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138章 超级暴龙和拉杆费

在建军节到来之前,985厂把歼-10D的第一架原型机生产了出来。

此时,李干就站在总装车间打量着这架线条越发饱满的超级暴龙。

从外形看,最大的变化是机头粗了一些,座舱盖采取了一体化技术,机头略微往下,改善了飞行员的视野。

其次,机背上多了三块片状天线,那是电子战系统。

歼-10D最大的变化是使用了完全版的航电系统,增加了电子战能力,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再挂载单独的电子战吊舱了。

9个挂点增加到了11个,其中有4个重载挂架。

歼-10D还有一个变化。

其使用了涡扇-10B发动机,推力增加了,寿命也达到了6000个小时,加速性能更好。

机身结构更为强悍。

如此一来,使得歼-10D的最大挂载能力达到了惊人的10吨!

即便在满油的情况下,依然有足足7吨的挂载能力!

这哪里是中型单发战机,实力比现役的重型双发战机还要强悍!

“我迫不及待要驾驶她了。”李干笑道。

宋文忠看歼-10D,就像是在看自己刚出生的小孩,他道,“现在就可以飞,地面测试已经做过了。”

李干一锤定音,“拉出来,我开一开!”

地勤人员立即忙碌起来,牵引车把歼-10D拉了出去。

众人转移到了外场的准备位置,地面电源车给飞机充电,万胜利启动了发动机,检查各个系统的状况。

李干绕机观察,越看越满意。

执行伴飞任务的歼-10C已经在那边待命。

李干登机,戴上飞行头盔,接通电源和氧气。

一切准备就绪,李干关闭座舱盖,轻推油门杆滑出了停机位,往跑道的起飞位置滑行过去。

大家的心情都很放松,这不是新机型首飞,而是成熟机型的改进版本,首飞不会有什么困难。

李干踩住刹车,原地轰油门,观察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

油门响应非常灵敏,基本上是给油就走的那种,比歼-10C更加有力。

涡扇-10B的实力实在是不俗。

李干突然松开刹车,战机机头猛地一抬,就窜了出去。

“嚯,这推背感!”李干惊喜笑道。

地面人员从扩音器里听到了李干的声音,都纷纷笑了起来。

滑跑不到四百米,就达到了起飞速度,李干果断拉杆,战机起飞。

他习惯性地收起了起落架,打开加力开始加速爬升。

搞试飞的都知道,飞机首飞收起落架已经成了李干的标志性动作。

新机型首飞,为了避免出现起落架放不下的情况,通常是放着起落架飞行的,只要飞机有动力,起码能滑跑降落下去。

李干这个习惯,既是对军工人员有信心,也是对自己的飞行技术有强大的信心。

李干在天上做了好几组特级飞行动作,歼-10D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他飞了足足三十多分钟才降落。

下了飞机后,他对迎上来的人们说,“飞机的飞行性能比C型有明显的提升,大家干得不错!”

大家眉开眼笑。

因为不是新机型,并没有举行什么庆祝活动,最关键的是,时不常的就有新机型首飞,大家已经**以为常了。

这是一个好兆头。

歼-10C风头正劲的时候,已然成为牛夫人了。

得到歼-10D首飞的消息,空军司令王海龙立即赶了过来,而且还亲自驾机飞了几圈。

这位司令员本身就是王牌飞行员,三十年前在朝鲜半岛上空,有多大9架敌机的击落记录。

他尽管已经五十多岁了,开起战斗机来依然是宝刀未老。

落地后,王海龙就在停机位那里,笑着对李干说,“飞机非常好,原订单的歼-10C就都转给海军吧,我们装备歼-10D。”

李干笑着说,“**,这是肯定没问题的。我们针对海军的特点,对新批次的歼-10C做一些改进,包括防高温高盐。”

王海龙笑道,“你小子,总是能搞出点动静来。跟我说说你们第2试飞团飞行补贴的事,部队反应很强烈。”

李干一愣,说,“拉杆费?哦,这个,我们试飞员当前的工资太低了,985厂拿出一笔经费,按照飞行小时补贴试飞员。”

王海龙苦笑着说,“你这里一补贴,我就得给全军飞行员补贴,你小子啊!”

李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敢说话。

“说说吧,具体是个什么章程。”王海龙说。

李干说,“从发动机开车算起,到发动机关车,每个小时补贴3.5元。因为要统计发动机的飞行寿命,加上这个时间和飞行员执行空勤的时间相差不多,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了。”

王海龙想了想,问,“那每个月,每**概要补贴多少钱?”

李干回答,“我们的试飞任务比较重,平均下来,

每一名试飞员一天能飞2个小时,7元一天吧。”

“好家伙,平均一天飞2个小时,你们这个强度很厉害啊!”王海龙惊讶道。

空军许多部队的飞行员,每年的飞行小时也就200个左右,平均下来一个月就是不到17个小时。

第2试飞团一个月直接干60个小时,差距太大了。

李干无奈地说,“**,订单多,产能大,不抓住时间努力飞,没法按时交付啊。”

“再者,好飞行员都是用航油喂出来的,这个钱不能省。”

王海龙仔细琢磨了一下,认同地点头,“三块五的飞行补贴,标准倒不算高。我们要打个报告,向最高统帅部申请,在全军范围内执行这项补贴制度。”

“飞行员的工资的确是低了。”

在当前的环境下,东大军队的人员待遇变化不大,尽管新装备井喷式发展。

李干索性建议道,“**,经济发展很快,外汇储备屡屡创新高,单单是军工领域的出口,每年都有一两百亿美元。”

“前面又拿下了沙特五百亿美元的大单子,可以说军队系统是给国家经济发展出了大力气的。”

“可是,我们当前的军人待遇,远远落后于地方上的水平。”

“我的个人意见是,能不能和其他几个军种商量一下,向大会打个报告,把我们当兵的待遇往上提一提,把军人的保障体系也完善起来。”

“尤其是义务兵以及退伍后的待遇,标准什么的都应该往上提一提了。”

王海龙当然知道现在当兵的很苦,钱太少了,义务兵一个月津贴就那9块钱。

他问,“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李干干脆陪着王海龙沿着平行公路往内场步行而去,其他人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不敢偷听。

李干思索着说,“我是有一些想法。”

“比如当前的士官制度,义务兵征兵制度,一场反击战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了。”

“从顶层来看,健全士官制度,把士官提到一个更重要的地位上,让士官担任更多的岗位,这也是许多国家的成熟做法。”

“在设计上,可以分三等七级军士,完善制度,从服役到退役后的安置,提高参军门槛,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部队。”

“义务兵服役上,三年服役期是合适的,第一年列兵,第二年上等兵,第三年预备军士,从预备军士里选拔一级军士,以此类推。”

“但是同时要提高义务兵的待遇,9块钱真的干不

了什么,我认为应当参照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一定的比例,比如七八十块。这笔钱,起码能解决军属的温饱问题。”

“在安置上,应当明确安置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军官、军士的安置,作为政策发到地方。鼓励公私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国家层面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应该在地方院校直接招收军士、征集大学生义务兵,加强和地方院校的合作,搞军地联合培养。这样可以加快我军的人才队伍建设。”

李干滔滔不绝说了一个多小时,基本照搬了几十年后的制度了,实践证明,那是符合国情的做法。

当然,任何制度,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这是规律。

王海龙对李干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他道,“想不到你对制度的研究还很深刻。”

“你提个方案给我,就以我们空军的为例,我找其他几位合计合计,一起向宫老提一提,开几个会研究研究,我估计,没个一两年,很难成型。”

李干道,“是,我明白。”

王海龙问道,“要裁军了,我们空军的变化不大,老陆那边要砍掉一百万人,这下年万树该难受了。”

李干倒抽一口凉气,“一百万?力度这么大?”

王海龙说,“对,70个军要整编为18个集团军,许多部队都要裁撤掉。上面说了,要减负,丢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那也不能把那么多人当成包袱扔给地方,这些人以后怎么办?”李干着急道。

王海龙无奈地说,“没办法,负担太重了,要发展经济,军队要做出牺牲。”

李干顿时怒了,“这是放屁话,军队做出牺牲,谁保家卫国?军队这几年为国家立了多少功劳,非得这么对当兵的吗?”

“你小子急什么急,这不是还在讨论应该怎么办吗?但是,裁军一百万是原则,改不了。”王海龙瞪眼道。

李干是真的急了。

他一想到一百万的退役军人回到地方,过那猪狗不如的日子,他的心就阵阵刺痛。

地方根本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就业。

了什么,我认为应当参照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一定的比例,比如七八十块。这笔钱,起码能解决军属的温饱问题。”

“在安置上,应当明确安置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军官、军士的安置,作为政策发到地方。鼓励公私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国家层面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应该在地方院校直接招收军士、征集大学生义务兵,加强和地方院校的合作,搞军地联合培养。这样可以加快我军的人才队伍建设。”

李干滔滔不绝说了一个多小时,基本照搬了几十年后的制度了,实践证明,那是符合国情的做法。

当然,任何制度,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这是规律。

王海龙对李干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他道,“想不到你对制度的研究还很深刻。”

“你提个方案给我,就以我们空军的为例,我找其他几位合计合计,一起向宫老提一提,开几个会研究研究,我估计,没个一两年,很难成型。”

李干道,“是,我明白。”

王海龙问道,“要裁军了,我们空军的变化不大,老陆那边要砍掉一百万人,这下年万树该难受了。”

李干倒抽一口凉气,“一百万?力度这么大?”

王海龙说,“对,70个军要整编为18个集团军,许多部队都要裁撤掉。上面说了,要减负,丢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那也不能把那么多人当成包袱扔给地方,这些人以后怎么办?”李干着急道。

王海龙无奈地说,“没办法,负担太重了,要发展经济,军队要做出牺牲。”

李干顿时怒了,“这是放屁话,军队做出牺牲,谁保家卫国?军队这几年为国家立了多少功劳,非得这么对当兵的吗?”

“你小子急什么急,这不是还在讨论应该怎么办吗?但是,裁军一百万是原则,改不了。”王海龙瞪眼道。

李干是真的急了。

他一想到一百万的退役军人回到地方,过那猪狗不如的日子,他的心就阵阵刺痛。

地方根本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就业。

了什么,我认为应当参照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一定的比例,比如七八十块。这笔钱,起码能解决军属的温饱问题。”

“在安置上,应当明确安置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军官、军士的安置,作为政策发到地方。鼓励公私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国家层面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应该在地方院校直接招收军士、征集大学生义务兵,加强和地方院校的合作,搞军地联合培养。这样可以加快我军的人才队伍建设。”

李干滔滔不绝说了一个多小时,基本照搬了几十年后的制度了,实践证明,那是符合国情的做法。

当然,任何制度,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这是规律。

王海龙对李干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他道,“想不到你对制度的研究还很深刻。”

“你提个方案给我,就以我们空军的为例,我找其他几位合计合计,一起向宫老提一提,开几个会研究研究,我估计,没个一两年,很难成型。”

李干道,“是,我明白。”

王海龙问道,“要裁军了,我们空军的变化不大,老陆那边要砍掉一百万人,这下年万树该难受了。”

李干倒抽一口凉气,“一百万?力度这么大?”

王海龙说,“对,70个军要整编为18个集团军,许多部队都要裁撤掉。上面说了,要减负,丢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那也不能把那么多人当成包袱扔给地方,这些人以后怎么办?”李干着急道。

王海龙无奈地说,“没办法,负担太重了,要发展经济,军队要做出牺牲。”

李干顿时怒了,“这是放屁话,军队做出牺牲,谁保家卫国?军队这几年为国家立了多少功劳,非得这么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