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钊是个聪明人,看这情况立刻明白了,他的改制还得继续。
梅令月一边喝着茶,一边盯着正在奋笔疾书的七个进士。
没到半个时辰,基本上都已经停笔了,梅令月一一拿过来批阅,给了意见后亲自交给了姜钊。
“嗯,看来大司农对他们,评价颇高啊。”
一共就七张试卷,姜钊没两下就翻完了,基本上都给到了甲等或者乙等,答的都可圈可点。
“陛下以为如何?”
“都不错。尤其是柳木,心怀大略又能潜心耕种,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姜钊啧啧赞叹。
姜汝则是闻声打量起眼前的柳木,以及不远处监考的柳佩,这真是亲姑侄吗?长的一点不像也就算了,怎么为人处世都差距这么大。
不说是柳佩带大的,还以为是乡下来的,寄宿在柳佩这里。
柳佩性格果决,行事爽利,为人圆滑极有城府,绝不拖泥带水,柳木看着像木头人,三棍子打不出来一个屁。
梅令月笑笑,看着自己这些弟子,也很满意。
至少在目前的考核中,他们是佼佼者。
“大司农以为,这些人中,谁最合你的意?谁的评价最高?”
“与陛下所想一致,柳木。”
梅令月这可不是给柳佩面子,柳木的综合表现是最佳的。
他的春闱成绩也是这些人里面最好的。
就他一个人是一甲,其他人都是二甲三甲来的。
姜钊笑着抬头,“大司农前些日子,说要建一农业学校,让我来当校长?你做老师?可对?”
“正是。”
“我批准了,去做吧。银钱之事不必忧心。”姜钊说道。
说不定未来能培养出很多相关人才。
司农寺就不至于再变回死水一潭。
“好,柳木,说说你的想法吧。”
“启禀陛下,依学生拙见,研究高产水稻之事,或许可以暂缓,先行推广广零三十五号粟米。”柳木一上来就放了个大招。
梅令月和姜钊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
柳木压下心头的惴惴不安,也不去看皇帝和梅令月的表情,只听到一阵笑声,心中疑惑不解。
“为什么这么想?”姜钊笑眯眯地看着柳木。
“俗语说,贪多嚼不烂,这话语虽然粗俗了,道理非常明白,广零三十五号是大司农不知道研究了多久的心血,可以把如今粟米产量翻个番。
可如今只在燕都一带种植,为何不先把广零三十五号推广到更多地方,而是急着南下潭州,研究高产水稻呢?”
柳木言辞恳切,调理分明,用词更是恭敬谦卑。
**,梅令月南下研究水稻,只是个托辞,更重要的是躲开姜元达。
再者说了,去了潭州就不能广零三十五号了吗?
“除此之外,你还希望再次丈量土地,对吧?”姜钊接着问道。
“是。”
“这确实也在司农寺的职责范围内。”姜钊看向梅令月。
都说梅令月初生牛犊不怕虎,去年靠着胆子大,一举拿下了燕都中和北狄勾结的诸多粮商,抢回了常平仓的粮食,柳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这胆子更大啊。
梅令月只触动了那些商人的利益,柳木主张之事真要去做,怕是朝堂上兖兖诸公,都得有半球不同意的。
“陛下,丈量土地之事,事关重大,还得仔细考量。”梅令月接收到姜钊询问的目光,立刻开口。
姜钊没有应声,只是饶有趣味地打量着柳木,现场立刻陷入一片安静。
姜汝悠哉悠哉,似乎不在大殿之内,咬了一口李子,酸的牙齿都快倒了,赶紧喝了口水顺顺。
“陛下,户部,兵部,礼部,都察院地方官员,太常寺,太仆寺,鸿胪寺等都已经考核结束,在殿外等候。”井闻适时走过来提醒。
隔壁柳佩一直心系她家大侄子。
她太了解大侄子了,脾气倔强,直来直往,这性格自己调教了好久都没调回来。
不知道这孩子表现怎么样。
“都过来吧。”姜钊接过那些试卷,一个一个地翻阅过去,沈伦的答卷就这么映入他的眼帘。
答的很好,不是空话套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