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9. 红色细棉

自入夏之后,山中各种果子也渐渐露了出来,吸引着村里的小孩一天天地往山上跑。

卫昭这个大孩子也不例外。

雀儿山里都是宝贝,她一年四季都不落下。

她最喜清晨天蒙蒙亮时去爬山,快时一个时辰便可打个来回,正好赶上回家吃早饭。

时间太早了,她便只叫了三斤陪她。

如今三斤隔几日便能吃上大骨头,皮毛越发油光水滑,卫昭呼噜了下它的狗头,语气宠溺又嫌弃:“三斤,你又胖了,知道吗?”

到了夏日,平时喜欢漫山遍野撒欢的三斤也变得惫懒了,看着确实长了好几斤。

不过狗爷应当是自觉自己越发雄壮威武,站的倍儿直。

卫昭说了几句,一人一狗便钻进了山林里。

山上哪里长了好吃的果子村里人大多有数,沿途虽不是上山的大路,却也因为经常有人走,自成小路。

如今有乌梅,有山莓,有山杏,有桑葚,有胡颓子,这些都是如今可以吃的野果,还有许多尚未成熟的还不能摘。

多数野果已经被摘了不少,卫昭跑了许多地方,才摘满了腰间的小挎篮,背篓里则装满了她找到的紫苏、野山葱、野山姜和其他香料。

三斤跟着跑了一会儿,总算找回了曾经的状态,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结果这个季节的山林并非它的主场,几次盯住了野味,结果都扑了个空。

它不敢离卫昭太远,只能看着那群跑出它狩猎范围的猎物压低声音怒吼,直到卫昭喊它下山,才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回到家里,樊桂花正好估摸着时间做出了饭,卫昭收拾好自己,跟着坐下一起吃。

樊桂花跟她商量着家里的事:“下个月要收麦子,停两天便要种豆,再之后就是吉祥要成亲,这个月要多忙些,把要种的豆子准备好,地里应季的青菜也要再种点,该收的收了,等吉祥成亲时用,酒楼要的菜也得提前留出来……”

卫昭安静地听着,时不时便应一句,家中只她们祖孙二人,每次农忙时都有些忙不过来。

吃完了饭,卫昭先去菜地里溜达了一圈,清清草,再把不稳的秧架支好,熟了的菜收了一篮子,绕一圈出来,她身上便出了薄汗。

天气越来越热了。

卫昭看了看头顶刺眼的太阳,摇了摇手里那把蒲扇。

这把蒲扇还是去年六月做的,在六月份采摘的香蒲叶最合适做成蒲葵扇。

想到清早采的乌梅,她将篮子里的菜放到廊下阴凉处,转身进了灶房,翻出了一包冰糖。

卫福安来的时候就见她在洗从山上摘的果子,凑过去毫不客气地捏了洗好的来吃,酸酸甜甜的。

见卫昭洗完后把乌梅单独端走了,她便问:“昭昭,你今天要做什么?”

“乌梅冰糖饮。”卫昭把院子里的小炉子支好,准备在院子里做。

做这道饮品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乌梅、冰糖,还有陈皮一起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上两刻钟便可。

为了增加风味,卫昭还撒了一些茉莉花瓣。

乌梅冰糖饮做起来很快,等快煮好了,卫昭便去井边打了一桶水回来,把乌梅冰糖饮装在容器里放冷水中泡着。

其实把它吊在井中最好,可惜村里的井用的人多,不太方便,此时太阳渐高,温度上升,也不适合在井边守着。

卫福安喝着半温不凉的乌梅冰糖饮,脑海中灵光一闪,提议道:“我们去放楚恒家的井里怎么样?”

卫昭想了想,好像也行?

说干就干,二人抱了一罐乌梅冰糖饮,提了些野果便去了楚恒家。

半路还叫了卫吉祥和卫吉勇。

“这儿怎么会有马车?”

远远的,几人便看见楚恒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还有两人在搬着东西。

马车在春林镇里都是稀罕物,几人加快脚步走了过去,楚恒正好出来。

见卫昭额头上的汗沾湿了头发,他不由得轻轻皱了下眉,问道:“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卫吉祥将手里的罐子放到门边,一脸兴致勃勃地凑到了马车旁边,跟杜茂武套起了近乎。

知道楚恒跟京城有关系,杜茂武对这个和楚恒关系看起来不错的乡下少年也多了几分耐心,还让他坐上马车试了试。

卫吉勇和卫福安眼睛齐齐一亮,跟着混了上去。

看着卫昭眼中的好奇,楚恒心下失笑,“要不要也上去试试?”

卫昭将手里的小篮子递给他,“果子都洗好了,你慢慢吃。”

说罢,人就奔着马车去了。

兄妹几人不好意思耽搁人家太久,试了一会儿便下来了。

杜茂武跟楚恒拱了拱手,“公子如有需要,去镇上找我即可。”话落,便和另一人坐上马车走了。

卫昭看了看走远的马车,又看了看楚恒,第一次对楚恒在外面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究竟是什么身份,才会让这个民信局的管事对他这么客气?

卫吉祥一脸兴奋:“没想到我还能坐上马车。”

卫吉勇和卫福安跟着点头,卫福安这几年虽然住在平川县城,但她也没坐过马车,多数还是坐的牛车。

不过卫福安十分喜欢拆台:“你这么开心,对得起你的牛弟吗?”

卫吉祥一脸正色:“我当然还是跟我牛弟最亲。”

不过,他转而露出一脸贼眉鼠眼的模样,搓手笑了笑:“要是我这辈子能有辆马车,牛弟肯定会理解我的。”

那模样看得卫昭嫌弃不已,这种“见异思迁”的人,以后还是离她家牛远一点吧。

她脸上的小表情直白又生动,楚恒看得好笑不已,心思一动,问她:“你想不想要马车?”

百姓家买马车虽有管制,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可用。

卫昭却摇了摇头,“我有牛车就够了。”

她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未来应当也不会离开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上溪村不大,春林镇也不大,一辆牛车就够了。

不过,比起坐马车,她其实更想骑马,幼年读书时曾经读到过两句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她不知道“马蹄疾”是种什么感觉,也不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