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6.春梦

秋阳为钱塘门外的石板路镀上金辉时,运河畔新起的醉仙楼,传出阵阵热闹的喝彩声。

王照月坐在醉仙楼三楼雕花窗前,捏着青瓷茶盏,看向楼下。

这不过两刻钟的功夫,她已瞧见三拨说书先生,抱着话本匣子往酒楼后院去了。

这三拨人所抱的匣子上,皆印着她们“月锦文林”独有的印记,那里头装的正是书肆上月卖脱销的《金明池诡案录》、《苏无名续篇》等话本子。

“四妹妹且看。”王照锦突然轻扯她袖角。

她顺着三姐姐纤指望去,便见临河轩窗边坐着几位郎君,此刻正将她们改编的《会真记》戏本子摊在身前木案上,旁边砚台里还汪着未干的朱砂墨。

这宾客盈门、座无虚席的景象,正是她们所期盼的。

这半月来,她们姊妹俩带着丫鬟们连夜赶工,将十几部畅销话本誊写改编出戏台本,还特意在醉仙楼三楼设了“听雪轩”上演折子戏。

此刻轩内丝竹声如怨如诉,有位郎君突然拍案惊呼:“妙啊!这段红娘掷钗的桥段,竟比原著还多出了三分侠气!”

这位郎君话音未落,楼梯口突然传来喧嚷声,众人探头望去,便见一位彪悍男子试图硬闯进来。

“实在对不住贵客。”酒楼掌柜拦在他身前,频频擦汗作揖致歉:“酒楼所有席位、雅间真排到重阳后了……”

那被拒的男子却亮出一本《苏无名续篇》。

“这是王娘子书肆的限量注疏本,我拿这个换今晚席位可好?”

“我与他换!”一位年轻郎君站起来说道。

王照锦看到这,与妹妹相视一笑,这本书册刊印时,她还特意请了学士题跋,如今倒成了奇货可居的“硬通货”……

暮色渐浓,运河上漕船亮起了灯笼。

跑堂阿昌急匆匆上楼:“东家!州学里有几位相公在楼下嚷着要见《鬼狐传》的撰写者……”

王照锦闻言抬脚便欲往厨房溜,只因那书是她化名所写。

可她刚迈出脚,便听四妹妹压低声音吩咐道:“让厨下把新研制的蟹酿橙先送一碟去,就说撰写者云游去了终南山。”

醉仙楼这热闹非凡的景象一直持续到夜半,当子时的打更声传来时,姊妹俩还在后院核对开张首日的账目。

雕花窗棂外断断续续传来琵琶声,瓦舍来的歌伎此时还未歇下,正试唱着酒楼新编的《钱塘夜泊》。

王照月摩挲着墨迹未干的账册,忽然轻笑。

“三姐姐,你说我应你的三十抬嫁妆与如意郎君,约莫快备齐了吧?”

秋阳煦暖,天空湛蓝,九月初二的汴梁城,暑气已彻底消散,清凉的秋风徐来,令人顿生几分爽利。

汴梁城州桥畔,一家颇有名气的茶坊二楼雅间内,气氛微妙。

此地便是孟长洲与宋娘子约定的“相看”之所,严格来说,按宋家通过媒人递来的意思,这次只是“先见个面”,算不得正式相看。

今日孟长洲身着簇新的靛青襕衫,头戴银冠,端坐在雅间临窗的圈椅上,端着天青釉茶盏,时不时望向窗外。

他年纪轻轻已官居六品,虽非炙手可热的显宦子弟,却也前途可期,在汴梁适婚的官宦千金眼中,是正当时宜的良配人选。

这时门帘轻响,媒婆那张涂得红白分明的圆脸先探了进来,她满脸堆着笑说道:“让郎君久等了,宋小娘子到了。”

她随即便侧身,引着一位小娘子步入了雅室。

孟长洲赶忙起身迎她,媒人先前与他说“这位宋小娘子年方十六”,他打量一眼这位女娘,见其身量不高,估计堪堪到自己肩膀。

她梳着汴京流行的垂鬟分肖髻,发髻上簪着一支珍珠步摇,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晃动,身穿一件鹅黄色交领襦裙,外罩一件杏色的半臂,衣料是上好的杭罗,绣着细密的折枝梅花。

她微微垂着眼,脸颊带着少女特有的圆润,皮肤白皙细腻,嘴唇薄薄的,此刻正抿成一个略显紧张的弧度。

当她被媒婆轻轻推着上前,不得不抬眼看向孟长洲时,她努力挤出一个浅笑,这时两个浅浅的、俏皮的梨涡在她圆嘟嘟的脸颊上漾开。

孟长洲拱手见礼,目光落在宋娘子脸上时,心中下意识地掠过一丝比较。

“嗯,清秀温婉,小家碧玉之姿……自然是不及那王四娘子清丽出尘,如同画中仙子一般。”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一闪而过,连他自己都微微一怔,随即便回过神来,暗自诧异。

“咦?我怎地又将宋娘子与那王照月比较起来了?真是……”

他稍稍敛了心神,脸上重新挂上温和有礼的笑容,拱手请宋娘子落座。

媒婆在一旁热络地打着圆场,说着两家门第如何相当、郎才女貌之类的喜庆话。

孟长洲应付着,宋娘子则很是腼腆,她几乎全程垂着眼,偶尔轻声细语地回应一句,声音也如同蚊蚋,若非雅间安静,几乎难以听清其所言。

她的梨涡只在紧张或羞涩时才浅浅浮现,很快便消失在那张圆润却拘谨的脸庞上。

相看便在这样客气而生疏的氛围中结束,桌上的点心几乎未动,茶汤也凉了大半。

临别时,宋娘子匆匆抬头瞧了孟长洲一眼,两人目光相接,她又慌忙垂下头去,耳根泛起淡淡的红晕。

这次见面后,宋家似乎对孟长洲颇为满意,没过两日,媒人便带着喜气再次登门与孟家递话。

“孟郎君,宋家小娘子那边传话儿来了,说十五那天郎君若有闲暇,不妨邀小娘子去城外大相国寺上炷香。听闻寺里新近摆出了好些珍品菊花,两位正好去登高赏玩一番。若是谈得投机,过几日两家便可坐下来正式相看,议定盟约、交换信物了。”

九月十五,朝廷休沐之日。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赏菊的好时节。

孟长洲依约来到宋府接了宋娘子。

这次宋娘子换了身淡雅的秋香色褙子,配着月白色抹胸长裙,发髻簪了朵小小的金菊绢花,倒也算得上清新可人。

待两人抵达大相国寺,便见寺内外香客如云,摩肩接踵。

黄灿灿、紫莹莹、粉嫩嫩的菊花在殿前、回廊、塔下各处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与清冽的菊花香气。

盂兰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