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婴撇撇嘴,又要张嘴哭,被景易的气压震慑住,不敢哭。
赵令徽瞪了冯珥一眼,冯珥咧着嘴把脑袋缩回去了。
景易加快了脚步,她只想尽快结束这场本不该来的帮忙。
走这几步路,几乎是景易一辈子走过的最长的路,长得好像没有尽头。把灌婴丢到赵令徽的营帐里后,景易是逃也似的离开了。
赵令徽望着景易慌张的背影,扶额,叹气。
扭头再看向灌婴,他哭倒是不哭了,只是一双眼睛直勾勾地,失了魂魄般,望着前方。
“好哥哥,哭什么,好好的人给哭成这样子。”赵令徽坐到他对面,笑吟吟地,给他递了帕子,“哥哥,快擦擦,脸上都挂彩了。”
灌婴接过帕子,胡乱抹了一通,哭了这一遭,清醒过来了,才觉得不好意思,脸上红了一片。他把脸埋进帕子里面,不敢去看赵令徽。
太丢人了。
赵令徽笑笑,也不问他今日经历了什么,端出来了早已温好的饭,推到他面前:“兄长别提别的了,先用了饭再说。”
灌婴生平头一次不敢抬眼看人,拿余光瞟赵令徽。
赵令徽被他这副模样逗得笑出声来:“灌兄,莫看了,快用饭吧,一会凉了。”
灌婴奔波一日,早就腹中饥饿,听到赵令徽的劝解,也顾不上羞不羞了,端起碗就狼吞虎咽。
一脸吃了六碗饭,灌婴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哎,兄弟,我以前不知道你的为难,今日算是明白了。”灌婴重重叹了口气,放下碗。
他先是到街市上一顿吆喝,来看热闹的人是不少,但没有几个人才肯跟他走,还笑他像演戏的。
他嘴皮子磨破,到天快黑了,才好不容易凑齐十二个人,结果这十二个人,路上又跑了两个个,他追也追不上,骂也骂不回来,怎能不生气?
“灌兄已然募到十个人,那如你我所说……”
“不不不!那是玩笑的!”灌婴摆着手打断赵令徽,“还是得听兄弟你的,我还是得读书。”
赵令徽停下来,笑着听他说。
“我以为征兵跟卖缯一样简单,没想到完全不是一回事。缯好卖,兵却不好征。”灌婴苦恼地挠头,“我心里有话,却不知道如何跟他说出来,要是读了书,是不是就能像兄弟你一样了。”
说着,灌婴从臂膀见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做哥哥的我服兄弟你!从今后哥哥我不会再给兄弟你惹麻烦了!”
翌日,赵令徽带着灌婴和景易,到民间去,用了三日时间,募集了七千士兵。
灌婴更是对赵令徽佩服地五体投地,景易看赵令徽道眼神也有所变化。七千兵和原来的八千编在一起训练。
此后多日,灌婴和景易还真的不再添乱,也不再阴奉阳违,认认真真捧起了竹简读书认字。
至于读的好不好,曹参有没有被气得跳脚,张望卿有没有被气地揪人衣领,赵令徽有没有被气地翻白眼,那就是另一桩事了。
转眼到了六月,离伐赵的日子越来越近,天气越来越热,赵令徽也越来越忙。
这日,几人聚集帐中议事。
韩信背后,挂了一副行军路线图。
“七日后,我们开拔,从这里走,伐赵。”韩信手指从行军图上划过。他手指划过的路线,正是前几日他和曹参一起实地勘察的路线。
“大将军,那条路道路狭窄,行军无法集中承队列,只能排队而过,粮草殿后,是行军的大忌啊。”张耳提出来了反对的意见。
“我们只有一万人,加快行军速度,一个半个时辰,足矣通过,比我们原定的路线,能少走很多路程,早三日到井陉。”韩信伸出来了一根手指。
原本的八千加新征的七千,共一万五千人,五千留守代地,五千伐赵,这是他们商量后的结果。
韩信继续道:“据可靠消息打探,广武君李左车提议成安君陈馀出兵,断我粮草,前守井陉口,不与我汉军交战,以图耗死我军。但是,陈馀拒绝了。据前方消息,赵军将比我们提前四天到井陉,我们从这条路走,可以缩短时间,在赵军还没有安顿好之前突袭。”
张耳冷哼:“陈馀自恃勇武,骄傲自大,倒是符合他的性子。”
营帐里静了一息。众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接话。
张耳和陈馀曾经是生死之交,恨不得为对方去死。而今倒是水火不容,都恨不得让对方去死。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曹参笑着打圆场:“行军打仗,最忌讳自以为是,敌人如此,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张耳不屑道:“听曹将军这话,倒像是多了解他似的。曹将军这么了解他,大王何必请我过来。”
曹参脸上有刹那的僵硬。
灌婴脸上隐隐有怒色,旁人的脸色亦是不太好看。可这张耳是大王特意派来,而且听说大王有意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和他结成亲家,那他这身份就……
眼看着灌婴耐不住性子要驳回去,赵令徽给他使了个眼色。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论起了解陈馀来,还得是张将军。”赵令徽笑呵呵地打圆场,“但是打仗最忌讳的是轻狂自大,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轻敌,否则,我们跟陈馀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面色都有缓和,韩信扫视一圈,让他们彻底定住:“我们辛苦至此,说高了,是为了大汉,说低了,无非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既是如此,那我们更应该齐心协力。在战场上,生同生,死同死。我们该是一条心,为的只是平定赵国。再有乱军心者,以问斩论处!”
“诺!”
韩信:“曹参。”
“属下在。”
“你领兵两千,压头阵。”
“诺!”
“张耳、钟离昩。”
张耳、钟离昩:“在。”
“你们领兵三千,列阵中。”
张耳:“诺。”
韩信:“景易。”
景易:“属下在。”
“你领兵三千,在张耳和钟离昩之后。”
“诺!”
韩信:“冯珥。”
冯珥:“属下在!”
“你领兵两千,在最后。”
“诺。”
等了半天的灌婴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