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发倒下的那声闷响,为这场发生在红星厂大门口的权力风暴,画上了一个粗暴而彻底的句号。
喧嚣的人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随即又以更加猛烈的方式爆发开来。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狂喜与不敢置信的声浪,冲刷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旧日的王倒下了,新立的储君甚至没有多看他一眼。
路承舟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惊慌失措、作鸟兽散的干部,最终落在了人群前方,那些昨夜与他一同奋战的老师傅们脸上。
他们的眼中,激动与狂热交织,仿佛在见证一场神迹。
“走吧,回车间。”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只说了这五个字,便转过身,向着三号车间的方向走去。
那一步,踏得不重,却仿佛踩在了时代更迭的鼓点上。
江建国紧随其后,他那佝偻了半生的背脊,此刻挺得像一杆饱经风霜的标枪。
随后,是钳工车间的刘师傅,是焊工组的张师傅,是一个又一个昨夜未眠的技术骨干。
他们自发地汇成一股人流,沉默而坚定地,跟随着那个年轻的背影。
人群如摩西眼前的红海,自动向两旁分开,让出一条通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支刚刚赢得了战争、正走向自己领地的队伍身上,眼神里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他们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可动摇的力量感,仿佛不是在走向一座破旧的厂房,而是在步入一座即将举行加冕仪式的殿堂。
三号车间那扇沉重的铁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熟悉的机油与钢铁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高窗上蒙尘的玻璃,投下一道道斑驳的光柱,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微的金色尘埃。
这里的一切陈设都没有变,但对于此刻踏入此地的每一个人而言,感觉却已天翻地覆。
这里不再是他们忍气吞声、被外行指挥的劳作之地。
从这一刻起,这里是他们的王国。
几十名核心技术工人,自发地围拢过来,将路承舟和江建国围在了中央那张最大的铸铁工作台旁。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兴奋与熬夜过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的斗志。
“承舟……”
江建国看着这群兄弟,眼眶发热,声音有些哽咽,正想说些鼓舞士气的话。
路承舟却轻轻抬手,制止了他。
年轻人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平静的眼神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能瞬间让所有沸腾的情绪沉淀下来。
“各位师傅,庆祝的话,以后有的是时间说。”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回荡在空旷的车间里,“我们赢了厂门口的仗,但那只是开始。现在,我们得打赢另一场仗,一场真正属于我们技术工人的仗。”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身旁那台作为“证物”被运回来的柴油机样机。
“这台样机,这些零件,是我们用手工、用经验、用不计成本的方式磨出来的艺术品。它们证明了我们的方案是可行的。”
路承舟的话锋陡然一转,变得锐利起来,“但是,艺术品,不能量产。我们的任务,不是造一台样机给领导看,而是要让成百上千台这种高性能的柴油机,从我们这条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走下去!”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让所有人的头脑瞬间清醒。
狂喜退去,严峻的现实浮现在眼前。
“路总指挥说得对!”
钳工组的刘师傅第一个站了出来,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凝重,“就拿那根曲轴来说,我们几个老师傅轮班上阵,凭着几十年的手感,用特制的油石一点一点地磨,才勉强保证了那一根的零误差。可要是量产,这个最终精磨的工序,根本没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合格率!这活儿,太吃经验,也太看运气了!”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一片附和。
“没错,活塞环的内切角也是,全靠手工打磨,稍不留神就废了。”
“还有高压油泵的柱塞偶件,那个配合间隙,差一丝一毫都不行,量产起来,废品率恐怕高得吓人!”
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被摆上了台面。
这些都是在昨夜那场近乎疯狂的豪赌中,被所有人的热情和专注强行掩盖过去的问题。
此刻,它们重新浮现,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众人面前。
车间里的气氛,从刚才的狂热,迅速转为一种沉重的、面对挑战的寂静。
他们赢得了权力,却发现,真正的敌人,是技术本身。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工厂技术科长都愁白了头的难题,路承舟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为难之色。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等到所有人都说完了,才缓缓地点了点头。
“大家说的都对。依靠人的手感,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工业化量产。”
他环视众人,平静地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让机器,去拥有‘手感’。”
让机器拥有手感?
这是什么话?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江建国在内,都愣住了。
路承舟没有过多解释。
他走到那台负责精磨曲轴的旧式外圆磨床前,那台机器的精度早已达不到现代化的要求,昨夜的成功,全凭刘师傅那双巧夺天工的手。
他弯下腰,仔细地审视着磨床的导轨、砂轮主轴和刀架,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片刻之后,他直起身,随手从旁边的工具箱里,捡起一根白色的划线粉笔。
在众人困惑不解的目光中,他蹲下身,就在那片还算干净的水泥地上,开始迅速地勾勒起来。
他的手腕稳定而有力,粉笔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
一条条精准的直线,一个个流畅的圆弧,迅速在地面上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却又充满了某种奇特机械美感的立体结构图。
那是一个谁也看不懂的、造型古怪的夹具。
它有着精巧的卡槽,一个带有微分刻度的调节旋钮,还有一个利用杠杆和弹簧原理设计的、结构巧妙的自动补偿机构。
“这是……”
江建国第一个看出了些门道,他俯下身,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的草图,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一个高精度、可微调的半自动定位补偿夹具。”
路承舟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用脚尖点了点图纸的核心部分,“将曲轴固定在这个夹具上,通过这个刻度盘,预设好磨削量。这个弹簧补偿机构,可以在磨削过程中,根据砂轮的损耗和金属的切削力,自动进行微米级的补偿校正。”
他抬起头,看向早已目瞪口呆的刘师傅。
“有了它,就不再需要您的‘手感’了。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