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干旱的麦地有救了
军屯出现新式水车的传闻很快就飞进各大世家的耳朵里,每家下人都跑去军屯看了水车,回来后绘声绘色的跟主家汇报。当然也是少不了监军御史范良家的。
龙骨水车很快就被各世家用在了田间地头,能多收一点麦子,那是谁都不肯少收的。
同时水车也迅速的向城郊以及更远的村子传播开来,伴随着镇北王的名声,传到偏僻的乡下,龙骨水车已经变成楚氏水车,在村与村之间传播。
这使得今年干旱的麦地,大部分都赶上了灌溉,看着原本微微发黄的麦叶子,重新变成翠绿,百姓们除了感谢菩萨就是感谢镇北王。一些住在地势较高的山间村落,村长甚至将镇北王的长生牌位供奉在了村中祠堂,希望能保佑镇北王长命百岁。
当然,这些事情楚怀北是不知道的,她那天回家也在母亲那边了解到家中麦田亦是同样有干旱的情况,便把龙骨水车画给了母亲,让她叫庄子里的木匠连夜赶工做出来使用,不要耽误了麦子收成。
却说楚怀北不在意的事情,别人却是相当在意。比如说御史范良,比如说北境知府,比如说同知通判···
范良给皇帝上了一本折子,大夸特夸了一番镇北王的能耐,同时把龙骨水车的图纸也一并送到皇帝玉案上。不得不说,天子近臣对揣摩龙心是有一套的。
五月初本来已经和户部确定好的军粮120万石,在收到范良的加急折子后,皇帝就让户部尚书赵政远改成100万石,月中启程送往北境。
每年军粮都是五月送出,需要确保北境十月前能收到,再晚北境大雪封路,不利于粮草运输。
这边安排上行程,皇帝看着龙骨水车的图纸,内心撕扯的厉害,思绪沸腾,竟一时间难以平复。良久才吩咐近身宦官姚公公,将图纸拿去工部,让工部做两架出来。
工部尚书周知礼接到皇帝旨意,便立即着手让人制作。其实他早几日已经接到北境知府周铭的信件。楚怀北在北境的事情,他已知晓,甚至连龙骨水车他都已经让庄子里的下人先做了起来。只等谁先捅破这层纸,他才好拿出来用在他的田庄里。
原以为北境通判郑文晓的折子会被递上来,没想到是监军御史范良。看来这其中多少也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一天功夫,工部就将龙骨水车做了出来,甚至还在扶手和踏板上雕刻了暗花纹,看着相当有美感。皇帝直接让人在御花园里试用,看着御池里的水哗哗的流向岸上的花圃,皇帝转了转拇指上的玉扳指,对着周知礼道:“多做些样品,发放到各府州,让百姓都用上。”
“臣遵旨。”周知礼领旨告退,回工部安排人手。
丰京一夜之间大量的龙骨水车被架在了世家大族们的田庄里,慢慢的只要村中有善木作者,村里百姓也都用上了。各府州的情况基本也类似,从世家开始往百姓间流转。
国子监祭酒冯家,倒是最晚在田庄中用上龙骨水车的世家。众人心里怎么想,不重要,只要皇帝看见就行。皇帝怎么想又是另一回事情,但是姿态还是要摆好。冯家大爷看着小妹的来信,抚了抚他的美髯。
朝堂之事,楚怀北不管,她现在除了每天早晨锻炼恒恒外,就是时常往军屯里跑,看麦子的长势。还要提防蒙古的突袭,蒙古那些人,坏的彻底,前几年就有一次被突袭成功,烧毁了将近千顷即将成熟的麦田。可能老天也是舍不得粮食被毁,一场及时到来的暴雨浇灭了这场大火。
虽然蒙古过来突袭的一队人被楚怀北永远留在了北境,但是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那年王府掏钱采购了一大批麦子,才使军营兵丁们的口粮有了保障。
受到今年干旱的影响,麦子比往年稍微晚了半个多月成熟,6月中北境的麦子开始大批量成熟,农忙时节到来。楚怀北整个6月一直住在军营里,防范着蒙古。
军队巡防换防更加频繁,6月开始,楚怀北暂停了杜季平的课业,等忙完这段时间再重启。所以杜季平在王府天天带着恒恒读书习字,倒也安心。
军屯里忙的热火朝天,每家每户都披星戴月的赶时间收麦子,午膳都是做了饼子带到田间,就着凉水吃的。
有次楚怀北见劳作的众人都是直接喝的河水,大惊,河里的寄生虫可不少啊,这不得早晚要出事。
拨了十个府兵来田头,带来两口洗干净的大缸,架锅生火一锅接着一锅的烧开水,倒进大缸里放凉,让屯民带着水壶自行过来取水喝。并在一旁用黑板写了喝生水的危害,让府兵时不时的讲解,因为黑板上落款是镇北王,军屯的人多对楚怀北有天生的信任感,这个普及倒是做的还算不错。后续军屯的人慢慢都改掉了喝生水的习惯。
忙碌了半个月到6月底,基本上都已收割完成,天公也算作美,半个月只下过一场小雨,剩下的都是大晴天,也不耽误打谷晒谷。
等麦子都打好晒好,已经又过去一个月了,军屯开始收粮税,陈司农开始忙的脚不沾地。
王府的庄子上也收了新粮,王妈妈用新麦子做了几次烙饼和面条,麦香十足,这纯天然的作物,就是好吃。
等了蒙古两个月,也没见他们踪迹,楚怀北多派了两拨斥候去蒙古打探情况,斥候传回消息:蒙古三皇子和大皇子派系斗的厉害,连部分骑兵都开始待命了。
楚怀北看的一乐,打起来,快打起来啊!不过也有可能是做戏,想让这边的将士们放松警惕,楚怀北下令严加防范,不可疏忽,凡有玩忽职守者,双倍军纪处罚。
镇北军一向听令,这般又安稳的度过了两个月。
某日,楚怀北在家用午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王府中不怎么做面食,并且一家人都习惯吃米饭,在军营里饭菜都是副将端过来的,也都是米饭。说实话,来了这么久没吃过馒头,北方不应该吃馒头多么?
饭后问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