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5. 第二十五章

秋意渐浓,丹桂飘香,京都城暑热已经褪去,大雨过后,天气转凉,太后设宴,宴请京都城五品以上官员及一干皇亲。

叶瑾安随萧景焕到时,众人皆已落座,宫人径直引他们到坐席,才刚落座,太后和萧铭钰也到了。

众人起身行礼:“吾皇万岁万万岁。”

身为摄政王,萧景焕自然不用行礼,叶瑾安跟着众人起身,不成想被萧景焕拉着坐下,连带着叶瑾安也免了行礼。

从进来开始,太后视线一直注意着他们,萧景焕没行礼也就罢了,连叶瑾安都敢不行礼,在太后眼里,这是对她权威的挑衅。

待到所有人落座后,太后恍若没事人,赶在萧铭钰说话前,举杯道:“适逢中秋,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本宫安排这场宴会,一是为了庆祝中秋。”

太后看向萧景焕,眼底全是恶意:“二是摄政王年纪也不小了,先帝在你这么大时皇帝都已经出生了。本宫算是你长辈,先帝虽不在了,本宫到底记挂着,预备趁此机会帮你相看一二。”

底下霎时响起低低的议论声。

萧景焕要地位有地位要样貌有样貌,就是为人太过冰冷无情,也从不近女色,对那些企图攀附他之辈从不手下留情,以至于无人敢打和萧景焕结亲的主意。

攀附权势,也得有命不是。

贵女们纷纷低头,不想被太后看上,卷进这场风波。

叶瑾安就坐在萧景焕旁边,太后目光从叶瑾安身上掠过,笑意不达眼底,径直点名:“摄政王虽认定了叶三姑娘,但叶三姑娘到底是‘戴罪之身’,封个侧妃也就罢了,至于正妃,哀家可得帮摄政王好生相看。”

今日宴会,受太后私底下暗示,各家虽然没有意愿,也不敢忤逆太后,都带上了适龄女儿,全京都城叫得出名号的贵女今儿个全在这里了。

萧景焕面色越来越沉,脸上已经有了怒意。

太后没法干涉他的婚事,借中秋夜宴的名头,打着为他看的名头,把各家贵女都叫来,当众言明叶瑾安乃“戴罪之身”不配为摄政王妃。

此举是在打他的脸,也是在借此敲打那些站在他阵营的人。

“不牢太后费心。”萧景焕目光看向高台之上,对视之间,两人互不相让,萧景焕冷着脸看人时颇有一股杀气,“本王的王妃自有本王亲自挑选,旁人若想插手,也没那个资格,皇兄还在时就下了圣旨,不管本王看上哪家姑娘,只要本王喜欢那就是我摄政王府唯一的女主人。

当初先帝不得已娶了太后,未免萧景焕不能自己做主婚事,于是下了一道圣旨,言明萧景焕的婚事由自己做主,任何人不得插手。

从成为摄政王开始,萧景焕在朝堂上下不断经营势力,到如今,就算没有那道圣旨,也无人能左右他的婚事。

太后偷偷向下使了个眼色,李唯会意起身,款款走上前,微微一附身:“臣女见过太后、陛下、王爷。”

“阿唯快起身。”太后对着李唯抬手,示意她起身,视线转而落在萧景焕身上,明知萧景焕不会妥协还是想恶心萧景焕,“阿唯是本宫娘家亲侄女,陇西李氏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她从小就养在本宫身边,本宫待她同昭瑰也没有两样。”

萧景焕面沉似水,手指微微用力,琉璃盏瞬间出现裂痕。

太后仍继续道:“一国王爷娶亲,不仅事关自己也事关整个朝廷,合该出身名门,德才兼备之人才能胜任,不知摄政王以为如何?”

叶瑾安不动声色看向萧景焕,萧景焕一如往日,脸上没什么多余表情,叶瑾安坐在旁边,却觉得萧景焕已经怒了。

出身名门、德才兼备?

萧景焕笑了,眸色一寸寸冷下来:“本王也以为,摄政王妃理应如此”

“叶瑾安乃振国将军府嫡女,其外祖是前太傅,无论从哪里算,都算是名门出身。”萧景焕顿了顿,视线从李唯身上扫过,带着一丝轻蔑,“至于德才兼备,本王以为李家大姑娘在昌国公世子被杀一案的所作所为,已经能看出其品行,本王不觉得李家大姑娘能比得上本王定下的王妃。”

李唯虽然不喜欢萧景焕,但门阀世家最注重颜面,她不能容许萧景焕在大庭广众下贬低她,对象还是她从前看不上的叶瑾安。

昌国公世子一案,她已经被父亲训斥,段不能再出差错。

“不如琴棋书画舞这几样,请叶三姑娘选一个,我与叶三姑娘比试。若是叶三姑娘赢了,我与李家自然对叶三姑娘为摄政王妃心服口服。”李唯转而看向叶瑾安,眼带挑衅,“不知叶三姑娘敢不敢与我比试。”

叶瑾安陡然起身,不疾不徐走到殿前,直直对上李唯,一字一顿道:“有何不敢。”

萧景焕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了。

当初说好她与萧景焕互相扮演神情,萧景焕为她替父亲平反,她替萧景焕挡住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如今她已经知道父亲早已和萧景焕合作,他们终会回京都城,按理说,她可以不再管和萧景焕的约定。

或许是为了家人能早日回京都城吧,她选择接下萧景焕给的“酬劳”,把这出戏继续演下去。

于是,叶瑾安莞尔一笑:“下棋写字画画的时间太长,也不够好看,不如李大姑娘从弹琴与跳舞中选一项,我们来进行比试,由在场所有人来评比,李大姑娘以为如何?”

李唯笑应了,对太后说:“还请太后容臣女二人前去更衣,稍后我们将比试舞蹈”

李唯的舞蹈是当年在宫中,太后盯着,由教坊司亲自教的,舞技算是一绝。

太后点头,算是应下了。

众人目送叶瑾安和李唯离开大殿,四下朝臣女眷皆低低议论开了。

“太后这是半分不遮掩了,皇帝年纪尚小,就想着把她娘家侄女指给摄政王,这是想另立新君,保后位一直出在李家。”

“叶家那姑娘从前我见过,长得模样可人,从前也不见琴棋书画有什么出挑的地方,而那李家姑娘自小便在大儒跟前学习,是京都城有名的才女,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