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169章 成立院线(1/3)


第169章成立院线(1/3)

一个月后,《奇谋妙计五福星》在嘉禾院线开画,短短两天,便掀起观影热潮,七天时间狂澜六百万港币票房,引发轰动。

虽然,这部戏不是嘉禾投资,但洪金宝,陈龙都是嘉禾的影星,院线当然愿意卖个面子给,担当起发行工作。

得益于此,净挣票房五成收益。

邹怀文还打电话给林天盛,出声道谢:「祝贺盛少,推出的第一部戏就票房大卖,有望突破2000万大关,刷新本港漂亮记录。」

「运气好,还得多谢邹董肯借人。」林天盛语气谦虚,非常客气。

邹怀文却不信是纯粹的运气,说笑道:「盛少对市场的判断力,可不是一句运气能带过。」

「阿宝都同我讲了,剧本,项目是你亲自拍板。」

虽然电影资方挣不挣钱,和拍戏水平无关,但对市场的判断力,以及剧本,班底的把控,尤为重要。

身为影业老板,都不可能部部戏挣钱,得均摊成本,计算总体营收。可目前林天盛主打的两部戏,接连大爆,著实让邹怀文心惊。

「我比较喜欢看戏,看多了,就想拍嘛。」林天盛乐道。邹怀文不置可否,艺术市场,偶尔崩两个怪胎出来不奇怪。

「往后多合作,四海,盛景两家公司有好戏,都可以拿来嘉禾上映。」邹怀文亮牌道:「发分成上,可以再谈。」

「好啊,右问题。」林天盛满口答应。

如今,港岛竞争激烈,其中邵氏、嘉和双雄鼎立,金公主,「长凤新」紧随其后,统称为「四大院线」

发行方的竞争,使得院线没有打通。一部戏在邵氏上映,便不可能上画嘉禾,金公主。

每家院线公司背后,则扶持著各大制片公司,希望靠过硬的质量,拉高营收,抢占市场,最终拉爆其它院线。

和后世网络时代,几个影视平台,互相PK一样,只不过,战场放在线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收购戏院,进口放映设备。

细数起来,邵氏院线的供片方,是大名鼎鼎的邵氏电影。嘉和则是推行独立制片人制度,让有影响力的艺人,成立卫星公司,以出让分红的形式,减少投资成本,扩大收益率。

李晓龙的「协和电影」,许冠文「许氏影业」,洪晶宝的「宝和」,陈龙的「拳威」都是。

金公主则是投资「新艺城」,大获成功。「长凤新」则分别是「长城」,6

凤凰」,「新联」三大制片厂的联合体。

其中,金公主前身为「丽声院线」,被九龙巴士董事长「雷绝坤」收购后,以四家自有影院为基础,以长租形式,联合十多间戏院,扩大规模。

向嘉和,邵氏发起挑战。

有新锐影业公司出位,嘉和肯定会率先拉拢。其余院线经营模式不同,无法拉拢,也会跟风模仿。

两个月的放映期,让票房成功突破两千五百万,每一天都在刷新市场记录。

同时,一年的进修期,已临近尾声。

尖东,皇都大厦。

皮志邦拍著大腿,懊悔道:「五福星竞然系你拍的,大佬呀,投资电影点解不喊我?」

两千五百万票房,扣掉发行院线分成,还有一千两百多万入袋。跟杨四海一人一半,还能分到六百多万。

这部电影的总预算就六百万,演员片酬还压的很低。

并且预算没有超一分钱,艺人,导演都不想因为超预算去坐监,每笔帐算的老老实实。

林天盛单独投资三百万港币,几个月时间,多挣一倍,电影市场的火热,可窥一斑。

还没算台湾市场,东南亚市场.....

后续收益加起,总计破千万。

黎仲英穿著西装,坐在旁边倒酒,出声道:「邦哥,你跟盛少合股的水饺店,一年营收都涨到四五百万,还不满足啊?「

皮志邦叼著烟,无奈道:「水饺店,小生意啦,哪有拍电影挣钱。」

经过一年发展,湾仔码头的品牌已经打响,但增长率见顶。不想办法开辟内地市场,短期内不会再有涨幅。

后续,要么铺货内地,要么和历史上一样,把品牌甩给美国公司,挣一笔过手费。

「好啦,今天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