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七章 响鼓不用重锤

跟所有迫切希望继续留在部队的老兵们一样,李爱军虽然学历比在场的所有人都低,但他好学的态度和扎实的基础却比除了夏承安之外的所有新兵都强。

为了给夏承安打开局面,他问出了一个列兵可能永远都不会关心的问题。

即使是夏承安,都因此瞬间诧异这位其貌不扬的老班长肚里子藏着这么多墨水。

他很清楚李爱军参军时只是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当初就因为文化程度低,为了能够转士官,封定边还到处求过人。但如今六年过去,李爱军居然已经自学到大学的专业知识。

其间的刻苦努力,夏承安都有些难以想象。

看向李爱军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夏承安略作回忆,便开始为李爱军由浅入深讲解起行星变速箱的结构原理和挡位传动比的计算。

虽然他不太清楚如今他们使用的装甲车辆装配的变速器的详细构造和参数,但根据脑海中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记忆,同样为李爱军解开了困惑。

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房间内其他所有人听得云里雾里的新兵们身上,夏承安忽然间有些感慨。

怪不得自己的到来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

同样的知识,李爱军在部队摸索了足足六年,才艰难地探索到这里。而自己的年龄比李爱军还要小两三岁,却早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其中的道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高新技术不断地浓缩在一个只需要三到四人驾驶的铁壳子里,如果每个人不掌握相当充足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快速掌握和应用这些装备。

相比其他兵种,坦克和装甲部队主战装备的更新迭代周期虽然更加长,可一旦进行迭代,那就意味着以十年为单位的科技含量集中向官兵们砸来。

以736团为例,虽然他们如今驾驶的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量产的二代坦克,但最新型号的三代坦克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亮相。只是受困于技术的改进和经费的短缺,一时间无法做到量产。

可随着国防工业的有序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飞速提高,这些桎梏部队列装最新装备的因素通通会被解决。

部队里有句老话,宁让人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

无论团首长还是师首长,他们看重自己的原因,无非就是从自己身上看到了尽可能缩短战士适

应新装备时间的可能。

以前夏承安不是特别能理解,但今天跟李爱军的这番交流,他彻底明白了装甲部队尴尬的境遇。

夏承安没有继续以方才跟曹晓涛硬碰硬的态度对待面前的所有人,此时他的心中同样升起一种急切的情绪。

部队等不起,他同样等不起。

可以预见,在未来不久之后,新型装备必然会列装。

但坦克昂贵的造价注定它不会像枪械那样同一时间大规模列装,各装甲部队列装的时间必然有早晚之分。

在这种前提下,无论是坦二连,还是736团,如果能够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48师内部拔得头筹的可能性绝对可以大增。

作为一名列兵,他考虑的可能有些远。但作为736团坦二连的一份子,夏承安有责任和义务让自己的连队变得更好。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也不是要面子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尽管提问,我能够解答的就不会藏私。倒数十秒,如果没人举手,我要开始下一部分内容了。”

很少有人能听懂夏承安的话音里到底蕴含着多么强烈的紧迫感。

只有刚刚详细记录完学习笔记的李爱军,看着夏承安那张表情紧绷的脸,忽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夏承安真正接受了装甲兵的身份,开始为他们这个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只是,与夏承安的敏锐和聪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身后这群脑子里只有短期个人利益的生瓜蛋子们。

即便新兵连三个月的思想学习让他们将条令条例背得滚瓜烂熟,但作为军人的精神内核却并没有完全形成。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装甲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一次,李爱军没有催促。

静静等候夏承安完成计时后开始讲述新的理论知识,李爱军脑子里已经构思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

参加补习的列兵们用自己的态度证明了一件事情——强扭的瓜不甜。

哪怕夏承安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极其认真,站着听讲的新兵们却并没有像听邵强讲课时那样认真记忆和反思,反而因为明天下午还有正式的授课兜底,表现全都有些漫不经心。

夏承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在没有想到合适的提高这些人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之前,他同样束手无策。

当晚点名

的集合哨骤然响起时,看着乱糟糟一团跑出房间的背影,夏承安无奈地摇摇头,而后认真地向李爱军说道:

“班长,这样下去不行的。”

“我知道,放心,他们会求着跟你学习的。”

李爱军同样看着那些背影,沉闷的回答中居然多了几分戏谑。

不知道这位老兵到底有什么高招,但既然作为领队的李爱军能够如此干脆地答应下来,夏承安也慢慢收敛了

自己烦乱的心思。

晚点名,晚加练,晚安。

三个晚字组成的词语,涵盖了受训新兵们夜间的一切。草草洗漱过后的新兵们回到宿舍便趴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直至熄灯号响起的瞬间,灯光熄灭的同时,鼾声四起。

当起床好重新响起时,迅速集合准备早操的736团新兵们发现李爱军并不准备带他们去刚刚熟悉过的大操场跑步,而是径直将他们提前领到了昨天上午刚刚挥洒过汗水的体能训练场。

昨天晚上并没有得到通知的新兵们知道,李爱军临时改变了今天的训练计划。

做好出大力流大汗准备的新兵们并没有发现,带他们过来的三名老兵此时脸上全都露出了同情的神色。

“很抱歉没有征求你们的意见,但从今天开始,咱们的训练要玩点新花样出来。为了强化你们的记忆和反应,我们决定,在各项军事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三人将随即对你们过去学习过的所有内容进行抽查。”

看着在朝阳的照射下一张张忍不住哆嗦的脸,李爱军难得地笑眯眯地说道:

“放心,都是你们学过背过的。当初你们是怎么在自己班长手底下通过检查的,现在就怎么回答。回答错了也不要紧,我们会给你们记一笔小账。答错一个问题,相关内容抄写十遍。如果答错同一个问题,抄写翻倍并做俯卧撑一百个。”

“现在给你们做个示范。徐振卿,出列。中号轮胎托举准备,好,托举。”

徐振卿没有想到,他会再一次成为李爱军的示范员。但这一次,他的内心是极其忐忑的。

从进入军营到现在,虽然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还在进行军事训练。但诸多条令条例的背诵那可是跟中学时代背课文一样,甚至要求还更加严格。

算上昨天邵强和夏承安讲授的专业知识,徐振卿感觉自己

此刻脑子里已经变成了一锅粥。

沉浸在紧张中的徐振卿浑浑噩噩地将对他而言并不算轻松的中号轮胎举过头顶,但他准备迎接的提问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到来。

站在他前方不远处的李爱军此时并没有看向他,而是继续直面那些同样忐忑的新兵:

“这个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它就在部队里大力提倡。时至今日,它有很多种叫法,但我们为了纪念它的创始人,还是习惯称它为郭兴福教学法。”

“我们现在玩的花样,只不过借鉴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至于为什么不照搬全抄,那是因为你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种训练方法的全部。不仅是身体素质方面,还有思想水平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