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二章 议立太子藏锋芒


皇太后葬礼结束后的第三日,苏彻刚处理完府中事务,宫中太监便再次传旨,召他即刻前往御书房见驾。苏彻心中清楚,此次召见,定然是为了兵符之事——虽在葬礼上皇帝暂缓了收回兵符的要求,但君心难测,尤其是在储位未定的敏感时期,皇帝必然要再次试探他的态度。

踏入御书房时,皇帝正坐在龙案后,手中捧着一本奏折,神色疲惫,眼底的青黑显示出他近日因皇太后丧仪与朝中事务,早已心力交瘁。苏彻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皇帝放下奏折,指了指旁边的座椅,“坐。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有几件事想问问你。”待苏彻坐下,皇帝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前日葬礼上,你以《陈情表》诉哀思,朕知你重情。但兵符之事,朕仍有疑惑——玄铁营兵符乃军权象征,即便遗失,你身为统帅,也该有备用信物或登记文书,为何迟迟不肯交予兵部?”

苏彻早已料到皇帝会有此问,他挺直脊背,语气平静却条理清晰:“父皇,儿臣并非刻意推诿。其一,玄铁营兵符自建立之初便由儿臣亲自保管,并无备用信物——只因玄铁营士兵多是江南子弟,参军时便以‘追随六皇子,守护江南’为誓,兵符在他们心中,不仅是军权象征,更是信任的凭证。若此时交出兵符,或启用备用信物,恐会动摇军心,让士兵们误以为朝廷不信任儿臣,进而影响江南防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二,江南如今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南梁虽因冰棺送尸之事暂时收敛,却仍在边境囤积兵力;海盗虽被击退,却未彻底剿灭,仍在近海游荡;更重要的是,江南产业振兴刚有起色,安吉县的军工工坊、溧阳县的纺织厂、太湖县的造船厂,都需玄铁营提供安全保障。若此时将兵符交予兵部,新的统帅需时间熟悉江南局势,期间一旦出现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显然在思索苏彻的话。过了片刻,他才问道:“那依你之见,兵符何时才能交还?”

“儿臣以为,需等三件事完成。”苏彻直言,“一是江南军工产业彻底稳定,安吉县的**、连**能稳定供给军队,无需再担忧武器短缺;二是南梁边境局势缓和,或朝廷派重兵驻守边境,确保江南无外敌威胁;三是玄铁营完成新老交替,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副将,即便儿臣不在江南,也能确保军队指挥无误。届时,儿臣自会将兵符交还朝廷,绝无二话。”

皇帝看着苏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能考虑如此周全,朕心甚慰。看来,让你驻守江南这些年,你确实成长了不少,懂得以大局为重。”他话锋一转,语气突然变得沉重,“朕今日召你,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皇太后崩逝后,储位空悬,朝中百官议论纷纷,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更是明争暗斗,朕心难安。你常年在外,不涉党争,朕想听听你的意见,若立新太子,你认为谁更合适?”

苏彻心中一凛——皇帝突然提及储位,显然是在试探他的立场。他深知,此时无论支持哪位皇子,都会卷入储位之争,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他起身躬身,语气恭敬:“父皇,储位之事关乎国本,需父皇深思熟虑,儿臣身为皇子,不敢妄议。且儿臣常年驻守江南,对朝中各位皇子的行事风格与能力了解不深,贸然表态,恐有失公允,也辜负父皇的信任。”

皇帝盯着苏彻,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却见苏彻始终低着头,神色恭敬,毫无破绽。他轻轻叹了口气:“你倒是谨慎。朕知道你不想卷入党争,可你身为皇子,终究无法置身事外。朕近日观察,三皇子苏瑾在朝中颇有声望,不少官员都支持他,且他在文治方面确有几分才干,你觉得他如何?”

苏彻心中冷笑——三皇子苏瑾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