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304章 反其道而行


周末的潘家园,像一锅烧开的豆汁儿,喧腾,滚烫,喧嚣,弥漫着老BJ特有的烟火气。

人潮在棚户间的过道里涌动,摊主们拖着悠长的调子吆喝,混杂着讨价还价的声浪。

林思成站在牌坊下,阳光斜切下来,脸上浮出一层淡淡的金光。眼神如同探针,扫过那些或新或假的老物件。

“嘿,林表弟!”

削瘦的身影挤开人群,带着一身煎饼果子的葱花味。景泽阳举着塑料杯,“来一口!”

一股馊抹布的味道窜进鼻孔,林思成眉头微皱。

他发现,但凡是京城土著,都特喜欢劝外地人喝豆汁儿。叶安宁是这样,景泽阳也是这样。

不过叶安宁是骗,景泽阳是真心想让他尝一口:“尹三豆汁,上百年的老字号,数遍京城,就这个最地道……”

百年不至于,不过确实最地道,当然,味道也最怪,林思成上辈子又不是没尝过?

他坚决的摇摇头:“景哥,我喝不惯!”

“以后在京城生活久了,你慢慢就习惯了……”

景泽阳再没有劝,插上吸管,左一口饼,右一口豆汁。

林思成还好,方进捂着鼻子,躲到了七八米外。

走着走着,景泽阳发现不对:“何班长呢?”

“单位临时有任务,今天没来!”

景泽阳咬着饼,含糊不清:“早该不用来了,这儿是京城,又不是国外?”

林思成点点头:现在虽然没有**以后那么安全,但京城毕竟是首都之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说了,自己还没宝贵到专门派人保护的程度。

他提了几次,张老院长和马院也觉得有些紧张过头,再者节前也忙,就把何班长撤了回去……

“那你以后再去哪,直接给我打电话!”

“谢谢景哥!何班长虽然没来,但另外安排了司机!”

景泽阳点点头:“也对!”

边走边说,三个人进了市场。

将将跨过牌坊,景泽阳猛的一顿,两只眼珠往外突。

不远,也就十来步,一个卖古籍的摊上站着两个身影。

其中一位尤为显目:高马尾干净地束在脑后,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脖颈白晳,眉眼如画,身姿挺拔如松。

乍一眼,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利落劲儿。

顿然间,景泽阳就觉得手里的豆汁儿不香了,踌躇不前,嘴里嘟嘟囊囊:“不是冤家不聚头!”

林思成瞅了一眼:还真就巧了,是许琴和唐南雁。

他忍着笑:“景哥你怕什么?无缘无故的,她还能摁住捶你一顿?”

“林表弟,你不懂!方晴在国外待了一年,感觉没意思,又跑了回来,这段时间拐着弯儿的联系我……”

景泽阳哀声叹气,指了指不远处的唐南雁,“关键的是,这娘们太爱管闲事,你说我能不躲吗?”

明白了,好马不吃回头草。

涉及男女感情,外人不好置喙。但既然遇上了,肯定要打声招呼。

林思成走了过去,察觉到有人停在身后,唐南雁下意识地转头。

四目相对,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呀,林老师?”

许琴也回过头,不由的一愣:这也太巧了?

潘家园这么大,竟然能在同一天,同一个过道里撞上。

其实一点儿都不巧:都是来找国术旧本的,市场虽大,卖古籍比较集中的就这么一块地方,双方能碰到,一点儿都不稀奇。

“唐警官,许科长。”

许琴很是惊奇:“林老师,太巧了!”

“确实巧!”林思成笑着点头,“许科长也来淘东西?”

许琴有些心虚:“我和南雁都不是很懂,只是心血来潮,随便转转!”

心血来潮吗?

林思成随意一瞥,看了看两人身前的那个摊:全是旧书。

连环画、报纸、小人书、武侠小说……离两人最近的摊边上,豁然放着一本摊开的旧拳谱。

林思成顿然明了,但没有点破。

“那两位先看着!”

许琴刚要点头,唐南雁抢先一步:“林老师,稍等一下……那个……那个……那个……”

那个了好几个那个,看到不远处的玉器摊,唐南雁急中生智,“我和许姐相中了一件玉器,但一直不敢确定真假,能不能请你帮我们看一看?”

林思成一看就知道她是现编的,但并不反感:昨天才借了人家的古拳谱,不能过了一夜,就装不认识。

再者,这两位今天到这儿,肯定是来淘旧拳谱的,为的无非就是向他请教点东西。说来说去,还是想帮他。

转着念头,他笑了笑:“当然可以,东西在哪?”

唐南雁顺手一指:“那!”

“好,过去看看!”

五个人一起往过走,唐南雁不停的使眼色。

许琴明白她的意思:帮他淘拳谱是加深关系,请他帮忙不还是加深关系?

管他白猫花猫,能逮到耗子就是好猫。

细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的道理。

阳光渐高,空气里浮动着老物件特有的陈旧气息,一行人停在一个玉器摊前。

摊位上琳琅满目:手镯、项链、玉簪、耳坠、白玉、玛瑙、翡翠、水晶……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眼神活络:“几位,看点什么?”

唐南雁眼睛一扫,往摊上一指:“林老师,那个,扳指!”

林思成瞅了瞅:靠中间的位置,摆着几只翡翠扳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不是很绿,也不是很透,介于两者之间,翠中微泛黄。

这一种,在翡翠等级中有个专业的词,叫“茶青”,即绿晴水色带一点黄色调。比豆青稍好点,比晴水绿种稍差点。

如果在珠宝店里,自然算不上特色,但在古玩市场的地摊上,这种已算得上好货了。

“水头挺足啊?”景泽阳俯身瞅了瞅,“成色不错,看着也挺老?”

摊主立刻堆起笑:“老板好眼光,正经的老坑茶青种,人祖上传下来的宝贝。要不是家里急用钱,打死也不拿出来……您瞧瞧这水头,这颜色……”

许琴好奇的凑近了些:说实话,翡翠她检验的不多,虽然林思成才搞过培训,但要说应用于实践中,她还真没几分把握。

再看这一件:底色青透,微带黄色调,如雨后晴空。

总不能南琴随意一指,真挑中了一件真东西?

正转念间,林思成蹲下身,把扳指拿了起来。随意瞅了两眼,他又放了回去。

“还行!”

短短的两个字,声调平稳,语气淡然。

在古董行里滚打了半辈子,察颜观色只是基本功,摊主脸色微微一变,挤出了一丝笑:“您再看看其它的?”

“谢谢,不用了!”

林思成起身,随即离开,景泽阳和唐南雁一模一样的表情:一步三回头。

都拐过了弯,唐南琴还在仰着头回忆:“我看着挺真啊?”

景泽阳“嘁”的一声:“能拿到这地儿,哪一件看着不真?”

“好!”唐南雁冷笑,“那你说说,刚才那件哪里不对?”

景泽阳语塞:他能说出来个捶子?

其实他也觉得挺真,但林思成瞄一眼就走,看都不愿多看,说明东西肯定有点问题。

“荧光太假,B货充胶,强酸咬蚀过再用树脂填充的料子,肉眼看着挺真,但紫光灯一照就能看出破绽。”

林思成的声音不高,“肉眼也能看出来,照着太阳光用放大镜看:天然翡翠的翠性很随机,呈大小不一的片状,刚才那件规则得却像用尺子画出来的网格……”

唐南雁愣了一下:“但刚才,林老师你也没用放大镜,更没照太阳?”

林思成笑了笑:“感觉!”

没哪个专家鉴定的时候,靠的是感觉。但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一两句说不清。而且说了,唐南雁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敷衍的如此明显,唐南雁当然能听得出来,不由的抿住了嘴。

景泽阳幸灾乐祸的笑,但怕挨打,他没敢笑出声。

林思成和许琴走在最前面:

“许科长,我的电话唐警官就有,重新给你留一下也行。如果想探讨什么,你随时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年轻,需要前辈们指点的地方还很多……”

林思成这是明示:他没她们想像的那么严肃,也没她们想像的那么高傲,想问什么,不用专门找机会。

许琴脸上浮出几丝不自然:“就怕麻烦你!”

“谈不上麻烦,也谈不上请教,咱们相互交流。”

“林老师,谢谢您!”许琴略显感激,“那今天就不打扰您了。”

“你太客气了!”林思成笑了笑,“如果不忙,可以一起转转。”

话很简单,却恰到好处,且隐显智慧:既不至于让许琴为难,又不至于因为点破心思而让她尴尬。

就感觉,林思成一点儿都不像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更像是沉浮多年,阅尽沧桑的智者。

唐南雁跟在最后面,越想越是奇怪。

下意识的,看到身后的景泽阳,她心中一动,落后了一步:“景泽阳,你歌舞团的班不上了?”

景泽阳一撇嘴:“你管得着吗你?”

“对,我当然管不着!”唐南雁冷笑,“但方晴挺关心的,上周还说想让我陪着她,去歌舞团找你。”

她找个巴拉她找?

景泽阳咬着牙:“唐南雁,你能不能少管闲事?”

“可以,就看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我他妈……

看着唐南雁虚晃了一下拳头,景泽阳顿时就泄了气。

打又打不过,总不能找大人告状吧?真告了,说不定还得多挨一顿: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天天被个丫头捶,你丢不丢人?

他深呼一口气:“好,你问!”

“不是问了吗,你为什么没上班?”

嘁,你还不如直接点:我为啥整天跟着林思成打转?

“王三叔安排的!”景泽阳没提秦若之和他堂姐,指了指林思成,“没想到吧:“名师出高徒!”

谁,王三叔,王齐志?

唐南雁愣了一下,眼中闪过几丝狐疑:不大可能吧?

按长辈们的说法:王家就数老三最不靠谱,整个一混不吝。随心所欲,啥都不在乎,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当然,肯定比景仨儿要强的多,至少不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但要说能教出这样的学生,总觉得不大可能。

其它不说:为什么局里培训,不直接请王齐志过来,而是请他的学生?

这是其一,其二:性格。

把眼前的景泽阳的性格放大一倍,就是年轻时的王三叔,这样的性格,教不出这么沉稳内敛的学生。

思忖间,几个人穿过人流,又拐过几个瓷器和旧书摊。

大致一扫,看摊上没有他想要的东西,林思成就没有停。

就这样慢慢的逛,走着走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药香钻入鼻端。林思成顿住脚步,目光扫过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小摊。

摊上杂物横陈,一件造型古朴、隐隐透着温润光泽的**杯混在一堆破烂里。

杯子不大,呈深沉的棕褐色,杯身刻着精细繁复的花纹,表面裹着一层厚重的包浆,显得古意盎然。

关键的是,那股似有似无的药香。

更关键的是:这一只,和明定陵(万历皇帝墓)出土,如今珍藏在故宫中的赤霞杯有什么两样?

林思成叹了口气,看了看窝在躺椅里,看似假寐,实则透过眼逢观察他们的老人。

“老板,这个杯子能不能看一看?”

老人微微抬眼,捋了捋山羊胡:“自己拿?”

挺随性啊?

但别怀疑,他跟你玩的就是逆反心理。

林思成点点头,把**杯拿在手中。

他当然知道这一只假的,他只是好奇:为什么能这么像?

入手后敲了敲,林思成心中一定:原来只是看着很像?

不论是触感,嗅感,乃至听觉,都天差地别。但这是他见过真品,而且研究的相当深入的前提下。

给普通人,乃至于像赵师兄、老师那样的半高手,咋看咋像真**。

同样只是一眼,林思成又放了回去。

原本极为淡定,一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的老板睁开了眼睛:“没看上?”

林思成不置可否:“还行!”

一听还行,老人坐直了腰。

在其它地方,还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