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48. 梨花雨(五)

郎君们做完诗,便开始眺望碧湖风景,与前次寿宴光秃秃的湖面相比,如今碧湖上荷花开遍,清风徐来,满袖花香,果然不负浮香宴之名。

只是风光虽好,却也有心思落到旁处的。便有人向下人打听他们的诗稿交往何处,自然是得不到确切答复的,也有机灵的人一眼便瞧见了不远处假山上的阁楼,听到旁人问询,只自摇骨扇,露出讳莫如深的笑意。

阁楼里,女郎们已经将诗稿传阅完毕,宋氏做得全套,早让人重新誊写一遍,因此女郎们是不知这些诗作到底出自何人的。

这便是要保证公平公正。

宋时言知道,所谓的诗会也只是图一乐,并不是真的要挑选出什么诗状元,不过是给女郎们观一观外男的机会罢了。

但她还是仔细将诗稿都看了一遍,望都子弟多才俊,里面不乏有几篇不错的诗作。最后,她挑选出两篇,又考度一番后才选出最好的一篇。自然,她这么做还是有私心的。

宋时言看过薛雨生的文章,也知道他心中的理想与抱负。她不愿明珠蒙尘,若可以,她希望再帮他一把。

最后一把。

下人收集好所有女郎挑选出的最优秀的诗稿,便交给宋时言,自然,是由她公布最终结果。果不其然,女郎们的眼光与她是一样的,大多数人挑选的都是那幅诗作。

只是下人递来名册簿时,宋时言到底还是绷紧了心弦,待簿册打开,看到诗作后的名字时,宋时言大大松了口气,与此同时,又为自己方才的紧张而好笑。

薛雨生能考中案首,在一众世家子弟里脱颖而出,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

直至此刻,她才安然提笔,在红笺上写下他的名字。

女郎们也围聚过来,一看笺上的字,纷纷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宋时言将红笺递给下人,下人捧着托盘徐徐下了阁楼。

*

碧湖边的露台上,国公爷与宋氏兄弟也收到诗作。与女郎们这边不同,他们收到的诗作后都列了名字。

宋老爷只略略浏览一遍就将诗稿给了宋觉与宋规,兀自端起茶盏,小口啜饮,待他们两人都看毕,才放下茶盏,沉吟片刻后道:“你们以为如何?”

宋觉与宋规于诗文上并无多大才情,只宋觉还是点头:“看上去似乎都不错。”

宋老爷嗤笑一声,却也没有反驳他,又道:“你属意那家?”

世族通婚,结的是两姓之好,所以哪家往往比哪人要重要得多。

宋觉眉目微沉,这一次考虑的时间长了些,等宋秉杯盏都见底,才道:“徐氏,陈氏和卫氏都可。”

这三家都是清贵世家,亦传承百年,族人也有在朝为官者,只大多担任的是清闲的官职。

宋老爷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又扭头问次子宋规。

宋规耷拉着肩,道:“听说庄氏嫡次子还未婚配,不知……”

宋老爷一口茶险些呛住。

当年他为何急流勇退,还不是与这些皇族外戚有关。没想到他竭力避免与之交往,而自己这个次子却上赶着要去巴结。

他半晌捋顺了气,厉眼扫过来,宋规缩在椅子上,一副不敢吭声的模样。宋老爷又是一阵气闷。

次子靠不上,这些事还是长子有数,于是又扭头问宋觉:“你说的那三家可有适宜的郎君?”

宋觉瞥了一眼二弟,内心也略有鄙夷。

二弟这人,好逸恶劳,目光短浅也无甚主见,一辈子庸碌,却又总想证明什么。

如今局势不明,连他都准备婉拒宁王那边递来的姻缘枝,二弟居然想和庄氏结亲。虽然眼下庄氏一族看似圣恩正渥,但圣心这种东西最难揣测。而庄氏身为晋王与齐王的舅家,天然与皇子利益捆绑,未来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重蹈昭文太子的旧路。到时候不仅二弟一房,连整个国公府都会受到牵连。

因涉及到阖府利益,宋觉顿了顿,便道:“徐氏尚有两子未婚配,分别是长子与次子,陈氏有幺子,而卫氏有嫡次子。”

说完这些,又将各个郎君的具体情况一一说明。

看得出是花了心思调查了的。

宋老爷点点头:“你觉得这几个中哪个合适?”

“徐氏家风清正,徐大郎与徐二郎都是端仪君子,这两者取一都可。”

其实宋觉是倾向于长子,因为一家之中,长子往往需要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兼具有表率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更为沉稳而有担当。

宋老爷凝神想了想,终于在一众儿郎中想起两道清俊身影。

嗯,模样是不错的。

又拿出诗稿,从一堆作品中找到徐氏二子的诗作,眯着眼,再次仔仔细细品读一遍,末了也抚须颔首。

诗言志。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其气度修养,而他笔下的文字则从更深层面反映他的内心。

徐氏这两个孩子的诗作清逸洒脱,里面没有对时政的鞭挞,只有些许人生感悟,虽算不上上成,倒也怡然有趣。

宋老爷叱咤朝堂数十年,见过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到如今退居山野,心性早不像当年那般激进,如今品读徐氏二子的诗,便觉得颇对他胃口。

父亲没有反对,反而赞许点头,宋觉便知道他也是赞成了。只微扭头时,便见二弟耷拉着眼,嘴角紧抿着,显然心中有怨。

不过便是再有怨愤,也不敢在父亲面前表露的。宋觉扫了一眼,便挪开目光。

这事大概就是这样了,回头还要给徐氏那边透漏风声,等他们请了媒人来,定下亲,自己也可安心回凉州了。

宋觉心中谋划着这些事,端起茶盏,慢慢饮啜一口。

只这时,露台上响起脚步声。

小侍匆匆而来,报道:“女郎那边已经选出优胜者了。”

“哦,是哪位?”宋老爷从诗稿中露出半侧脸。

原只想看看徐氏二子的诗作,但观览下来却发现不少佳作,宋老爷本就爱品诗,一看就停不下来。这时忽听到已经选出最好的作品,不由来了兴趣。

“是薛雨生。”小侍恭敬答道。

“薛雨生。”宋老爷咀嚼着这个名字,一时有些茫然。姓薛的世族……也就自己老妻娘家了,可薛家几代都从武,何时出了个诗文俊秀?

宋觉在看诗稿时便发现了薛雨生的诗作,也意外他怎地出现在里面了,不过平心而论,他的诗作的确文采斐然立意高远,这第一名副其实。

他低声解释:“他原是门房薛大安的养子,母亲让他去族学念书,今次便考中了院试案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