏溟舟能清晰地看到,快艇上站着四个全副武装的男人,手里端着的,是几把老旧的**和**。虽然火力远不如他想象中的“自动**”,但那黑洞洞的枪口和对方身上散发出的亡命之徒气息,依旧充满了致命的威胁。
他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几分钟后,快艇终于停止了盘旋,缓缓地靠了过来。船头,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男人,用一个高音喇叭,朝着他们这边喊道,声音沙哑,充满了警惕。
“前面的船听着!这里是‘黑鲨’的地盘!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
“我们是华国海南‘启航者’科考团的专家!”周毅教授拿起话筒,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