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杏花村的那天,天气是晴朗的,可柳漪的心情却并不美好,始终沉甸甸的。
去汴京投奔舅舅,是原主母亲临终前交代她走投无路时的去处,也只有到那时她才可以暴露自己会绣活的事。
柳漪不由得心下感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她肯定也是想到了,要是在那个家里原主就暴露了会刺绣的事,估计她也会像自己一样,被榨干最后一滴血肉,而让她去投奔舅舅时才能展露此事,也肯定是知道她们迟早会被赶出家门,而她舅舅一家也不会白养姐弟几人,只有靠手艺糊口。
从记忆中得知,舅舅早年离家外出谋生,据说后来是在汴京的一家绸缎庄做事,只偶尔和母亲有书信往来,不知道舅舅一家会不会收留她们,如今也只能去碰碰运气。
杏花镇距能搭载船只去汴京的码头,还有几十里的山路,马车她们是肯定雇不起的,别说是雇马车,她身上的这点银钱乘船的怕是都不够,只有靠两条腿走。
柳漪本身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加之身子还未好全,还要带着两个6岁的弟妹,走得就更艰难了。
两个小家伙,柳渊还好很能忍,倒是柳欣第二天开始就有些坚持不住了,开始喊脚疼,她受到的教育让她做不出直接抛弃两个小家伙的事,加之自己现在的身份还可以说是她们啊姐给的。
无法,她只得摇摇晃的走一段背一段,艰难地前行,饿了就肯一口临出发前里长媳妇塞给她的一袋粗粮馍馍,渴了就在河边溪涧捧一捧水喝,现下这种情况也顾不得这水喝了是不是会生病了。
走走停停,原本三日就能到的路程,她们硬是花了6日才赶到了荥阳漕运码头。
望着那人来人往,船只不绝的码头,柳漪不由得心头一喜,“万里长征”终于走完了第一步。
许是靠近河口,码头的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腥气,由于船运发达码头商船不少,因此码头有不少上下搬运货物的大汉,也有看起来穿着不错等着上下货的商人,她甚至还看到几艘上面站着官兵的官船只。
看着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的码头柳漪不得不感叹这个朝代漕运真发达。
她护着弟妹,小心的避开拥挤的人群,寻找到一处相对安静的埠头,向人打听去往汴京方向的船只。
“去汴京,我这船就是往汴京方向去,不过汴京那可远了,我这船一路上遇码头还得停靠,差不多二十来天才能到,”一个五大三粗被晒得黢黑的船老大打量着这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看穿着就知道是穷苦人家的。
他摇头皱眉,“至于客船兴许快些,不过那可不便宜,就算是最此等的都得需三百文铜钱,你们三个就得九百文铜钱。”
柳漪沉下了心,按照这个时代的换算法,她这一两碎银大概能换一千六百个左右的铜钱,看似很多,但如果选择坐客船就要花去九百个铜钱,那么她就只剩下六百个铜板,加上这一路的嚼用,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她还不能一次性把钱全部花掉,至少在挣到银钱之前是不能的,因为她们谁也不知道此去汴京是否能顺利找到舅舅一家,找到了,舅舅又是否愿意收留她们,她得为以后做打算。
所以她只得考虑那些载货的货船,他们沿途还得靠岸停下,出售货资,如此她也可下船出售绣品,以此换取些银两。
如此,她鼓起勇气:“船家大叔,我们......我们路费不多,您看您船上可缺打下手的?我什么都能做的,洗衣烧饭、缝补打扫都行。”
“只求您能稍带上我们姐弟三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成,至于吃的不用你管,我们自己负责就成。”
那船老大闻言嗤笑一声:“小姑娘,你当这是过家家呢,我这船上人手够了,不缺打杂的,再说你看你这一副风一吹就要倒的摸样,能干什么活?别病倒在我船上,还不够晦气的,去去去,别当道。”
说着就要转身离开,却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嘿嘿一笑,“小姑娘,别说我不帮你,你会做饭吗?你看到了那艘大船了吗?他们船上打下手的厨子说是病了,正在招人呢,”说着指向不远处,“要不你去试试?”
柳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艘绣着微记的大船,造型精致看着比寻常船只大很多,一看就不像是一般的商船或者客船,到像是某些富贵人家的私人船只,此时几个仆人摸样的人正在不断地往船上搬送一些新鲜蔬果和饮水,似是在为出发做最后的准备。
见船老大满脸戏谑,一副笃定她不敢去的样子,柳漪咬了咬牙,拉着弟妹到了靠近那艘船的埠头,将她们安置在不远处,叮嘱她们别乱跑。
随即理了理微乱的鬓发,和一身打满补丁的衣服,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鼓起勇气朝着那艘船走去。
身后那个船老大下巴都惊掉了,他也只是一时起了逗弄的心思,才告诉小姑娘那艘船在招人,他本是笃定那小丫头不敢去的,没想到那她胆子还真大,真敢上前,没看到边上不少人都在跃跃欲试却没一个敢上前吗。
这头的柳漪才没空管他怎么想的,刚靠近跳板,就被一个看似管事的中年男子拦住,“哎,干什么的?这是私人船只,闲人勿进,赶紧走。”
柳漪停下脚步,站在跳板旁,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显得可靠:“这个位大叔,冒昧打扰,小女子姐弟三人欲往汴京投亲,奈何路资不足。”
“听闻贵船也要去往汴京方向,又恰好在找帮厨,小女不才恰会做些家常小菜,尤擅烹鱼,特来毛遂自荐,愿以工代酬,只求能得一隅之地安置幼弟幼妹,绝不给你多添麻烦。”她不卑不吭地说完适才想好的措辞。
那管事样的男子皱眉打量她,刚要开口,就听船舱里传出一个懒洋洋,带着点不耐烦的声音:“周管事,还在磨蹭什么呢?赶紧装完活,尽早启程,这破地方小爷我是一天也不想多待了。”
随着话音未落,一个身着绯色锦衣的少年踱步出现在甲板上,看着年龄不大,十四五岁的年龄,此刻脸上写满了不耐,正是那日柳漪她们被赶出家门,在巷子口坐在马车里看热闹的少年。
听见声音的柳漪下意识地看了来人一眼,在察觉到他扫视过来的目光后又很快低下头。
周管事连忙弓身回话:“回小侯爷的话,这小姑娘听闻我们船上要招帮厨,前来询问能否以工抵酬捎带上她们姐弟三人。”
被称作小侯爷的少年闻言,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柳漪,似乎觉得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瞥见她身后不远处眼巴巴望着这边的两个瘦小身影,眉头蹙得更紧了。
“啧,麻烦,就她这样,瘦得跟豆芽菜似的,能颠得动勺,还带着两个小拖油瓶,怕不是当小爷小爷好糊弄?”语气甚是轻慢,“赶紧打发走,别让她们脏了小爷的船,周管事你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周管事看了柳漪几人一眼,小心地凑进许梵低声道:“小侯爷,我们船上的帮工前些日子受了伤,这么多人单靠李嫂子确实是忙不过来,这一时半会实难寻到合适的人,您又归心似箭。”
“老奴看这女子虽穿着破旧,但谈吐却不像一般无知村妇,或可一试,我们现下早日回京才是要紧,若是误了时辰,恐不好向老夫人交代,若她做的饭菜不合口味,沿途再换人也不迟。”
许梵闻言憋了憋嘴,显然是对那老夫人颇为忌惮,憋了柳漪一眼,像是起了什么恶趣味,故意吓唬她扬声问道:“喂,你说你擅烹鱼,都会做些什么鱼?”
“本公子可事先说好,若是做的不好吃,或是敢骗本少爷.....”他拖长了语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