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潇气鼓鼓:“肯定是窦海云挑拨的!”
“你不说那话,她不就没机会挑拨了?”沈淑仪语气没有责怪,只有循循善诱。
“我就是看不惯她那个清高样。”周长潇说,“平时装可怜最有一手,还不是背地里说人。”
“嗯,我们长潇比她好,看不惯谁就当面说。”沈淑仪说。
周长潇脸一红:“我以后不那样了。”
两人正说着,刘支书、陈队长、朱会计都来了。他们把大部队办公室门开,青年社员们都涌了进去。
“大热的天,我就不说废话了,直接开始考试。考试呢,就考两样,文化题和数学题。文化题有张试卷,数学题要用珠算,算盘都会吧?笔都带了吧?我喇叭里说过了。”刘国栋说。
“会呢、会呢。”
“带了,带了。”
社员们嘴上说着会,其实很多人会的都有限,有的只会背个“一上一,二上二……”
来报名的社员有十几个人,朱会计把他们集中到办公室旁边一间屋子,这里摆着十来张课桌和长凳,平时当会议室用,大队里开党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都在这里。
社员们自行落座,周长潇虽说是陪她大嫂来的,也要了张卷子陪着考了玩,就当是练字。
朱会计发了文化课卷子,很简单,有抄写题,有组词造句,还有一道大题,歌颂社会主义,答题时间半小时。
沈淑仪十来分钟就写好交卷了,朱会计看着她的卷子,满意地直点头。
窦海云是第二个交试卷的,她看到朱会计手边沈淑仪的试卷时,整个人愣住了,这是周大嫂的卷子?她的字也太漂亮了,有她这字在前头,旁人怎么比得过。她本来对自己的字还挺自信呢,上次朱会计还夸过她的字。
窦海云自惭形秽,又想起她刚才不小心和社员们说漏嘴的话,脸登时红了。不过还有数学呢……
数学题也不难,一些珠算的计算题,两道应用题。
大队部有四个算盘,社员们轮流用,沈淑仪是第一批拿到算盘的四个人之一。
考数学,周长潇就自动放弃了,坐在沈淑仪旁边看她。她只见自家大嫂,纤细的手指在算盘上翻飞,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她还没反应过来呢,大嫂已经做完好几题了……
再看看另外几个拿到算盘的人,还在傻眼呢!什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大嫂肯定就是最厉害的!周长潇简直想叉腰狂笑。
沈淑仪算盘拨得噼啪响,别人想不注意都难,考场里的人都朝她看。
这会儿,已经有人意识到了,周家那二丫头恐怕不是胡说八道,她大嫂真的有本事……
沈淑仪很快交了卷,比考文化题还要快。朱会计看看沈淑仪的试卷,那是一百个满意。
其余社员见沈淑仪这么快交卷,心里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了,有人本来就不擅长珠算,当场就放弃了,到朱会计旁边去看沈淑仪的两张试卷。
朱会计已经把沈淑仪的卷子批改好了,放在手旁边,专门为了给别的社员看。社员一看傻了眼,数学卷满分,文化卷也是满分,尤其那一手好字,毫不夸张地说是前所未见的好,这叫他们怎么比?难怪周二丫那么狂,原来人家真有本事呢!
社员朝朱会计竖了个大拇指:“我们大圩出了个能人!”
考场上还有继续考的青年社员听了这话,更不淡定了。有人说:“交卷的快点出去,不要在这影响别人。”
“你们别挣扎了,赶紧交卷,回家还能多睡会儿午觉呢。”提前交卷的社员笑嘻嘻说,被朱会计赶出去了。
沈淑仪交卷后,带着周长潇到大队部门前广场边的泡桐树下乘凉,等着考试结果。
初夏,泡桐树枝繁叶茂,远处是成片的麦田和油菜田,风吹在沈淑仪的脸上,让她对眼前所见,自身所在,有了实感。
“大嫂,你怎么那么厉害!”周长潇现在对她大嫂只有一个想法,崇拜!
“这都没什么。”沈淑仪说,她会的多着呢,琴棋书画,酿酒、点茶、制香、刺绣……但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全,最起码现在这会儿都用不上。
“以前是我不懂事,我以后肯定听你话,绝对不和你作对了!”周长潇说。
沈淑仪浅浅笑道:“好。”
“大嫂,你还会什么呀?教教我啊!”周长潇说。
“你先把字写好吧。”沈淑仪说。
考场里,每一个交卷的社员都会看一遍沈淑仪的卷子,然后输的心服口服。
“难怪周二丫头狂呢,我要是这么有本事,比她还要狂!”
“以前长海在的时候,他媳妇倒不显山露水,现在一个人了,倒显出来了。”
“这么有本事,前几天怎么想不开的……”
社员们叽叽喳喳,都在说沈淑仪。
朱会计很快把所有社员的试卷都改了出来,又拿去给刘支书和陈队长看了一遍,第一当然是沈淑仪。
刘国栋让陈志把沈淑仪的两张卷子贴在大队部的布告栏上,这下所有到大队部的人都能看到沈淑仪的试卷,表明他们录这个女同志是公正、公平、公开。
刘支书把今天参加考试的社员聚集起来,宣布沈淑仪当选大圩大队文书,又勉励了一下其余年轻社员,就让他们散了。
社员们看过沈淑仪的卷子,全都心服口服地离开了。
窦海云一个人往回走,一直低着头、红着脸,心里有点懊悔。她刚才生怕周长潇会和她搭话,让她下不来台,还好她没有。
沈淑仪被大队干部留下来说话,周长潇也陪着留下了。
刘支书又和沈淑仪说了她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处理一些文字工作,辅助朱会计算算账,统计大队里的收支,传达一下上头的政策之类。一般大队里这些事都是会计一个人做,但他们朱会计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太好,就想着找个人辅助他。加上大队里几个领导文化水平都一般,所以一直配着一个文书用,大圩的社员们也都习惯了。
“沈同志,虽然这个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