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44章 熔炉与天平

“天井渡”自由贸易市场的成功,像一剂猛烈的催化剂,彻底引爆了五龙潭地区这片幸存者“星系”内部潜藏的所有商业活力。

以物易物的时代,在那清脆的铜币碰撞声中被迅速画上了一个句号。

当幸存者们亲手将那闪烁着旭日图案的“破晓币”换成可以填饱肚子的熏鱼干之后,一种名为“信用”的无形共识,便在这片本已是道德沦丧、秩序崩坏的废土之上,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疯狂生长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用这种全新、统一的度量衡去衡量自己手中所有货物的价值。

争吵并没有消失,但为了半斤蘑菇还是一斤土豆而产生的内耗却肉眼可见地减少了。所有人的心中都多了一杆以“鱼干”为基准的无形标尺。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领航员,不够了。”这天下午,负责管理“天井渡”日常交易的许知远再次找到了正在监督着船坞工程进度的苏溟舟。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并快乐着的烦恼。

“我们当初试着铸造的那几百枚铜币,现在已经彻底不够用了!”他指着远处那依旧人声鼎沸的市场,“现在每天的交易额都在翻着番地往上涨!很多人卖了东西拿到币,都不急着去换鱼干了。他们开始把这玩意儿当成真正的‘钱’存起来,再去买别的东西!我们要是再不加大发行量,用不了几天,整个市场就得因为没有足够的货币流通而彻底‘通货紧缩’了!”

苏溟舟看着许知远那充满了“现代经济学”词汇的嘴,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

他知道,自己亲手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

当天下午,一场关于“扩大货币发行”的紧急会议,便在五龙潭的工业区那间充满了机油和金属气息的作坊里秘密召开。

“……也就是说,”苏溟-舟对着同样闻讯赶来的王师傅和几位核心的金属工匠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再铸造出至少一万枚成色、重量和防伪标记都和第一批一模一样的‘破晓币’!”

“一万枚?!”王师傅被这个充满了“财大气粗”意味的数字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领航员,”他苦着脸指了指作坊角落里那个由几块耐火砖临时搭建起来的小小坩埚炉,“就凭我们这个小土炉,一次最多也就只能熔化个三五斤的铜料,铸出来的币顶天

了也就百十来个。想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万枚的产量……我们就算把人都累死在炉子边上,也根本不可能啊!”

王师傅话音刚落,他身边一个同样满身油污的徒弟便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话头:“师傅,领航员,我倒是有个想法!咱们那个小土炉之所以不行,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太小,存不住热;二是火不够旺,烧得太慢!”

“没错!”王师傅赞许地点了点头,“小兔崽子说到点子上了!”

他转向苏溟舟,脸上露出了属于技术专家的自信:“领航员,这事,其实就跟我们给发动机调校一个道理!想要马儿跑得快,就得让它吃得好,还得让它气喘得匀!光有煤气还不够,我们必须得有一个可以持续不断向炉膛内鼓入空气的装置!只有富氧燃烧,才能将炉内的温度提升到足以快速熔化铜料的一千度以上!”

“我们可以用咱们自己烧的耐火砖和黏土,混合上沙子和稻草,重新夯筑一个更大、更厚的圆筒形炉体,高度至少要有一米五!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好的保温和热辐射效果!”

“至于鼓风机……”另一个年轻工匠也兴奋地补充道,“我上次在大岚镇那堆废铁里,好像看到过一个破旧的手摇式离心风机!那玩意儿的主体结构都还在,我们把它拖回来,用自行车链条和钢板改造一下,肯定能用!”

苏溟舟静静地听着工匠们你一言我一语,那充满了实践智慧的讨论,心中充满了欣慰。他适时地补充了一句:“这个思路完全正确。我之前在资料库里也看到过类似的方案,如果能在进风口处加一个预热管道,利用熔炉排出的废气对助燃空气进行预加热,燃烧效率可能会更高。”

这个小小的建议,像最后一颗火星,彻底点燃了所有工匠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五龙潭工业区都围绕着这座承载着“破晓之心”经济命脉的熔炉高速运转了起来!

工匠们用从大岚镇拖回来的废旧钢板和自行车链条,硬生生地攒出了一台充满了“废土朋克”风格的手摇式离心鼓风机。

更多的废旧电线和铜管也被集中到了这里。工人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将它们剥去绝缘皮,剪成小段,清洗干净,准备接受烈火的淬炼。

终于,在一周之后,当那座充满了原始和粗犷气息的熔炉第一次被点燃时,整个工业区都沸腾了!

“呼——!呼——!”

两个身形最魁梧的年轻

工匠赤着膊轮番上阵,疯狂地摇动着那手摇鼓风机的摇柄!强劲的气流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地泵入炉膛!

早已等候在一旁的王师傅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木煤气的阀门。

“轰——!”

一股淡蓝色、夹杂着些许白色光焰的高温火焰,瞬间就在炉膛的底部熊熊燃烧了起来!那灼热的气浪甚至将站在几米之外的苏溟舟都烤得脸颊阵阵发烫!

早已在炉内预热了许久的石墨坩埚很快便被烧得通体透红!里面那早已准备好的黄澄澄的铜块也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融化,最终汇成了一池如同流动的太阳般璀璨夺目的金红色液体!

“火候到了!”王师傅戴着一副用多层兽皮缝制的厚厚隔热手套,对着身旁那两个同样全副武装的徒弟大声喊道,“开炉!”

他们用一根长长的特制铁钳,小心翼翼地将那重达数十公斤的滚烫坩埚从炉膛里夹了出来。

然后,迈着沉稳、充满了节奏感的步子,走到了那早已在旁边准备好的一排排由耐火泥和石墨制成,上面刻着精美“破晓”图案的铸币模具前。

“浇铸!”

伴随着王师傅的一声令下!

金红色,充满了毁灭与新生气息的铜水如同一条温顺的火龙,被缓缓地倾倒入那一个个同样被预热得微微发烫的模具之中!

“滋滋”的声响和一股充满了金属气息的灼热白烟瞬间就弥漫了整个作坊!

……

当第一批近百枚还带着一丝灼热温度的崭新“破晓币”,在冷却之后被从模具里敲出来时,所有参与了这项伟大工程的工匠们都如同迎接自己的孩子般,发出了一阵充满了喜悦的欢呼!

然而,苏溟舟看着手中闪烁着旭日图案的铜币,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知道,自己亲手释放出了一头足以改变一切的“猛兽”。

而这头猛兽,在为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必将带来一个他和他所有人,都从未预料过的全新挑战。

……

又过了两周。

当一万枚崭新的“破晓币”被正式地投入到“天井渡”自由贸易市场之后,整个五龙潭地区的经济彻底地被盘活了。

然而,许知远却再次找到了苏溟舟。

这一次,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却不再有任

何幸福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充满了忧虑的凝重。

“出事了。”他将苏溟舟拉到了一旁无人的角落,“出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那种事了。”

“就在昨天,”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市场里有两个不同聚落的幸存者,为了争夺一个靠近主干道、位置更好的摊位打了起来。动了刀子,见了血。”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寒光,“我这一个月一直在暗中观察。我发现,市场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人了。”

“有几个脑子活络的猎户,靠着最先将手里的兽皮换成了我们的‘破晓币’,现在已经成了市场里最早的‘百元户’了。”

“他们不再自己去打猎了。他们开始用手里的钱,去雇佣那些更年轻、更有力气,但却更穷的幸存者去替他们冒险进山。”

“他们甚至还开始跑到一些新成立的偏远聚落里,专门去找那些腿脚不便、或者上了年纪,没法自己来‘天井渡’卖东西的老猎户,用比我们官方收购价更低一点的价格,去提前收购他们手里的皮料。然后,再转手卖给我们,赚取中间的差价。”

“苏老弟,”他看着苏溟-舟那同样变得无比凝重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一个靠着‘钱’来划分的新‘阶级’,已经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悄悄地形成了。”

这番话像一柄最沉重的锤子,狠狠地砸在了苏溟舟的心上!

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破晓之心”从建立的第一天起,所奉行的就是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绝对平均分配制度。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享受着几乎完全一样的食物、住房和物资配给。

这种制度在组织还处在最艰难、朝不保夕的初创期时,是维系人心的最强大的粘合剂。

但是现在……

当一个充满了“贫富差距”的自由外部市场,与一个追求“绝对公平”的封闭内部集体发生了最直接的碰撞时,那早已被压抑了许久,属于人性的贪婪和欲望,便如同被关押了太久的魔鬼,开始蠢蠢欲动。

“就在昨天晚上,”许知远的声音变得愈发的冰冷,“我们内部开生活会的时候。已经有人公开提出来了。”

“——凭什么我们在外面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换回来的‘破晓币’,回到基地之后就只能上交公库,然后,再跟那些只会在后方织布、种地的娘们儿一样,领同样一份的口粮?”

“我们要求改革!”

“我们要求,在‘破晓之心’内部,也同样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市场经济’!”

何幸福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充满了忧虑的凝重。

“出事了。”他将苏溟舟拉到了一旁无人的角落,“出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那种事了。”

“就在昨天,”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市场里有两个不同聚落的幸存者,为了争夺一个靠近主干道、位置更好的摊位打了起来。动了刀子,见了血。”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寒光,“我这一个月一直在暗中观察。我发现,市场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人了。”

“有几个脑子活络的猎户,靠着最先将手里的兽皮换成了我们的‘破晓币’,现在已经成了市场里最早的‘百元户’了。”

“他们不再自己去打猎了。他们开始用手里的钱,去雇佣那些更年轻、更有力气,但却更穷的幸存者去替他们冒险进山。”

“他们甚至还开始跑到一些新成立的偏远聚落里,专门去找那些腿脚不便、或者上了年纪,没法自己来‘天井渡’卖东西的老猎户,用比我们官方收购价更低一点的价格,去提前收购他们手里的皮料。然后,再转手卖给我们,赚取中间的差价。”

“苏老弟,”他看着苏溟-舟那同样变得无比凝重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一个靠着‘钱’来划分的新‘阶级’,已经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悄悄地形成了。”

这番话像一柄最沉重的锤子,狠狠地砸在了苏溟舟的心上!

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破晓之心”从建立的第一天起,所奉行的就是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绝对平均分配制度。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享受着几乎完全一样的食物、住房和物资配给。

这种制度在组织还处在最艰难、朝不保夕的初创期时,是维系人心的最强大的粘合剂。

但是现在……

当一个充满了“贫富差距”的自由外部市场,与一个追求“绝对公平”的封闭内部集体发生了最直接的碰撞时,那早已被压抑了许久,属于人性的贪婪和欲望,便如同被关押了太久的魔鬼,开始蠢蠢欲动。

“就在昨天晚上,”许知远的声音变得愈发的冰冷,“我们内部开生活会的时候。已经有人公开提出来了。”

“——凭什么我们在外面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换回来的‘破晓币’,回到基地之后就只能上交公库,然后,再跟那些只会在后方织布、种地的娘们儿一样,领同样一份的口粮?”

“我们要求改革!”

“我们要求,在‘破晓之心’内部,也同样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市场经济’!”

何幸福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充满了忧虑的凝重。

“出事了。”他将苏溟舟拉到了一旁无人的角落,“出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那种事了。”

“就在昨天,”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市场里有两个不同聚落的幸存者,为了争夺一个靠近主干道、位置更好的摊位打了起来。动了刀子,见了血。”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寒光,“我这一个月一直在暗中观察。我发现,市场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人了。”

“有几个脑子活络的猎户,靠着最先将手里的兽皮换成了我们的‘破晓币’,现在已经成了市场里最早的‘百元户’了。”

“他们不再自己去打猎了。他们开始用手里的钱,去雇佣那些更年轻、更有力气,但却更穷的幸存者去替他们冒险进山。”

“他们甚至还开始跑到一些新成立的偏远聚落里,专门去找那些腿脚不便、或者上了年纪,没法自己来‘天井渡’卖东西的老猎户,用比我们官方收购价更低一点的价格,去提前收购他们手里的皮料。然后,再转手卖给我们,赚取中间的差价。”

“苏老弟,”他看着苏溟-舟那同样变得无比凝重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一个靠着‘钱’来划分的新‘阶级’,已经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悄悄地形成了。”

这番话像一柄最沉重的锤子,狠狠地砸在了苏溟舟的心上!

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破晓之心”从建立的第一天起,所奉行的就是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绝对平均分配制度。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享受着几乎完全一样的食物、住房和物资配给。

这种制度在组织还处在最艰难、朝不保夕的初创期时,是维系人心的最强大的粘合剂。

但是现在……

当一个充满了“贫富差距”的自由外部市场,与一个追求“绝对公平”的封闭内部集体发生了最直接的碰撞时,那早已被压抑了许久,属于人性的贪婪和欲望,便如同被关押了太久的魔鬼,开始蠢蠢欲动。

“就在昨天晚上,”许知远的声音变得愈发的冰冷,“我们内部开生活会的时候。已经有人公开提出来了。”

“——凭什么我们在外面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换回来的‘破晓币’,回到基地之后就只能上交公库,然后,再跟那些只会在后方织布、种地的娘们儿一样,领同样一份的口粮?”

“我们要求改革!”

“我们要求,在‘破晓之心’内部,也同样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市场经济’!”

何幸福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充满了忧虑的凝重。

“出事了。”他将苏溟舟拉到了一旁无人的角落,“出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那种事了。”

“就在昨天,”他的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