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35. 寺庙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当夜刘煌听见古刹樊钟,在梦里撞了一百零八下。

北辽幽都府,龙泉寺下,刘煌一脚踏入寺门上香,低头,脚上是双芒鞋。

这不是她的身体。

树上的柿子红了,嘣地掉落,砸中脑袋,正好砸中带伤的头皮,刘煌溢出一声“嘶”。

准确而言,是这具身体的主人发出的。

是阿九的声音。

他的行途旅至北辽,在龙泉寺下榻。

出寺时,不远处的工匠正在打地基,忙活盖新塔。

工匠聚上来,“大男人脸白手白的,小师傅,打南来的吧?”

“来来、你们南人肚子里有墨,心思七拐八拐弯弯绕绕的,帮大伙儿掌掌眼,塔名招仙!吉利不?”

新塔定名招仙,招仙塔,定能招来仙人。

“小师傅,你不来放东西啊!”

南汉尚巫,北辽崇佛,辽人有将心愿写于器物上埋于佛塔的习俗,说是此举能助人心想事成。

朝廷明令不许,百姓悄悄地做。

有的许下来世诺,有的期望阿母少掉头发。

工匠们推搡着,可刘煌感觉得出,这具身体没有什么想为己身求的,本能地抬步就走,抬到一半收回。

有一个人对尘世,有所求。

身体的手在胸口左摸索右摸索,捧出一卷麻布包的罪己诏,放于塔基下。

那是自己的亲笔初稿,初写成时差点被她揉成团,阿九拍拍灰,拾掇了回来。

他知道刘煌若在会祈求什么:愿罪己诏所书成真,愿灾地涝灾平息,愿子民安居乐业,愿南汉山河无恙。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芒鞋绕塔基三圈,踩着吉祥砖颂吉祥咒,乞愿他的君王来生有双明眸,将人间殊色看遍、看厌。

“咚”,古刹梵钟应声回响。

不止他希望,刘煌想,自己又何尝不希望看见人间殊色呢?

前世她执着于双眼,今生得到了,用久了,反倒愈放得下了。

为何前世如此抱恨呢?双眸无法视物时不是也能活得好好的,不也习惯了吗?

可是,能看见也没什么不好吧?

每当臣民大谈景致时,便是她痛苦之时。

一个活在黑夜里的囚徒近乎执念地追问,想弄明白光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她没有?人人皆有,独她没有,害她儿时磕撞得好苦。

年幼的阴影当真是,极易随行一世。

签筒欻欻作响,手一冰,刻着“如意灵签”的圆木筒旋在眼前。

男人在求签,问她的眼睛可有机缘看得见。

掉出一根签:

“中平,履霜坚冰,阴凝否极。”

僧人解签:僵冰将至,待阴气下凝至极,阳气复生,便是遂愿之时。

她骤然想起棺椁里冰天窖地的滋味,冷得打颤,忽然一个踏空,梦境潮汐般随月落退去。

大梦转醒,外面天高月小,萧条婆娑。

刘煌没起身,而是反复咀嚼着梦里的吟哦。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声音轻飘飘的,像小猫爪在她心上摁了摁。

在她看不见的岁月里,有人曾为她虔求着海晏河清,安康顺遂,同每个南汉子民一样,他们的祈愿比世上任何一种颜色,都更鲜艳、浓烈。

世清平,身强健,临头老,君相见。

一个也没……且慢、身强健这点居然做到了?

看,还是有好事的嘛,刘煌心情抖擞起来。

——“江山代有人才,要相信后人。”白日的话一息闪过。

自己怎么不算是自己的“后人”呢?既然山河破碎,宣帝故去,后人再拼起来就是。

“李叔。”她对着外面守夜的身影开口。

“嗐?头儿还没睡呢?”

刘煌心神从前世龙泉寺,彻底回归当下的凤城,“李家的事,说吧。”

这些时日除了派慈心去与容州军交涉,以行脚僧身份探听事宜,凤城李家的底细也渐被摸清。

如今的第四代家主李麟玉,是李琼仙最幼的堂侄。凤城李家做大后,也走上了过去的宗族的路,盘根错节。

此人心性幼时被长辈形容颇有李琼仙风范,刘煌当即心里默念:并没有。

但李麟玉是在李家独大后生人,无人阻拦管教,这份心性唯剩暴戾。

若有奴仆犯过,则命其妻与子亲手脔割此人,并将割下的肉喂进被割之人嘴里,至亲投喂,自己尝食自己。

或从脚起一段段肢解至脑袋,教人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生分。

李麟玉喜行酷法,反正也无人敢阻拦,或者,这些在他眼中并非酷刑,仅仅是一次实验,像针灸大夫手里的铜人、锻刀时的试刀纸,稍有差别的是,李家用的是活人。

人命的重量在凤城变得很轻。

李家从恪守御令,到敛权,到只敢私下敛财,到钱权已再不能满足撑大的沟壑,开始尝尽手段,展示获得的权力。

权力要被展示才有获得的价值,生杀予夺反倒是最低廉的展示方式。最高尚的方式是什么呢,让人看得到你在高处,又让人睇不到你在高处做什么。

是所有人不是皮包骨瘦就是在啃噬同类,你手中破开的新鲜瓜果,香萃满指,吃素念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