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前的天地异象。
那是除夕夜。
也是正月初一。
据说,当年不仅神京城的人看到了,整个天下的人都看到了这种天地奇观...一道光柱从天而降,五彩斑斓。
从东向西移动。
持续了足足三息时间。
除夕夜,也因为这道光柱,天地亮如白昼。
什么光柱,又是闻一口可以长寿的事情,没有多少人关注。在场的人,最关注的事情是--历经坎坷,定国郡王终于出生了。
蒋嬷嬷看到在场的人,听到这里,对于光柱的事情,对于她瞎编的闻一口可以长寿的事情无人关心,只能继续说:“东安郡主生下大爷,哦不,王爷之后...也无人问津,仅仅是老太太随便安排了那个发现东安郡主生产的嬷嬷做了王爷奶娘。”
“东安郡主生下王爷之后,直到出月子也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被王氏借以大太太之名磋磨东安郡主浆洗了几次。”
坐月子...
大冷的天。
浆洗?!
贾珑闭上眼睛,再次睁开,眸子里寒芒闪烁。
当时他的确还小,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是母亲总是被人打骂出去,会很长时间才回来...
贾珑时常挨饿,他有成人魂,知道母亲活的已经很是卑微,几乎很少会哭会闹。
贾珑的奶娘嬷嬷,时常弄来一些饭菜。
因为,大老爷贾赦对钟离氏不闻不问。
大太太那段时间卧病在床,已经有了身孕,本身又不管理荣国府,这一切都是王氏安排。以至于,钟离氏饮食都成问题。
贾珑记得,他曾听到过嬷嬷与母亲的对话:“姨太太吃些,也好下奶,我这年纪大了,多年不曾生孩子,也没有奶。也不知道老太太怎么安排的,老奴不适合做奶娘啊。”
是啊,嬷嬷不适合做奶娘。她年纪大了,多年不曾生育,哪里会有奶水喂养孩子?
但是贾母依旧安排了她。
这不是胡闹吗?
又因为母亲太瘦,饭食都成问题,贾珑总是吃不饱。
那时候母亲很乐观:“放心吧,等到大老爷知道,我为他生了儿子,会善待我们母子的。现在不过是有人从中作梗,不断挑拨,大老爷曾是太子伴读,是个精明人。”
贾赦是一个精明人?
要是精明...
也不至于沦落如今这种地步。
贾母脸色不自然,眸子里有些...悔意,还有羞愧。当时她是听从了王氏之语,认为王氏已经安排妥当,这...
没想到,她当时这样的昏聩。
“这都是小事,对于东安郡主来说都是小事,相比较被下毒,被陷害来说,也不叫事。”
忍饥挨饿,被人羞辱,面对被人陷害还真的不算是大事。
也只能如此的乐观。
“东安郡主还是将荣府的主子们想象的太好了,王爷落草之后,大老爷没来过一次,老太太也没有来过一次,更没有派人看过一次。大年初一,来拜年的,需要去拜年的府上,让她们忙得不可开交。”
“哪有时间来看看郡主与王爷。”
府中添口,本是喜庆。
还是大年初一。
奈何...
妾生子,本就不受重视。
贾珑记忆中,他第一次见到贾母的时候,是到了两岁多那一年。那一次见面,贾母也未曾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让他吃好,穿好。”
自己的父亲...他刚刚牙牙学语,步履蹒跚学走路的时候见到过...还被打了几柳条。
他那时候才一岁啊!
贾珑不受重视的事情,荣国府的人都知道。
年纪大一些的经历过,年龄小一点的听说过...毕竟,府中的主子,需要尊敬那个,哪个不需要放心上,做奴仆的都要清楚。
幼年时期的定国郡王,的确是...不受重视,不受待见,甚至无人问津。
所以,这些事情重温一遍,并不能引起多大的心理波澜。
“直到...二月二那一天。”
蒋嬷嬷有些唏嘘,似乎有些追忆,也似乎有些...不愿提及:“那一天,荣国府很热闹。二月二龙抬头嘛,荣国府的主子们,在老太太的带领下,也想要热闹一下,阖府主子们都去了清虚观打醮...”
“唯有大太太有孕在身,身子很懒,又因为身体虚弱,没有跟着去。”
“府上没人了,大太太这才让人将东安郡主叫去。但是大太太没有让人陪着,也没有让人伺候,关上门,与东安郡主谈话...谈了很久,谁也不知道谈了什么。”
“郡主从大太太那里出门的时候,似乎哭过,也似乎多了很多心思。”
“郡主忧心忡忡的走,遇到了周瑞家的,确切的说是周瑞家的专程等待,将郡主叫去聊了会儿话。”
“郡主回去的时候,手里多了个包。”
“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