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外众多文人学士**,这让今日的正常朝会气氛比往日更加压抑。
“发生了何事,众卿应都听说了!”龙椅上的永兴帝面沉如水,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都说说吧!”
一时间,众文武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不止,目光不时看向武官首位的勇冠候陆千重。
只是这位大离战神面上并无任何惊慌,依旧站的挺拔笔直。
只是没一会儿,便有一名御史台的言官手持笏板,迫不及待地出列。
“陛下!臣以为勇冠候世子陆尺,目无王法,凶残成性!竟于金阙楼公然杀害南国大儒欧阳穆,此举不仅践踏斯文,更严重破坏两国邦交,其罪当诛!请陛下下旨,严惩不贷,以正国法,以安天下士子之心!”
此话一出,满殿文武皆是变色,敢说出如此犀利的言辞,这位御史大人可真说出去了。
“臣附议!欧阳先生名满天下,德高望重,如今惨死我离京,若不能严惩凶手,我大离何以立信于天下?何以面对南国诘问?必须严惩陆尺,给天下文人一个交代!”
紧接着,又有一名御史站了出来。
这才让不少文官立刻回过味来,如果公然杀害一名大儒都不足以严办,他们这些读书人以后的地位可想而知。
“陛下!市井多有流传,实乃陆世子与欧阳老先生在金阙楼较量诗词。结果陆世子比试不过,便出手伤人!此等恶行若不严惩,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啊!”
文官队列中,不少清流言官纷纷出言附和,要求严惩陆尺。
“放**屁!仅凭现场一面之词,怎能断定就是陆家小子**?以老夫看此事必有蹊跷!陆家小子近来为大离争光,才智过人,岂会行此不智之事?亏尔等还是文人,竟要这般血口喷人?”
镇西老将军当即出列,一双怒目扫过众言官,声如洪钟。
“老将军说得没错!以陆世子昨日刚为咱们大离破了西域的岐中易。如今被人构陷,你们不查清真相,反而急着落井下石,是何居心?”
“陛下,金阙楼龙蛇混杂,谁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设局陷害?此事必须彻查!”
武将们大多敬佩陆千重,此刻纷纷出言力保。
一时间,朝堂之上文武争执不下,气氛剑拔**张。
端**的永兴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面上却是毫无波澜。
他知道这场风波太大,短时间内很难停下来。
他龙目抬起,扫过丹陛之下左右分立的太子李瑾业和五皇子李瑾言,最终落在前者身上。
“太子,你如何看?”
听到永兴帝的声音,殿中争吵逐渐安静下来。
李瑾业轻咳两声,上前一步:“回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关乎大离与诸国之邦交,亦关乎天下文人学子。应先休书于南国,再稳定众文人之心,才是彻查此案。”
永兴帝听罢,缓缓颔首:“太子所言不错,欧阳先生遇害,朕心甚痛。但此案关系重大,绝不可轻易下决断。”
他心中自然早有决断,只是有些话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讲。
“宣旨吧!”
仅仅三个字,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众文武纷纷跪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阙楼凶案,事关朝堂纲纪,斯文体面,兹命刑部主审、大理寺、都察院协同,三司共审。尔等须秉公持正,细查案中情由。凡审案进度,着随时奏报。钦此!”
圣旨念完,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三人呈品字形出列,接下了圣旨。
“臣等……遵旨!”
圣旨落在四十多岁的刑部尚书吴熊手中,这让他感到压力倍增,额头不觉见汗。
以至于退朝后,他整个人都有些心不在焉,就连大理寺卿拉着的他说的什么都没记住。
金阙楼凶案明显是个烫手山芋,一边是群情激愤的文人学子和平日里就不太好说话的勇冠候陆千重,另一边是帝心难测,一个处理不好,他这项上乌纱恐怕都难保。
怀着这般心情,吴熊步行出了宫城。
而在宫城外,吴府的车夫早早便车边恭敬等候,见到自家老爷忙驱车迎了上去。
在大离能驾车进皇城的官员都是备受恩宠的,故此有不少低品阶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