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1. 第四十一章

许是知府张易正已与衙役打好招呼,江云汐一行人很顺利地从入口进入赈济区。

此时正是赈济区放早食的时辰,病人都端着食具排队等着派米汤。

江云汐望着面前长长的队伍久久未语,病人们大多沉默着,虽用白布遮住口鼻,却遮掩不住面如死灰的憔悴,深陷的青黑眼窝里,眸中如行将就木般没有丝毫活人的神采。

活下来的他们不知自己明日或后日是否依然活着,因为这里每日都有病人死去,就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被一把火烧成灰烬……

“妞妞,你把这米汤喝了。”

“娘,你还没有喝。”

“娘不饿,妞妞喝。”

角落里,传来一阵对话声。

江云汐转头望去,不远处低矮的草棚前,衣履阑珊的母亲,正端着陶碗小心翼翼地凑到女童的唇畔,女童缓缓吞咽了几口米汤后,便再不肯多食。

“娘,妞妞饱了,剩下的娘吃。”

“娘不饿,妞妞吃。”

……

江云汐喉间一哽,鼻间酸涩,眼泪险些掉落。

她撇过头不忍再看下去,直到再听不到两人的嗓音,她才转回头。

望着母女二人渐行渐远的瘦弱背影,她死死地攥着拳头,半晌未言语。

“公子……”夏荷握住江云汐攥紧的手。

她回过神来,拍拍夏荷的手背,“我们兵分三路,沿着昨日的路径继续查问。”

“是。”夏荷与司北异口同声应下。

几人兵分三路继续沿着昨日的路径询问,在经过昨日第一个草棚时,江云汐隐隐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哭声。

“呜呜——”遮挡草棚的粗布被人掀开,两个身着粗布罩衫,围着口鼻的衙役抬着一具草席裹着的尸身走了出来。

经过江云汐身侧时,一只干枯的手臂从草席里滑落而出。她本欲前行的脚步蓦地顿住,死死盯着那只手掌,那满是老茧的手掌上之上长有六根手指。

她记得很清楚,昨日她第一个询问的老人家便是六指,她还为那老人家端了水,老人家一再劝她快些离开……

秋水般的眸子再也盛不住溢满的泪水,一颗颗泪珠顺着眼角滑落,打湿了口鼻之上的遮布。

江云汐第一次这般心生恨意,即便是梁文启的薄情寡义,亦或是前世因梁老太太的苛待而死,都未曾让她如此的怨恨。

“爹,呜呜——”草棚内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惊醒了她,她用袖口拭去泪珠,目光坚定地继续向前走去。

此时眼泪最是无用,怜悯亦无用处。只有找到线索,才能救下百姓们的性命,也才能阻止更多这样悲惨的事情发生。

……

午时本该灼灼烈日当空,却偏偏被巨大的乌云挡在了后头。江云汐抬头望向那片厚重的乌云,无声地叹息着。

即便再如何仔细询问,得来的讯息也毫无破绽之处。到此时她已然怀疑起自己的判断是否有误,如此兴师动众的两日是否都只是无用功?

面上虽遮着棉布,鼻间却仍闻得到药味混杂着浑浊的气味。

她缓步走出疫区,直至走到赈济区处,再闻不到那些气味,她才扯下遮布长舒一口气。

不能灰心丧气!

江云汐长舒一口气,拿出简册仔细查看起来。她的目光无意间落在简册上“粟黍”、“粗粉”几个文字之上。

这时恰巧有一个少年带着几个孩童跑到她身侧不远处的空地上,蹲下身子在地上玩起了抛石子。

江云汐愣了愣,随即摸向袖袋,确认袖袋里有油纸包,她将简册收入怀中,才缓步向他们走去。

一个孩童正将四块石子向上抛,手指飞速做了几个手势后,一把抓向半空中的石子。他速度很快,四个石子被他尽数抓入掌心。

江云汐笑着轻轻拍掌,赞叹道:“四块石子很厉害!不过,我应更厉害些。”

领头的少年瞧着有十一二岁的模样,抬头打量她好一会儿,似乎确认她并不像恶人后,才重新低下头。

江云汐顺势蹲下身子,捡起脚边的六块小石子,向上一抛,手飞快地做了几个手势,随即迅速抓向石子,石子尽数归于掌心。

几个孩童发出阵阵惊叹声,“六块石子啊。”“好厉害!”

江云汐笑得眉眼弯弯,又捡起两块石子放入掌心,八块石子齐齐向上抛去……

就这样陪着几个孩童玩了好一会儿,直到那少年眼中的戒备之意淡了几分。

江云汐见时候已经差不多,便掏出袖袋中的油纸包,打开后里面是几颗沾着糖粉的酸梅。

孩童们见到酸梅的瞬间便瞪大了眼睛,最小的两个孩童吞咽着口水,忍不住伸手要拿,却被少年伸出手臂阻拦。

江云汐瞥了一眼少年,笑容愈发温和,“我有事想问问你们,这些算是酬劳。”

少年眼中骤然升起防备,“你要问什么?”

江云汐挑了挑眉,这少年年岁不大,防备心却这般重。

她笑容愈发温和,“我家是商户,本打算今年来此收些粮,没曾想…瞧着今年收不成,便想打探着消息,明年再来收。”

“你打探消息,为何来此处?”

真是一针见血的质疑,这孩子很敏锐,不好糊弄。

这般想着,江云汐的语气愈发柔和,“因我无处打探消息啊,你想,我总不能跑去城里问,毕竟算是抢本地商户的生意……”她刻意将话只说半截,脸上一副意味深长的神色,一副笃定对方能心领神会的模样。

少年眼中的防备淡了几分,还赞同地点点头。

江云汐见状,忙趁热打铁开始询问,“听说咱们宁州吃食是粟黍和粗粉,这两样都是咱自家种植吗?”

“我家种粟黍和高粱,粗粉用的燕麦我家不种。”

“既不种燕麦,为何做粗粉要用燕麦?难道粗粉不是自家做吗?”

少年用力摇头,“我们不会种燕麦,村里人都是拿种的高粱去铺子换粗粉。”

她面上未见丝毫异样,反倒是笑着将油纸包递了过去,“原来如此,谢谢你们,这些给你们分着吃。”

孩童们欢天喜地分食了酸梅,少年却克制地只拿了一颗。

江云汐在这个叫小安的少年身上,竟看出不同与常人的气度,“你叫小安是吗?我能再问问你吗?”

小安撕下一块油纸,将梅子包好,紧紧攥在掌心后,才冲着她点点头。

“宁州城所有的粮食铺子都能用高粱换粗粉吗?”

“只有城南的林家粮铺肯收高粱,其他铺子要用粟黍换,或铜钱买。”

“只有一家铺子肯收?那咱们宁州城农户众多,他家铺子可收得那般多?”

“只要种高粱的人家便只能去林家粮铺,好在掌柜厚道,价钱换算的粗粉算是公道。”

江云汐面色一怔,据她所知,高粱因极不易保存,并不在朝廷税粮之列,在北明国多用于酿酒。

高粱此物也多种于北方,南方土地肥沃,大多种植每年两收的双季稻,极少有人会去种高粱。

换言之,北方产高粱,喜烈酒,因而大多用高粱酿酒;而江南一带的南方,种植两收双季稻,喜温酒,酒坊大多用稻米与粟稷酿酒。

江云汐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小安明亮清澈的眸子,回过神来弯唇笑了笑,从另一个袖袋里掏出油纸包裹的饴糖递给他,“这是你的酬劳。”

小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