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71. 入东宫,35

郑瑶娘的家庭成分有点复杂,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被叔父抚养长大,按理来说,沾光最多的就该是她的叔父。但在一些推波助澜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郑瑶娘在叔父家日子难过,还被随意嫁卖,因此,叔父就成了被排除在满门荣耀之外的那个人。

本朝有五姓七望,自恃旧贵族,对儿女婚配也要求颇多。但,这不过是对外摆出来的姿态罢了,从先帝开始,就明令禁止卖婚,即收取高额聘礼成就婚姻。五姓七望之家,也不是儿女各个都能和门当户对的人成婚,年纪,相貌,出身,官爵,总有对不上的。

适龄的同阶层男女,哪有那么多?

但只要出得起聘礼,娶个能充门面的妻子,也很够用。因此即使皇帝不允许嫁卖婚姻,这种事也是屡见不鲜。

郑瑶娘的婚事,就属于标准的卖婚,细究起来,郑敬业违背禁令,对不起早逝长兄,脸早就丢完了。京城就这么大,谁不知道谁的底细?郑瑶娘这样的女子为什么得不到好姻缘,还用得着说吗?

也因此,接下来顺延这份荣耀的,就成了郑瑶娘同父同母的弟妹。

杨夫人与王郎,都比较尴尬。

本朝礼法已经十分完善,改嫁的母亲是否还算是亲人,是否需要如父亲般尊奉,将来究竟随哪个丈夫埋葬,都是需要商榷的。更何况是没养过太子妃的继父,虽然得到提拔,但程度远逊于太子妃的亲生父亲。

不过杨夫人本就羞愧于没能抚养女儿长大,自是不介意这点差别。而王郎就算有着投资的心态,也知道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只要妻子和太子妃感情如旧,只要太子和太子妃都地位稳固,等太子登基了,有的是自己大放异彩的时候。

说到底,王郎对自己也颇为自信,要的只是一个平台。

太子妃从前无人可用,自从莱州一行后展露锋芒与才华,将来有的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不找亲眷,难道还让肥水流进外人田?

蛋糕太大,自己吃不完也是苦恼,比起外人,终究是沾亲带故的自己人更可信。

因此第一锦问起家里如何,杨夫人还有些脸红:“都好,他……也让我带话问好。”

第一锦笑道:“我自然是一切都好。从前不通消息,只要知道彼此安好也放心了,如今女儿成了太子妃,母亲日后也不要拘束,时常进宫来看看我,也算是圆了我的心愿。”

杨夫人眼中有泪:“都是娘不好,当年若是多忍一忍,不要和她们冲突,陪着你长大,你也不会这么艰难。”

第一锦倒是无意指责杨夫人。她都被婆婆和小叔子两口子赶出门了,到底也是杨家女,难道还真不要脸地死缠烂打?再说,谁能想得到郑敬业人面兽心,真能苛待亲侄儿侄女?

这时候可不是后世,不犯法就算是违背公序良俗,顶多豁出脸去不要了。郑敬业日子也不是穷困潦倒,自有礼义廉耻需要遵守,谁能想得到他连长大就要嫁出去的侄女都不舍得管,豁出去配那么一门婚事?

再说,杨夫人丧夫时年纪也不大,再婚无可厚非。郑瑶娘自己对母亲再嫁,又有了新家,也没有埋怨之意,只遗憾不能再见母亲,奉行孝道。

第一锦就更不会多事,搞什么追女火葬场,对杨夫人也只有安慰:“母亲何出此言?您当初是被他们赶出去的,又不是弃我于不顾。更何况如今我还有什么需要抱怨的呢?天予我富贵尊荣,我还要贪得无厌,就该遭天谴了。”

女儿将来就是皇后,杨夫人心中亦是欣慰高兴的,闻言连忙擦了眼泪,道:“你说得对,我女儿命中该有这番富贵的。”

第一锦将目光转向几个行过礼就端正站在一旁的半大孩子身上:“终于也见到你们了。”

郑瑶娘入东宫的时候才十八岁,下面的弟弟郑藻才十六,妹妹郑瑞娘十四,比甘蜜还小一岁。

两人和郑瑶娘相依为命,感情颇深,许久不见,原先还拘着礼数,一见姐姐温柔如初,顿时绷不住了,郑瑞娘扑进第一锦怀里,叫着姐姐就哭,郑藻自矜到底长大了,还有了官位,该顶门立户才是,站在一旁,也不由掉了两颗泪珠。

第一锦搂着郑瑞娘哄了几句,这才把人哄得破涕为笑,情绪好转。

杨夫人就有些难为情了,等前面几个儿女都云销雨霁,这才叫了自己后生的两个孩子过来,低声道:“瑶娘,这是……端郎和英娘,是……我后来所生。”

她显然有些羞愧,又不想刺激女儿伤心。要不是第一锦要求,她甚至不会带这两个孩子进宫。

王郎好歹也是官宦,将来这两个孩子总有自己的一份前程,让她为了后生孩子去戳长女的心,她做不到。

第一锦既然叫人进来了,自然也是一视同仁。端郎十二,英娘八岁,个个俊秀漂亮,第一锦叫来面前说了几句话,又道:“娘未免也太小心了,都是骨肉至亲,女儿怎么会不喜欢?父亲早逝,女儿只有您了,不孝顺您,照顾弟弟妹妹,还能孝顺谁,照顾谁去?郑家那一窝子,我可不愿意让她们荣耀。”

杨夫人就是道德感太高。这个母亲做的再差,能有多差?

她只是无能为力而已。

都当上了太子妃,不管是第一锦还是郑瑶娘,都不会把过去受的苦全扣在杨夫人身上。

两个孩子也是松了一口气,格外乖巧地站在第一锦面前,被夸得脸蛋发红。杨夫人也是感动于大女儿的心胸与温柔,多少年的委屈与心结,终于化开不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育端郎和英娘,千万不可在外招摇,肆意妄为,替姐姐惹祸。

他们都聪明乖巧,该为姐姐分忧才是。

见了一圈娘家人,第一锦也很舒心。

上一个世界的苏鸣玉家人也都不错,头脑清楚,只可惜出身太低。在这种看重家族历史的贵族社会,出身低就是没处说理去,除非走到顶峰,成为皇后,太后,否则虽然富贵不少,可论掌握权势,就实在提不上去。

这也是康儿要纳苏家表妹的原因。虽然有点没人性,但这确实是孝顺母亲,一代代抬举母家门楣。

如今的郑家就不同了,不管怎么没落,到底没有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