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昭帝在封赏完西北边军后,没有将朝堂众臣留下来,而是直接宣布了退朝。
不过,在文武百官从正殿里鱼贯而出时,跟在盛昭帝身边伺候的魏平,却步履轻巧地走到了宰相孟谦身边。
魏平低声让孟谦留步,说盛昭帝正在内殿中等候他,请他尽管过去。
看到孟谦跟着魏平离开,其他大臣也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在孟谦成为宰相的这十三年来,朝中但凡发生大事,盛昭帝肯定都会召孟谦进宫商议。
孟谦如今六十有七,虽须发尽白,却精神矍铄。
他进到内殿后,正打算朝盛昭帝稽首行礼,但坐在紫檀木书案后的盛昭帝却先一步开口,笑着让他免礼平身。
望着垂手恭立在书案前的孟谦,盛昭帝直接开口道:
“孟相,朕之所以找你过来,主要是想和你谈论下刚才那天幕的事情。你素来才思灵敏,聪颖绝伦,不知可从刚才的天幕中,看出了什么门道来?”
孟谦略沉吟,徐徐开口道:“陛下,依臣之见,天幕上的那位许三九小友,并非仙灵,而是后世之人。”
盛昭帝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孟相啊,难怪你日日清晨打太极,你在太极一道上,可真是个中高手。”
听到盛昭帝打趣的话语,孟谦轻轻一笑,朝盛昭帝答道:
“陛下谬赞了,臣打太极,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罢了。”
“罢了罢了,看来朕不跟你挑明白,孟相你是真能和朕一直兜圈子下去。”
盛昭帝望向孟谦,打直球问道:“关于盛武帝的人选,孟相如今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孟谦早已猜到盛昭帝单独召自己过来,就是为的这件事。
但是,他向来没打算插手进帝位之争。
所以,即使已经有了天幕的提前预知,孟谦面对盛昭帝的询问,也是转移话题说道:
“陛下,臣斗胆猜测,三九小友之后或会再出现于天幕中。臣相信,待到那时,此事自当明朗。”
孟谦是先帝留给盛昭帝的辅佐大臣之一。
自盛昭帝登基那年算起,他和孟谦已经君臣相伴二十五载。
虽然孟谦不愿直言,但盛昭帝对于孟谦,事实上也是了解颇深。
他轻轻哼笑了一声,朝孟谦说道:“孟相,你以为你不说,我就看不出吗?”
“卫王和鲁王,你其实谁都不看好,是吧?”
孟谦不愿意掺和夺嫡,但也没打算扯谎。
因此,面对盛昭帝的询问,他索性选择了沉默。
而盛昭帝看到他这表态,嘴角弧度瞬间往上扬了几分,颇有点得意地说道:
“看来,朕确实没说错嘛。行了,朕也不为难你了,魏平,给孟相赐座吧,顺带泡盏孟相最喜欢的松萝茶过来。”
等到孟谦落座后,盛昭帝语气喜怒难辨地开口道:
“视天下苍生如膝下儿女?”
“哼,朕虽然膝下无儿无女,但却也知道,那俩人远没有这样高尚的品行!”
孟谦端着茶盏,神态自若地抿了一口茶,好似根本没听到盛昭帝对卫王和鲁王否定的话语。
而盛昭帝对孟谦不搭话的反应,也并不意外,他自顾自地朝孟谦痛快说道:
“他们两个若是谁有那盛武帝一半的胸襟,你我二人这几年也不至于一直为帝位的传承而苦恼不休了!”
孟谦闻言,虽依然未言语,但心中对盛昭帝的话,却也是充满赞同。
“魏平,把那资料拿给孟相吧。”盛昭帝这时又开口道。
“是,陛下。”
魏平应了一声后,把盛昭帝面前的一份档案,送到了孟谦面前。
孟谦接过那皮革书袋后,盛昭帝朝他道:“这里面是所有宗室子弟的资料,有劳孟相对他们考察一二,帮朕看看,这里面是否有朝廷可用之才。”
卫王和鲁王是盛昭帝两个堂兄的孩子,正是因着他们两个与盛昭帝的血缘关系最近,才成了夺嫡的大热门。
但天幕的出现,让盛昭帝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其余闲散宗室子弟的身上。
而孟谦面对盛昭帝的这个任务,则是站起来,微微躬身,朝盛昭帝作揖说道:“微臣领旨!”
孟谦和盛昭帝一样,也觉得盛武帝应该是在宗室子弟当中。
他先前不愿插手皇位之争,是因为觉得卫王和鲁王都难担大任,但天幕的突然出现,改变了一切。
而帝位之争,向来波谲云诡,伴随着血雨腥风。
如果他们不尽快找出那位盛武帝,而是让其他人先发现了“他”的存在,那么“他”很可能就会有杀身之祸。
孟谦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朝廷和百姓失去这么一位明君。
他想了想,望向盛昭帝,提议道:“陛下,今日天幕骤降,陛下何不厚赏卫王一番,以示陛下天恩浩荡?”
盛昭帝一听,顿时也觉得孟谦这个方法好,他侧过头朝魏平吩咐道:“魏平,这事就交给你去办。”
魏平当即稳重地应了一声:“是,陛下。”
……
卫王府,书房。
收到魏平带人送来的皇家府库珍品后,卫王及其一干幕僚自然是心情格外兴奋和激动,都觉得这是盛昭帝在朝卫王示好的意思。
等得知盛昭帝只让魏平给自己送了封赏,而鲁王那边却一无所获时,卫王更是激动到满脸涨红。
有个幕僚眼睛一转,当场就朝卫王吹捧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看来圣上也和鄙人一样,认为您就是未来的那位盛武帝啊!”
卫王闻言,摆了摆手,故作谦虚地笑道:“古先生,现在说这话,还为时过早,指不定后面有啥变数呢。”
看到卫王满脸高兴的笑意,在场的幕僚们自然明白卫王不过是在说虚话罢了。
“王爷何必如此谦虚,依小人看来,盛武帝必是王爷无疑!”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幕僚笑着望向卫王,“王爷可还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