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104章 分布式曲率阵列


钱秉文的“神盾”构想,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陨石。
在最高级别的机密会议上,当他阐述完这个超越时代的反导方案后,会议室陷入了漫长的死寂。
以王院士为首的一批顶尖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脸上的表情从震惊,转为困惑,最终定格为深度的怀疑。
“钱院士,我尊重您在量子领域的成就。”王院士扶了扶眼镜,他干瘦的手指捏着一份打印出来的理论草案,指节用力到微微颤抖。“但这太疯狂了,这违背了我们所知的一切。”
他旁边的另一位负责能源工程的专家也开口了,声音嘶哑。“要凭空制造出足以偏折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时空曲率,根据质能方程反推,所需要的能量密度,我们整个‘夸父工程’的全部产能都远远不够。”
“这已经不是够不够的问题。”王院士打断了他,目光直视钱秉文。“如此巨大的能量集中在一点瞬间释放,其本身的能量溢出就足以撕裂大气电离层,对地表造成毁灭性的二次打击,这和被核弹直接命中有什么区别?”
钱秉文平静地听着所有的质疑。
他没有反驳,只是在大屏幕上调出了一组新的参数。
“我们面对的,是悬顶的利剑,常规的盾牌已经碎了。”他缓缓开口,视线扫过每一位科学家。“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规则,或者说,利用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规则。”
总参谋长最终拍板,语气不容置疑。
“‘神盾’计划,立即启动。”
“神盾”特别攻关小组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组建起来。
李振华带领他的团队,将“天宫”的算力全部投入到这个疯狂的计划中。
然而,第一个物理学上的幽灵,便挡在了所有人面前。
李振华团队的模拟运算,从一开始就撞上了南墙。
根据他们构建的初始物理模型,想要在万米高空生成一片直径十公里的“曲率护盾”,所需要的能量阈值,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数字让李振华感到一阵晕眩。
“我们就算把龙国所有的核电站超载运行一整年,也仅仅是杯水车薪。”他看着屏幕上那串长得令人绝望的数字,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
这还只是第一个难题。
紧接着,第二个,也是更致命的悖论出现了。
他们发现,这种级别的能量**,其本身结构是极度不稳定的。
它像一个被吹到极限的气球,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导致其瞬间崩溃。
“这个模型是矛盾的。”攻关小组一位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熬得双眼通红,他指着屏幕上崩溃的数据流。“我们需要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来扭曲时空,但这个能量场本身又必须绝对内敛,不能有任何能量向外泄露。”
“这不可能实现,它违背了热力学定律。”
“一个能扭曲时空的能量体,自身却对外界环境秋毫无犯?”王院士站在钱秉文身后,语气沉重。“钱院士,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
钱秉文没有回答,他只是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不断坍塌,演变为恐怖能量风暴的模拟区域。
一次次的模拟,带来一次次的失败。
李振华的团队尝试了上百种不同的约束场模型。
结果无一例外。
要么,模型产生的曲率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连一根羽毛的轨迹都无法改变。
要么,护盾在形成的千分之一秒内,就因为内部能量的剧烈冲突而解体,化作一场席卷整个模拟空域的能量风暴。
实验室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每一次模拟失败,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钱秉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超过了面对“幽灵”潜航器的时候。
那一次,敌人虽强,但仍在理解范围之内。
而这一次,他们要对抗的,似乎是物理规律本身。
他走出主控室,大脑因为过度运转而隐隐作痛。
他需要片刻的安静。
休息区内,林天正抱着一台平板电脑,全神贯注地看着上面的东西。
那不是动画片,而是钱秉文特意为他准备的天文科普软件。
此刻,屏幕上正显示着太阳系的宏观结构图,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在各自的轨道上安静运行。
林天的小手指划过屏幕,将画面放大,停留在火星与木星之间那片广袤的区域。
那是小行星带。
钱秉文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看着屏幕上那亿万颗碎石与尘埃,它们在引力的交响曲中,维持着一种混乱而又稳定的动态平衡。
“钱爷爷。”林天忽然抬起头,奶声奶气地说道。
“这里的石头好奇怪呀。”他指着屏幕上的小行星带,小脸上满是困惑。“它们离得那么近,为什么不撞在一起呢?”
钱秉文下意识地想回答这是因为引力平衡和角动量守恒。
但他还没开口,林天就自言自语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它们好像都在自己的路上跑,很乖,谁也不碰谁。”
这句话,如同一道横贯天际的闪电,猛地劈开了钱秉文脑中的所有迷雾。
自己的路……
谁也不碰谁……
他猛地回过头,看向主控室屏幕上那片因能量崩溃而形成的毁灭性风暴。
错了。
从一开始就错了。
为什么一定要制造一个巨大、完整、均匀的“曲率护盾”?
为什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