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50章 纸与墨

“破晓银行”的贷款业务如同一场精准的春雨,无声地滋润着五龙潭周边这片干涸的土地。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苏溟舟亲眼见证了金融这柄强大工具如何将一个原本松散、充满了猜忌与隔阂的幸存者联盟,黏合成一个充满了向心力的紧密经济共同体。

那些获得了贷款的聚落用他们换来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购买了更多的种子和农具,开垦出了更大片的田地。一些头脑灵活的甚至还从“天井渡”的市场里买回了几只健壮的种鸡和兔子,开始了小规模的特色养殖。

生产力的提升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富足,而富足又进一步刺激了贸易的繁荣。

整个“天井渡”市场彻底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巨大物资集散地和信息交换中心。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幸存者从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汇聚到这里。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蘑菇和兽皮,更有那些来自更遥远内陆,真真假假的消息。

然而,繁荣的表象之下,新的瓶颈也悄然浮现。

“领航员,纸快不够用了。”

这天下午,负责管理银行日常账目的许知远抱着一摞材质各异的“账本”,找到了正在工业区视察熔炉运作情况的苏溟舟。

“您看,”他将那摞由各种笔记本、宣传单、甚至硬纸板组成的“万国牌”账本放在苏溟舟面前,“光是我们银行这一个月的存款、贷款和流水记录,就已经用掉了我们从宁海带回来的近三分之一的纸张储备。”

苏溟舟看着那摞充满了文明气息却又散发着“贫穷”味道的账本,点了点头:“确实是个问题。虽然核心的账目和数据我们都在银行的电脑系统里做了备份,但日常的凭证、公告和理事会的任务清单还是离不开纸。”

“这还不算,”许知远补充道,“我们现在书写全靠从废墟里捡来的那些圆珠笔,那玩意儿用一根少一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彻底写不出字了。”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照这个速度下去,就算电脑里有账,我们日常的工作效率也要大打折扣了。”

苏溟舟知道许知远说的都是事实。一个拥有上万人口并且还在持续膨胀的复杂社会,它所需要消耗的“信息载体”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总不能永远依靠拾荒来维持文明的运转,必须学会自己“造血”。

“而且,”许知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压低了声音,“基地里很多人都在私下里跟我反映,说咱们

现在吃的穿的住的都比旧世界还好,就是……上厕所还是不太方便。”

“咱们之前搜刮来的那些卫生纸早就用完了,现在大家用的都还是最原始的‘厕筹’。那玩意儿又硬又糙,年轻人还好说,那些上了年纪的和刚生完孩子的妇女用起来实在是遭罪。”

这番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抱怨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苏溟舟心中那扇一直被他刻意忽略的“生活品质”大门。

是啊,一个真正的文明不仅仅体现在宏伟的建筑和强大的武器之上,更体现在那些最不起眼,关乎到每一个人最基本体面和尊严的细节里。

“我明白了。”他缓缓点头,那双总是平静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属于“文明设计师”的远见光芒,“是时候让我们‘破晓之心’的工业体系再往上攀登一步了。”

……

第二天一早,一场小型的技术研讨会在五龙潭那间充满了木屑和汗水味道的纺织工坊里正式召开。

“各位师傅,我们要自己造纸。”苏溟舟开门见山。

“造纸?”在场的所有工匠都愣住了。

“领航员,”王师傅第一个皱起了眉头,“这玩意儿我只在电视上看过,那都是很大很大的工厂用很复杂的机器才能造出来的吧?就凭我们这几台破铜烂铁……”

“不。”苏溟舟笑着摇了摇头,“王师傅,您只说对了一半。”

“现代化的造纸工业确实很复杂。但是我们华夏的老祖宗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朴素的智慧掌握了这门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

他将自己连夜从“方舟计划”数据库里整理出来的一份图文并茂的“古法造纸工艺流程图”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获取原料、处理原料、蒸煮软化、舂捣成浆、稀释成型、压榨脱水、干燥……”他指着图纸上那一个个充满了古典智慧的步骤,用最通俗的语言详细地讲解着。

“你们看,”他的手指最终定格在了那个充满了力量感的“舂捣成浆”的画面之上,“这一步是不是和我们处理苎麻的工序一模一样?”

这番充满了“触类旁通”智慧的点拨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所有工匠心中那早已被“现代工业”思维定式所禁锢的枷锁!

“对啊!”一个负责管理水力捶麻机的年轻工匠第一个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领航员,您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用那几台不知疲倦的‘大锤’去替我们捶木头?!”

“没错!”苏溟舟赞许地点了点头,“不仅是木头。树皮、树枝、甚至是咱们沤麻剩下的废料,理论上都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

整个工坊瞬间就沸腾了!

说干就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五龙潭的工业区都围绕着这个充满了“书香”气息的全新项目高速运转了起来!

伐木队从后山砍伐了大量的松树。工匠们则用水力锯木机将它们迅速切割成一片片厚薄均匀的木片。

另一边,一口由砖石砌成的巨大池子也早已准备就绪。大量的贝壳被扔进窑炉里煅烧成生石灰,再投入池中,在水中发出“滋滋”的声响,释放出灼热的气体,变成了一池充满了化学力量的乳白色液体。

当第一批经过了剥皮处理的木片被扔进那滚烫的石灰水中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蒸煮时,一股混合着石灰和木材清香的独特味道便弥漫了整个山谷。

几个小时后,那些早已被蒸煮得无比柔软的木片便被送进了水力捶麻机的石槽之中!

“咚!咚!咚!”

沉重的石锤一次又一次地狠狠砸下!那些本还保留着木头形状的纤维在这不知疲倦的捶打之下被一点一点地分离、破碎,最终变成了一团团如同烂泥般细腻的纸浆。

工坊的另一头,几个心灵手巧的老师傅早已用最纤细的竹丝和最坚韧的麻线编织出了一张张平整而光滑的“纸帘”。

当第一桶经过了清水稀释和均匀搅拌的纸浆被倒入一个由巨大木槽改造而成的“抄纸池”中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一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双手持着纸帘,以一种充满了韵律感的平稳姿态将其探入那浑浊的乳白色纸浆之中。

轻轻一荡,再缓缓地抬起。

一层均匀且薄如蝉翼,如同牛奶豆腐脑般的纤维薄层便奇迹般地附着在了那平整的竹帘之上!

“成了!”

整个工坊再次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在经过了最初的几次失败和尝试之后,工匠们很快便掌握了这门看似神秘,实则充满了朴素物理学原理的古老技艺。

他们甚至已经不再需要苏溟舟的指导,便开始自发地进行起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良”。

他们发现,舂捣的时间

短一些,纤维粗一些,成型的时候铺得更薄,压榨的力道也更轻,最后再用最简单的自然风干。造出来的纸虽然粗糙易破,但却异常的柔软,吸水性也极好。

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卫生纸!

而如果将舂捣的时间延长一倍,让纤维变得尽可能的细腻,在纸浆里再加入一些由剩饭熬成的淀粉糊来增加纸张的韧性。成型时铺得更厚实,压榨时也用更重的石块去将里面所有的水分都挤压出去。最后再将一张张压实了的湿纸小心翼翼地分开,贴在那早已被炉火的余温烤得温热的窑炉外壁之上进行快速的焙干。

造出来的纸便会拥有足够坚韧的质地和光滑平整的表面,足以承受任何尖锐的笔锋在上面尽情地书写挥洒!

……

有了纸,墨水自然也要跟上。

这一次,苏溟舟没有再假手于人。

他要亲手为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新生文明,调制出第一滴可以用来记录历史的墨汁。

他先是让伐木队为他收集了大量富含油脂的松枝,然后在自己的作坊里用几块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铁皮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集烟罩”。

他点燃了松枝,那充满了浓郁松香气息的黑色浓烟便袅袅地升起,附着在了那冰冷的铁皮之上。

半天之后,当他用一根羽毛小心翼翼地将那层如同黑色天鹅绒般细腻的烟灰刮下来时,他已经收集到了满满一小碗最优质的炭黑。

他又找到了五龙潭食堂的厨师,从厨房的仓库里要来了一些熬煮肉汤后剩下的,剔得干干净净的动物骨头。

他将它们敲碎放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锅本还清澈的汤水渐渐地变得黏稠浑浊,最终变成了一锅散发着淡淡肉香,充满了胶质的骨胶。

最后,他将那碗细腻的炭黑一点一点地加入到温热的胶液之中,用一根光滑的木棍不断地搅拌、研磨。

当黑色的粉末与黏稠的液体彻底融为一体,变成一种漆黑光亮还散发着一丝淡淡墨香的均匀糊状时,苏溟舟才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用细密的麻布将那还带着一丝温热的墨汁过滤了一遍,然后小心地将它装进了一个早已清洗干净的玻璃瓶里。

他从旁边拿起一张刚刚焙干、还带着一丝窑火温度的书写纸,又寻来一根削尖了的细竹管,小心地蘸了蘸瓶中的墨汁。

黑色的墨汁在淡黄色的粗糙纸面上缓缓晕开,留下了一个清晰而沉稳的墨点。

他提笔,在那张由自己亲手缔造的纸上,用那同样由自己亲手调制的墨,写下了这个新世界的第一个字。

——“生”。

短一些,纤维粗一些,成型的时候铺得更薄,压榨的力道也更轻,最后再用最简单的自然风干。造出来的纸虽然粗糙易破,但却异常的柔软,吸水性也极好。

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卫生纸!

而如果将舂捣的时间延长一倍,让纤维变得尽可能的细腻,在纸浆里再加入一些由剩饭熬成的淀粉糊来增加纸张的韧性。成型时铺得更厚实,压榨时也用更重的石块去将里面所有的水分都挤压出去。最后再将一张张压实了的湿纸小心翼翼地分开,贴在那早已被炉火的余温烤得温热的窑炉外壁之上进行快速的焙干。

造出来的纸便会拥有足够坚韧的质地和光滑平整的表面,足以承受任何尖锐的笔锋在上面尽情地书写挥洒!

……

有了纸,墨水自然也要跟上。

这一次,苏溟舟没有再假手于人。

他要亲手为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新生文明,调制出第一滴可以用来记录历史的墨汁。

他先是让伐木队为他收集了大量富含油脂的松枝,然后在自己的作坊里用几块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铁皮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集烟罩”。

他点燃了松枝,那充满了浓郁松香气息的黑色浓烟便袅袅地升起,附着在了那冰冷的铁皮之上。

半天之后,当他用一根羽毛小心翼翼地将那层如同黑色天鹅绒般细腻的烟灰刮下来时,他已经收集到了满满一小碗最优质的炭黑。

他又找到了五龙潭食堂的厨师,从厨房的仓库里要来了一些熬煮肉汤后剩下的,剔得干干净净的动物骨头。

他将它们敲碎放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锅本还清澈的汤水渐渐地变得黏稠浑浊,最终变成了一锅散发着淡淡肉香,充满了胶质的骨胶。

最后,他将那碗细腻的炭黑一点一点地加入到温热的胶液之中,用一根光滑的木棍不断地搅拌、研磨。

当黑色的粉末与黏稠的液体彻底融为一体,变成一种漆黑光亮还散发着一丝淡淡墨香的均匀糊状时,苏溟舟才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用细密的麻布将那还带着一丝温热的墨汁过滤了一遍,然后小心地将它装进了一个早已清洗干净的玻璃瓶里。

他从旁边拿起一张刚刚焙干、还带着一丝窑火温度的书写纸,又寻来一根削尖了的细竹管,小心地蘸了蘸瓶中的墨汁。

黑色的墨汁在淡黄色的粗糙纸面上缓缓晕开,留下了一个清晰而沉稳的墨点。

他提笔,在那张由自己亲手缔造的纸上,用那同样由自己亲手调制的墨,写下了这个新世界的第一个字。

——“生”。

短一些,纤维粗一些,成型的时候铺得更薄,压榨的力道也更轻,最后再用最简单的自然风干。造出来的纸虽然粗糙易破,但却异常的柔软,吸水性也极好。

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卫生纸!

而如果将舂捣的时间延长一倍,让纤维变得尽可能的细腻,在纸浆里再加入一些由剩饭熬成的淀粉糊来增加纸张的韧性。成型时铺得更厚实,压榨时也用更重的石块去将里面所有的水分都挤压出去。最后再将一张张压实了的湿纸小心翼翼地分开,贴在那早已被炉火的余温烤得温热的窑炉外壁之上进行快速的焙干。

造出来的纸便会拥有足够坚韧的质地和光滑平整的表面,足以承受任何尖锐的笔锋在上面尽情地书写挥洒!

……

有了纸,墨水自然也要跟上。

这一次,苏溟舟没有再假手于人。

他要亲手为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新生文明,调制出第一滴可以用来记录历史的墨汁。

他先是让伐木队为他收集了大量富含油脂的松枝,然后在自己的作坊里用几块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铁皮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集烟罩”。

他点燃了松枝,那充满了浓郁松香气息的黑色浓烟便袅袅地升起,附着在了那冰冷的铁皮之上。

半天之后,当他用一根羽毛小心翼翼地将那层如同黑色天鹅绒般细腻的烟灰刮下来时,他已经收集到了满满一小碗最优质的炭黑。

他又找到了五龙潭食堂的厨师,从厨房的仓库里要来了一些熬煮肉汤后剩下的,剔得干干净净的动物骨头。

他将它们敲碎放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锅本还清澈的汤水渐渐地变得黏稠浑浊,最终变成了一锅散发着淡淡肉香,充满了胶质的骨胶。

最后,他将那碗细腻的炭黑一点一点地加入到温热的胶液之中,用一根光滑的木棍不断地搅拌、研磨。

当黑色的粉末与黏稠的液体彻底融为一体,变成一种漆黑光亮还散发着一丝淡淡墨香的均匀糊状时,苏溟舟才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用细密的麻布将那还带着一丝温热的墨汁过滤了一遍,然后小心地将它装进了一个早已清洗干净的玻璃瓶里。

他从旁边拿起一张刚刚焙干、还带着一丝窑火温度的书写纸,又寻来一根削尖了的细竹管,小心地蘸了蘸瓶中的墨汁。

黑色的墨汁在淡黄色的粗糙纸面上缓缓晕开,留下了一个清晰而沉稳的墨点。

他提笔,在那张由自己亲手缔造的纸上,用那同样由自己亲手调制的墨,写下了这个新世界的第一个字。

——“生”。

短一些,纤维粗一些,成型的时候铺得更薄,压榨的力道也更轻,最后再用最简单的自然风干。造出来的纸虽然粗糙易破,但却异常的柔软,吸水性也极好。

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卫生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