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之前要的4个坊,位置靠近北城,叔玉长安小勋贵与小官员所住的地方。
李世民自然不会答应。他与大臣商议许久,最终将南边的升平、升道、修行、立政四个坊,卖给了魏叔玉。
看着手里的五十万贯钱票,李世民脸上的笑意一直没停过。
“哈哈哈…朕总算坑那混小子一把。”
房玄龄捋着美髯,心里却不停犯嘀咕。
实在是太奇怪了。
咦魏贤侄的个性,他怎会一次性掏出五十万贯。
掏出五十万贯就算了,长安学堂的建设,只怕也需要十来万贯吧。
“陛下,咱们是不是做得太不地道?”
李世民霸气的挥挥手,“有啥不地道的!那混小子坑朕的钱还坑得少嘛,朕这回坑他五十万贯,不是很正常嘛。
再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陛下光收钱不办事,这不大好吧。”
李世民冷哼一声,“混小子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自然由他来解决。”
房玄龄嘴巴抽搐两下,“陛下,城南住的是平民,朝廷不管的话,有些说不过去嘛。”
李世民自信道,“放心吧,那混小子自己会管的。”
他猜得的确没错,对于搬迁百姓们的安置,魏叔玉格外上心。
魏叔玉将安置他们的敦化、修政两坊,全部推倒重建。
看着手里的设计图,段俨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玉哥儿,他们不过是平民,屋舍方面有必要用如此好的料子。”
魏叔玉踹了他一脚,“谁说平民不能住青砖黑瓦房?让工匠们按图纸施工,不许偷工减料。”
段俨揉了揉屁股,“玉哥儿放心吧,只要钱到位,保证将房子建得漂漂亮亮的。
哦对了,母亲托我向你带句话,让你有时间去我家一趟。”
魏叔玉愣了下,旋即勾住段俨的脖子,“表弟说吧,姑姑找我有啥事??”
段俨有些吃醋,“母亲啥话都不跟我说,有时候真怀疑我是不是她儿子。”
魏叔玉拧着他的耳朵转了下,“胡扯什么,赶紧下去盯着吧。”
魏叔玉给拆迁户建青砖黑瓦房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听说了吗,我们拆迁户的还建房,听说是青砖黑瓦呐。”
“的确是真的,最近船队不停往敦化、修政两坊运青砖。”
“我帮忙卸过青砖,它们质量上乘,敲击起来像金缶一样。”
“呜呜呜…真是没想到哇,我们这些苦力,居然也有机会住青砖黑瓦房。”
“你们还有心思聊天,赶紧报名去做工,拆迁户有优先权。”
…
敦化坊,招工现场。
李世民、房玄龄、魏征看着热火朝天的招工现场,他的嘴角忍不住抽搐几下。
“房卿去问问,招工的工价几何??”
很快,一小吏被带到李世民跟前。
他刚想行礼,被李世民给制止住,“说吧,招工的工钱几何?”
小吏连忙谄媚着道:“回几位大人,他们每天工钱是两文,不过包三顿饭。”
什么!!
魏征惊得直接叫出来,“包三顿饭??”
不怪魏征很是疑惑,古代普通百姓能吃两顿饭,都属于小康之家。
更何况是三顿饭,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败家,极其败家!!
“三顿饭,每顿饭都有什么?”
小吏指着不远处的妇人,“大人们瞧见没,她们是负责做饭的妇人,一天的工钱也有两文钱呐。
早饭是小米粥配馍馍,午饭与晚饭都是米饭配红烧肉。”
“额…”
李世民、房玄龄、魏征等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小吏语不惊人死不休,“大人们或许不知道,驸马爷要求早中晚三餐都管饱。”
李世民等人都有些木然,他们的脸色虽然很平静,但眼底闪烁着惊天震撼。
魏叔玉那家伙,做事情不是一般的大手笔。
难怪啊。
只要公主府一招工,百姓们趋之若鹜。
只怪他给出的福利太好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混小子也太败家了吧,把福利搞得那么好,难怪现在的徭役越来越不好征了。”
房玄龄古怪的看着李世民,他没料到堂堂一国皇帝,居然会睁眼说瞎话。
徭役哪里不好征嘛,老百姓们都十分自觉。不过他们吐槽的话,多少会说几句。
“走吧,去长安学堂看看,朕好奇玉儿的教学方式。”
李世民一行悄然来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的长安学堂工地。
尽管只是雏形,但其规模已然令人咋舌。
不同于传统书院亭台楼阁的雅致,这里的建筑更显宏大、规整。
以大理石结构为主,透着种前所未有的坚实。
“这混小子,倒是舍得下本钱。”
望着忙碌的工匠和堆积如山的石材,李世民低声说了一句,听不出是赞许还是批评。
房玄龄目光深邃:
“观其格局,非为吟风弄月之所,倒似…似经世济用之堂。
陛下,魏驸马所图,恐怕不止是启蒙孩童那般简单。”
魏征则更关注细节,他指着远处正在测量土地的几名工匠。
“陛下请看,他们所用之器,似与工部规制不同,更为精巧。
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效率极高。此等营造法式,若能推广,于国朝工程大有裨益。”
正当三人低声议论,却见魏叔玉正与一工匠头领,指着图纸争论着什么。
李世民示意不要声张,悄悄靠近。
“…地基必须再深三尺!这里是学堂,要的是百年稳固,不是搭积木!
还有这排水沟渠,按我画的图纸来。我要的是暴雨之日,学堂院内无积水!”
魏叔玉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