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帆主岛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关于种子的“自我**”时一艘不起眼的风帆三体船悄然驶离了码头借着离岸的风向着金陵湾的方向疾驰而去。
船上只有苏溟舟和两名最精干的“利剑”小队队员。
就在一天前负责与闽越魏政势力进行定期贸易的船队带回了一份来自魏政本人的信件。信件的内容印证了苏溟舟心中那个越来越强烈的不祥预感。
——“最近我们这边的河流水位一直在涨很不正常根本不是汛期该有的样子。山里的溪流也一样。你之前担心的事恐怕是真的要发生了。务必多加小心。”
魏政的势力范围地处闽越丘陵虽然不直接与苍江流域相连但这份来自数百公里之外的独立观测情报反而更让苏溟舟感到心惊。这证明了水位的异常上涨并非单一水系的局部现象而是一场源头在大陆深处、影响范围覆盖了整个华国东南系统性的灾难前兆。
这个消息像最后一块砝码压在了苏溟舟的心头。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北美冰川溃坝的惨剧还历历在目。他必须去搞清楚华国这边情况到底已经恶化到了何种地步。
而整个东部沿海唯一能为他提供这种宏观战略级情报的只有一个人。
——马可·李。
……
紫金山基地的港口一如既往的繁忙。自从马可·李将其作为东方的贸易枢纽后这里便成了整个华国东部沿海最重要的物资与情报集散地。码头上各式各样的船只来来往往不同口音的人们大声吆喝着搬运着货物。
苏溟舟没有惊动任何人。他悄然上岸径直走向了后山那座属于旧时代的遗物
他知道如果说马可·李是这张情报网的“心脏”那么王教授就是这张网的“大脑”。
“你来了。”
王教授似乎早就料到了他的到来。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一幅几乎占满了整面墙壁的华国地形图前脸上带着一种科学家在面对一个无法逆转残酷的自然规律时疲惫而又凝重的表情。
那幅地图上用红色的笔标注出了一个个苏溟舟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这是……”苏溟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舟的目光瞬间就被那些如同伤疤般刺眼的红色标记所吸引。
“这是我们华国所有或者说曾经所有的冰川分布区。”王教授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你看”他用一根木质的教鞭
“然后是这里”他的教鞭缓缓移动指向了西北“西域的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这里是另一大冰川富集区。”
“再往下是甘州的祁连山滇南的梅里雪山甚至是秦州的一些高海拔山区……”
“根据我们在末日之前最后一次的统计数据”王教授放下教鞭缓缓地说道“我们国家总共有大大小小的冰川将近六万九千条。总面积超过四万六千平方公里。”
他转过身看着苏溟舟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巨大的悲哀。
“而现在根据马可·李通过他在欧洲的朋友搞到的最新卫星遥感数据……这个数字正在以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飞快地减少。”
“魏政也感觉到了。”苏溟舟将自己得到的情报和盘托出“他说闽越那边的河流水位出现了非汛期的上涨。”
“他感觉到的已经是被‘削弱’过无数次之后的结果了。”王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
“苍江的中下游修建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体系。那些大坝现在就像一块块巨大的海绵在疯狂地吸收着来自上游那史无前例的洪峰。它们将一场本应是摧枯拉朽瞬间爆发的灾难变成了一场缓慢且持续但却同样致命的‘涨潮’。”
“这也给了下游地区最后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是”他的话锋猛地一转声音里充满了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凝重“这些大坝能拦住‘水’。但是它们拦不住‘山’!”
他重新转过身用那根教鞭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青藏高原区域的某一个被画上了一个巨大红色圆圈的位置。
“冰川融化最可怕的不是增加了多少水量。而是那些被冰川‘冻结’了成千上万年的不稳定山体!以及那些因为融水而凭空出现悬在所有人头顶上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的……‘湖’!”
“——冰川湖!”
“这些湖泊,没有任何坚固的地质结构作为支撑。它们的‘堤坝’,就是由那些松散的,被冰川融水浸泡得无比脆弱的冰碛物,所构成的。说白了,就是一堆随时可能垮塌的巨大‘泥巴堆’!”
“一旦这些冰川湖,因为融水过多或者因为山体滑坡,而发生……溃坝!”
王教授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他似乎,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他仅仅是在脑中推演,便足以感到灵魂战栗的末日般景象。
最终,他只是缓缓地,说出了四个字。
“泥沙俱下,玉石俱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