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71章 郑和号

归航的队伍带回的不仅仅是新的盟友和希望,更有一种无形的紧迫感。当“诺亚号的船影消失在福宁站外的海雾中时,五龙潭这台巨大的战争与生产机器,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运转。

苏溟舟没有给自己放一天假。在简单地安顿好新加入的成员,并将那三位“国宝级的科学家请入工业区的核心实验室之后,他便一头扎进了那座早已成为他第二个家的巨大船坞。

时间的脚步,在敲击声与研讨声中悄然滑过。山谷里的绿意渐渐被秋日的金黄所取代,转眼便迎来了初冬的第一缕寒风。

而那艘静静蛰伏在船坞里的巨兽,也终于生长出了它完整的血肉。

船体结构已经彻底封闭。上百名最顶尖的木工师傅,用掉了仓库里最后一批经过烘干的樟木板,将那巨大的船壳铺设得严丝合缝。黑色的松焦油被一遍又一遍地涂刷在船体表面,在阳光下泛着一层油亮的光泽,如同巨兽坚韧而厚实的皮肤。

此刻整座船坞的重心,已经从外部结构的建造,全面转向了内部系统的“精装修。

“……我们的目标,不是造一艘只能进行一次远航的‘冲锋舟’。

在船体内部一个刚刚才搭建完成,还散发着浓郁木香的巨大舱室里,苏溟舟对着所有项目的负责人,召开了第一次“舰载系统规划会议。

“它必须是一座,可以自给自足能够在大海上独立生存一年,甚至更久的……移动堡垒。

他的身后,是三位同样一脸严肃的科学家,和一群充满了求知欲的工匠师傅。

“首先,是食物和淡水。苏溟舟将一份由他亲手绘制的系统规划图,挂在了临时搭建的木板墙上。

“我们将完全复刻并升级‘诺亚号’上那套,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生态循环系统。

“在船尾,我们将保留传统的延绳钓和拖网作业区。双重保障,确保我们蛋白质的摄入,万无一失。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甲板的几个特殊区域。

“有了渔获,还要有蔬菜。他指着几个被特殊标记出来的,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带有排水口的区域“吴静研究员已经帮我们分析过了海芦笋这种神奇的植物我们在‘诺亚号’上小规模种植的效果非常好。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完全可以用海水直接灌溉。我们将在这里将这个‘海上农场’的规模扩大十倍!”

“至于淡水”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我亲自带队将‘太阳的权柄’进行了小型化和模块化的改造。最终我们将在顶层甲板上安装五套独立的‘微型多级蒸发系统’。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它们每天至少能为我们提供一百升的宝贵淡水。”

“另外”他又指向了主桅杆下方一个巧妙的折叠结构“这里是一个隐藏式的雨水收集器。平时它会折叠起来不占用任何空间。一旦遇到下雨天我们就可以将它展开收集从主帆上流淌下来的最干净的雨水。”

“最后”他的声音变得有些古怪“是肉。”

他将众人带到了船体最尾部一个被独立隔开三面环海并且拥有一个巨大排水口的特殊舱室。

“这里将是我们的‘海上养鸡场’。”他指着那可以直接冲入大海的巨大排水口“鸡的排泄物可以被最快也最卫生地处理掉。而它们的饲料来源也同样不成问题。”

“我们每天处理渔获后剩下的大量鱼内脏混合上土豆和番薯皮的碎末再加上厨房里产生的厨余垃圾。足够让这几十只精挑选出来的‘战斗鸡’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的鸡蛋和在关键时刻鼓舞士气的……肉食。”

这番充满了循环经济智慧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细节的规划让在场的所有工匠都听得十分入神。

孙博和吴静这两位科学家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认可。他们明白苏溟舟正在做的已经不仅仅是在造一艘船而是在尝试创造一个全新的、能够自我维持的微缩生态系统。

……

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更加复杂也更加充满了技术挑战的动力与能源系统便被提上了日程。

“电力系统将是我们这艘船的神经网络。”

这一次站在白板前的不再是苏溟舟而是那个同样充满了智慧与自信的年轻物理学博士——孙博。他的身边站着那个同样一脸兴奋早已从云帆主岛被“紧急征调”过来的“破晓之心首席电工”——孙宇。

两个同样姓孙同样对电子和线路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热痴迷的年轻人,在这艘即将远航的巨舰之上,完成了历史性的会师。

“……我们的能源,将是多路并行的复合系统。”孙博用记号笔,在白板上画下了一个充满了逻辑美感的能源拓扑图。

“主能源依旧是那两台‘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它们不仅将为我们提供最强大的推进力,更将通过与之配套的大功率发电机,为我们提供最稳定也最充沛的电力。”

“备用能源,是太阳能。”孙宇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将把‘诺亚号’上那几块效率最高的太阳能发电板,都移植过来。安装在舰桥的顶部。足够维持我们日常的照明和信息系统的基础耗电。”

“我们还为它准备了第三套,也是最‘黑科技’的一套应急能源。”孙博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那是一台,由汉克先生指导,王师傅他们,用废旧汽车的差速器和发电机改造而成的‘可拖拽式潮汐能发电机’!”

“平时,它会固定在船尾。一旦我们需要在静默航行时为电池组充电,我们就可以将它放入水中。它会像一个自带螺旋桨的**,利用水流的冲击,带动内部的发电机,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然而,真正让这艘船拥有可以对抗任何风暴,驰骋于无尽瀚海的“灵魂”的,还是它那充满了古典智慧与现代科学,完美结合的……风帆。

这一次,站在图纸前的,是林沧月。

她那双总是如同古井般不起波澜的清冷眼眸里,此刻却燃烧着一种对风与海的无上热情。

“传统的福船硬帆,虽然在顺风时效率极高,但在逆风航行时却显得异常笨拙。”她的声音,依旧是那样的清冷,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而西方的三角帆,虽然逆风性能优越,但在操控上却需要更多的专业水手和更复杂的索具系统。”

“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她将一张,由她亲手绘制,充满了复杂流体力学计算和优雅线条的全新帆装设计图,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是一套,充满了**性思想的“混合动力”帆装系统。

主桅杆和次桅杆,依旧保留了福船那种,带有加强筋可以像折扇般自由收放的硬帆设计。保证了在顺风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