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微微一愣,啥情况?
你一个征战沙场几十年的镇北大将军,问我破敌之策?
是想考教我吗?
而且称呼也变了。
之前叫他方修撰,现在直接叫子期了。
关系倒是亲近了不少。
“大将军。”
“其实若是我军若是强攻的话,延平府府城内的畲族叛军和倭寇大概率会趋势城内百姓当肉盾守城。”
“如此一来,就算是拿下了延平府府城,恐怕城内百姓也没几个幸存的了。”
方子期简单说了一下情况。
镇北大将军霍云庭默默颔首:“的确如此,现如今百姓被裹挟,攻城则伤及无辜,不攻则叛军必会借百姓拖延时日。”
“长此以往,一旦城内粮绝,城内百姓恐怕就要沦为叛军口粮了。”
“《孙子兵法》言‘将者五德,仁为首’!我实不忍因平叛而让百姓受此无妄之灾。”
“既要平叛,亦要保民,良策难寻。”
霍云庭微微轻叹道。
方子期不语,径直上前,将一张福省的舆图打开。
“大将军。”
“此局之要害非‘攻城’,而在‘解救于民’!”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现如今畲族叛军和倭寇既以百姓为‘谋’,我军若强攻,正中其下怀!”
“如此一来,非但畲族会彻底恨上朝廷,连带着延平府的普通百姓,恐怕也会恨意滔天!”
“依下官浅见,当以‘攻心伐谋’为先,‘伐兵’次之!”
方子期直截了当道。
霍云庭默默颔首,此刻若有所思:“何以攻心?城内除了畲族叛军还有倭寇……”
“这倭寇人面兽心,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我大梁百姓的血,是不可能投降的。”
“他们深知,投降了也是必死无疑。”
“只有畲族叛军…此番将事态闹得如此之大,他们也没了退路,现如今恐怕招安之策也不可行了。”
霍云庭摇摇头道。
“大将军。”
“畲族叛将蓝铁山一心想要犯上作乱,但是他麾下的那些畲族民众倒不见得就一定想要死磕到底。”
“延平府府城内,素来是我汉族百姓同畲族百姓杂居。”
“因此,若是这些畲族百姓得知自己还有一条活路,定然不会死战到底的。”
“大将军可寻一些畲族百姓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辅以‘只诛首恶,从犯皆赦其罪’的主张,想必城内的畲族叛军亦无太多战心。”
“再者。”
“可将叛乱之责,全部推到倭寇身上。”
“言明,若是畲族叛军愿意将所有倭寇斩尽杀绝,奉上所有倭寇头颅,那所有畲族民众,不管罪责大小,皆免死罪!”
“如此,城内的倭寇和畲族叛军还能友好相处吗?”
“先乱其心,瓦其志……”
“最后再围三缺一,留出一条叛军逃生之路,让他们产生逃生之念。”
“届时他们还愿意死守延平府吗?”
方子期简单说了一下作战计划。
死战肯定不行,不说伤亡多少,就这三万镇北军,攻打有五万畲族叛军守卫的延平府府城,就算是打下来了,三万镇北军还能剩下多少?
长时间**也不行,总不能这平叛要持续个一年半载吧?
所以攻心才是关键。
只要将这畲族叛军和倭寇给逼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攻心,确为良策……”
“届时我再调神机营以火炮轰炸,威慑叛军!”
“双管齐下,叛军必定心急如焚。”
“如此叛乱可除!”
“子期不愧是六元及第的状元公!”
“在行军打仗上,亦有自己独特之巧思!”
“本将军佩服至极!”
“子期!”
“你今后就跟在我身边吧,时不时还能给我提供一些作战意见。”
“请子期放心,班师回朝后,我定然会将子期之功绩一一呈报!”
霍云庭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誉之色。
“大将军有令,子期敢不从命!”
“多谢大将军赏识。”
方子期拱手致谢。
这一波,算是稳了。
同这位霍大将军搭上关系了。
在此等乱世,朝堂争斗其实很多时候同过家家没区别的。
最终的话语权还是要看各自手中的兵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