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并进,确为破敌良策。你于青州之经营,为此战奠定基石,功不可没。
然,跨海远征,凶险异常,你身为国本,岂可轻涉?保障后勤、稳定朝局,亦是重任。”
他的目光转向武将行列,落在一位早已摩拳擦掌、眼神锐利的将领身上:“侯君集!”
“臣在!”侯君集声若惊雷,大步出列,甲叶铿锵。他等这个机会已经太久了。
“朕命你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兼领舟师大都督!”
李世民的声音斩钉截铁,“统率青、莱、登、密等州所有水师战舰,并征调沿海所有可用海船,载我江淮、山东精锐步骑四万,并太子在青州编练之可用之兵,即日筹备,自东莱渡海,直取辽东!
你的任务,是务必登陆成功,夺取卑沙、积利等要害城池,站稳脚跟,搅动高句丽腹地,与李靖陆路主力遥相呼应,伺机给予致命一击!可能做到?”
侯君集激动得脸色涨红,轰然抱拳:“陛下放心!臣若不能踏平辽东沿岸,提**人头来见,愿提头复命!此战,必扬大唐天威于海外!”
“好!”李世民霍然起身,帝王之威笼罩整个大殿,“诏令:高句丽逆臣**,罪大恶极,人神共愤!朕顺天应人,兴兵讨逆!
陆路,以李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兵十万,出营州!
水路,以侯君集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舟师四万,出东莱!水陆并进,克期进发,不得有误!”
“臣等领旨!”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太极殿内回荡。
……
诏令既出,整个大唐帝国如同沉睡的巨人骤然苏醒,以其无与伦比的高效与力量开始运转。
通往河北、山东的官道上,烟尘滚滚,旌旗蔽日。
各地府兵迅速集结,向着指定的汇合地点开拔。
马匹的嘶鸣声,兵甲的碰撞声,以及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汇成了一曲雄壮而肃杀的战争序曲。
户部、工部的官员们忙得脚不沾地。无数的粮秣从各地仓库中调出,由民夫和驮马组成的运输队宛如长龙,源源不断地向着幽州、营州以及东莱等地输送。
打造军械的工坊日夜不息,炉火映红了半边天。
沿海州县,所有的造船工坊都接到了征调令,不仅要打造新的战舰,更要紧急修缮、加固所有可用于渡海的大型船只。
战争的庞大机器一旦启动,消耗的不仅是钱粮,更是无数人的精力与心血。
朝堂上下,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着。
东宫之内,李承乾同样忙碌。
他不仅要协调青州方面配合侯君集大军所需的最后一批物资,还要利用这次战争的机会,进一步梳理和巩固自己在山东的影响力。
他深知,这场战争,既是国战,也是他树立威信、培植势力的关键一役。
而人才的发掘与举荐,更是重中之重。
薛仁贵,这可位正史上比演绎还离谱的猛将!
征高句丽怎么能少得了他?
这日,李承乾正在书房与杜构核对送往东莱的军械清单,一名心腹内侍面带喜色,快步进来,低声禀报:
“殿下,大喜!前往龙门县的人回来了,果然寻得那位薛壮士,此刻正在殿外候见!”
李承乾眼中顿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他放下手中的文书,难掩期待之色:“快!带他进来!”他甚至不由自主地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显示出对此人的重视。
杜构有些讶异,他很少见到太子殿下对一个人如此期待。
片刻后,房门开,一名男子跟随内侍步入。此人一进来,仿佛让整个书房都亮堂了几分。
只见他年纪约莫二十出头,面如冠玉,鼻梁高挺,剑眉星目,端的是俊朗非凡。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身形,身高近八尺,体魄魁梧雄壮,肩膀宽阔,猿臂蜂腰,虽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却丝毫掩盖不住那扑面而来的英武之气。
他步伐沉稳有力,目光清亮有神,进入这东宫重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