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汤乔允雷厉风行的开始排查所有文物。
她带着由七位资深专家和鉴定师组成的团队,先去了王馆长负责的一号分馆。
王馆长全程陪同,态度坦荡,主动打开所有库房和展柜,任由专家们细致查验。
从商周青铜器到明清书画,每件藏品都核对编号、比对防伪印记、用专业仪器检测材质年份。
整整三个小时过去。
专家团给出结论:“汤总,王馆所有藏品均为真品,登记无误。
汤乔允松了口气,对王馆长点了点头:“辛苦王馆了。
王馆长擦了擦汗,笑道:“应该的,汤总做事严谨,我们都该学习。
离开一号馆。
她立刻又带着团队,前往李馆长负责的二号分馆。
刚进库房盘查。
领头的老专家就皱起了眉,拿起一件明代青花梅瓶,指尖敲了敲瓶身:“这胎质不对,声音发闷,不像是宣德年间的高岭土。
另一位专家接过便携式光谱仪,对着瓶口检测片刻,脸色凝重:“汤总,这是现代仿品,胎土里的钴料成分和古瓷完全不符。
汤乔允的心沉了下去。
她走到一排展柜前,亲自拿起一件清代翡翠摆件鉴定。
触手的温润感,比记忆中差了几分,底座的暗记也模糊不清。
尽管假货已经做的极其逼真,但她还是识别出来了。
“这件也是假的。
专家也仔细鉴定了一番,“是假的。
“仿得很像,但翡翠的棉絮分布太刻意,是人工做旧的。
汤乔允手心发凉,心腔一阵阵发慌。
这已经是第三件被替换掉的古董珍品。
损失已经超五亿了。
她不敢再想下去,这么多件藏品,哪怕只换掉几件,损失都是无比的惨痛。
“继续排查,今天务必把所有的藏品都排查一遍。
“是,汤总。
专家组继续开始排查和鉴定。
随着排查深入,问题越来越多。
一件清代的和田玉手镯,被换成了青海料仿品。
宋代的汝窑茶盏,换成了注浆胎的赝品。甚至连去年刚拍下的一件民国大师字画,都被掉包成了高仿复制品。
统计下来,足足有八件珍品被替换,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汤总,二号馆发现了八件被替换掉的赝品。
汤乔允听了,天灵
盖嗡嗡响更气的浑身发凉。
汤家家大业大却只有她一个继承人。
手底下的这些人分明看她是个女人觉得她好欺负好糊弄。
加上她和宫北琛离婚了这些人更加肆无忌惮了。
“李馆长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李馆长在一旁面如死灰双腿发软几乎站不住嘴里反复念叨:“汤总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汤乔允没理会他的辩解冷声道:“把所有赝品标记封存记录详细信息。”
“先把李馆长和副馆长以及二号馆的所有负责人控制起来。”
“是汤总。”
安保团队立即行动将七八个人全部控制起来了“都乖乖配合
汤乔允心急如焚“马上排查3号馆。”
“嗯嗯。”
……
最后一站是张馆长的三号分馆。
或许是知道同伙已经败露这里的情况更糟。
专家们刚打开主库房就发现角落里堆着七八个空展盒对应的藏品登记册上写着“借展未归”。
但汤乔允清楚从未有过相关借展记录。
专家们继续在三号馆的库房里仔细排查。每一件藏品都经过了肉眼观察、材质检测、工艺比对等多道工序。
汤乔允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他们的动作心一直悬在嗓子眼。
排查过半。
一位负责瓷器鉴定的专家停在一个展柜前眉头紧锁地拿起一件清代雍正时期的粉彩过墙梅纹碗。
他先是对着光看了看釉色又用指尖轻轻摩挲碗底的款识。
反复几次后。
他不确定的对身边的同事说:“老周你来看看这个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另一位专家老周接过碗拿出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许久。
而后又用光谱仪检测了胎釉成分沉吟片刻:“釉色太亮了虽然仿得很像但这光泽里少了点岁月沉淀的温润感。”
“而且胎土里的铁含量比真品低了0.3个百分点这是现代仿品的特征。”
“又是一件假货?”汤乔允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已经是三号馆发现的第三件被替换的藏品。
工艺之逼真连从业几十年的专家都要反复比对才能确认。
“是的汤总。”
专家叹了口气笃定的说:“这仿品用的
是古法烧制,胎土也是特意找的老矿料,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差别。要不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