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己居然还有这样的用途,夏承安也有些啼笑皆非。
但笑过之后,更深入的反思,却让他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736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结论或许有些悲观,但却是当下最真实的情况。
如果他的团真的强人辈出,这位驾驶员也许根本没必要拿他的事情跟人家一较高下满足那少得可怜的虚荣心。
丁志高走出师部之前,驾驶员兴致勃勃地向心不在焉的夏承安讲述了很多三个坦克团的恩怨情仇。通过他的讲述,夏承安对736团的发展有了别样的认知,夏承安从中听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不甘的怒吼。
都是血性男儿,谁愿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更不用说师部在资源分配上的倾斜,这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维,激励着736团所有人向更强的战斗力发起前赴后继的冲锋。
随着丁志高的返回,驾驶员也停止了讲述。
等车辆开出师部后,跟夏承安谈话的人换成了这位初次见面的政委。
“夏承安,出去参加了一场演习,都变得认不出来了。当初看你的资料,照片上可是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
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夏承安几眼,丁志高感慨地说道。
“怎么样,经历了这场让很多军事强国都通过卫星不间断侦测的演习,有什么感受?”
哪怕夏承安执行的只是维修保障任务,但他毕竟也是演习的亲身经历者。比起那些不知道何时才会通报的演习总结,丁志高更希望从其他角度和途径获悉演习的真实情况。
虽然这个始料未及的问题让夏承安一时间有些难以回答,但丁志高依旧兴致勃勃地等待着。
沉吟片刻,夏承安到底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报告首长,战斗很激烈,科技含量很高。”
夏承安的回答极其谨慎,但丁志高却并不满意。
“敞开了说,不要有任何顾虑。这场演习的目的是检验部队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对于这个,难道你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感受吗?”
提示非常明显,但丁志高却注定要失望。
夏承安摇了摇头,随即认真地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详细的解释。
“报告首长,就我在装备维修保障分队执行任务的经历而言,我并没有特别深切地体会到数字化建设
为基层作战带来明显的便利。电脑指挥系统最多也就覆盖到营一级,连队收发消息采用的还是我熟悉的手段。”
“此外,听说红蓝双方都拉来了特种部队参战,我们就亲身经历过一次特战分队的袭击。但他们的表现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好像有些言过其实。”
“如果以三月份中东地区的那场冲突为样本做比较,细节上我不太清楚,但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夏承安说得并不少,但丁志高听进耳朵里的却只有最后一句。
他很理解夏承安的顾虑,毕竟一个侥幸获得演习资格的列兵,如果当着上级首长的面夸夸其谈,总会给人轻浮的感觉。
而且,方才向师部首长汇报情况的时候,他也听首长提及过夏承安在演习中的大致经历。
他知道夏承安此刻还背负着巨大的思想负担,正因如此,他才从一开始就占据主动,尽可能引导夏承安的注意力转向演习本身,而不是他自己。
“那你说说,这种差距应该怎么弥补?”
似乎考虑到夏承安未必能放得开,丁志高索性不再将讨论的范畴局限在演习本身,而是泛化问题,直接转移到736团训练的大方向上。
“就说说咱们装甲部队该怎么弥补这种差距,不要有什么顾虑,从半个月前我们团就已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会儿车上坐的除了你,其他所有人都把想法形成文字汇总到团部了。现在我问题,也算查漏补缺。”
丁志高亲和的声音让夏承安慢慢放下了拘束,尤其是听到全团就差自己没有参加这场讨论,顿时也有了参与感。
不过,毕竟是为自己的部队建言献策,夏承安这次反而考虑得更加仔细。
“首长,您让我好好思考一下。”
咧嘴朝丁志高露出不好意思地笑,见对方点头答应后,夏承安开始对自己所知的演习过程中红蓝双方对坦克编队的使用和实际战斗中实现的效果展开认真的总结。
这一次,夏承安考虑了很久。
当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丁志高的时候,发现对方一直侧着身看着自己,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顿时压在夏承安的背上。
“报告首长,接下来的话,仅代表我个人的一些可能比较浅薄的看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请首长多指正。”
“我所经历的
这场演习,可以定义为一场小规模的局部冲突。因为演习地域所限,装甲部队大规模长驱直入的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一般都是配合其他兵种进行合同作战。”
“咱们装甲部队的数字化建设,我认为应当以数据传递为纵轴,数据共享为横轴形成的完整坐标体。如果再将数据处理纳入考虑范畴,那将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
“但如今无论
看哪一轴,我们都还处于一个粗浅的实践阶段。也就是刚刚从零突破到一,性质发生了变化,但量级却没有得到累积。”
“形成这种困局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没有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决心。”
“我看过一篇三年前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报道,是关于我军装甲部队数字化建设的。报道中坦克车内安装各种精密的仪器,上等兵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处理营指传递的模拟战场敌情,还有营指通过数字传输系统通报敌准确位置,几秒后炮火支援就准确到达……”
“按照前沿军工科技的发展速度,这种程度的数字化建设很可能在十年后就会成为当今世界各大军事强国最基础的架构。”
“我们团客观条件肯定无法跟总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重点项目相比,装备、科研这些我们都左右不了,但兵员素质却可以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提升。”
“在战士们当中展开广泛的数字化学习,就要从上级文件精神里跳出来,走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路。”
说到这里,夏承安顿了顿,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听得正入迷的丁志高,见对方并没有因为自己这些出格的言论表现出明显的好恶,这才放心地开口问道:
“首长,有个冒昧的问题,我想先请教您一下。”
听夏承安居然开始问自己的问题,丁志高暗暗欣喜的同时,脸上带着悦色点头:
“有问题尽管问,只要我能够作答的,保证不会有任何隐瞒。”
“首长平常使用电脑吗?如果能说说主要用途,那就更好了。”
听到这样的问题,丁志高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这个列兵居然还真敢问,而且一问就是这种很容易让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尴尬的问题。
进入千禧年后,国内开始盛行一股“网上冲浪”的潮流。很多时髦的人都挥舞着钞票报班学习电脑,而他
们这些人为了迎接数字化建设,理所当然地也接受了类似的培训。
只是,习惯和思想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够改变的。
而且上了年纪,并且工作繁忙,很多门槛比较高的电脑操作一出培训班的门就还给了老师。
如今团长赵援朝打字还是二指禅,他这个政委好一些,但也仅限于能够打字流畅,能上网聊天看网页的地步。
虽然有些难为情,但丁志高还是选择如实回答。
而听到团政委如今的电脑水平,夏承安了然地点了点头。
“首长您这个水平,在咱们团里应该能排的上前列了。就我所知,我们连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不超过三个。”
虽然被一个列兵夸奖感觉有些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