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礼哥你这说的哪话,你愿意借我们我们就很感激了。”徐金保他们也知道徐金礼一家都老实,还有些笨手笨脚的。挣钱这方面比不上人家,但做人这块没得说。
“也亏得二保有出息,还能给子江和子洲找点活干干,不用吃那么多苦。”在他看来,做包子和出去卖东西已经是份很轻松的活了,一个月300块钱,比徐子江去外面做零工挣的多,还少吃苦,这就很好了。
徐金保理所当然地说,“都是自家兄弟子侄,有事肯定得先想着家里人。”在他的想法里,一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算富。大家都富起来了,说句不好听的,想做个事情,借钱都有地方借。
“你这思想是对的,打仗亲兄弟,家里的人能帮是要帮一下的。可惜哥哥我不是个有本事的,要仰仗你们照顾了。”
徐金礼挺了会又愁容满面地说。“子江做事勤快又肯干,就是笨手笨脚,脑子不转弯,下了功夫也不一定能出活。不瞒你说,我和你大嫂都愁的慌,他要脑子没脑子,要学历没学历,照海也没啥学历吧,但照海那孩子能混,现在做大厨做的可好啦。你说我家子江这孩子以后咋办啊。”
他也想让徐金保给他出出主意,目前他们一门人,就徐金保混的最好。
都是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徐金保对徐子江也很了解,“子江这孩子比较内向,听话,也肯干。他不灵活,自己单独干不了事情,尾人后面干个事情还是可以的。到时候看看家里其他的小孩有没有出息,带带他,时间长也就好了。”
也只能这样了。徐金礼朝着徐金佑说,“二保啊,你们眼皮活,以后有啥事照顾一下子江啊。”
这也太高看他了。不知道金礼哥从哪里看出他眼皮活的。徐金佑自己才毕业两个月不到,但这个时候点头的说好的肯定是没错的。“那肯定的。都是一家人。”
地皮钱现在是够了,徐金保准备明天把钱交给黄老头,去镇上登记一下,地皮就是他们的了。
晚上李舒禾在床上兴奋地滚来滚去,“金保,咱们在镇上要有房子了!以后我们不用天天跑来跑去的了。咱去市里也方便了。”镇上去市里只要走去火车站那个地方拦车就行。
徐金保也很激动,他完成了自己心里的某种目标。李舒禾是从市里嫁到村里的,当时他就暗自发誓以后要给李舒禾好的生活。现在他要在镇上有房子了,算是实现了一步!
李舒禾想到自己的生活,乖巧的儿子,努力的丈夫,不用她干活的婆家,真舒坦,有几个能过上她这美日子,当初她果然没有看错人!
夫妻二人,因为同一件事怀着不同的好心情进入梦乡。
隔天一早,因为徐金佑还要在家里做包子,早上是俆广元和徐金保一起去找的黄老头。都是亲戚,钱到位了,配合也相当到位。相关部门上班了,土地证就变成徐家的了。
尽管俆广元不识字,还是把土地证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多遍。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李舒禾也想一起去过户,但她今天要去学校集合,由学校包车一起去市里。过几天就能看到土地证了!
徐晚星的暑假生活过的非常规律,早起出去卖包子,回来玩,中午睡觉,下午起来再干活,晚上看会电视早早地上床睡觉。每天都有事情做,有人做饭吃,有人陪着一起玩。有事情又不是那么忙,过的很充足惬意。徐晚星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过上了他理想中的退休生活。
今天星期五,李舒禾带着李学章和哥哥嫂嫂一起来了徐家。
李学章的年纪比俆广元大,俆广元见面都是喊李大哥。
他们到的时候家里刚准备吃饭。
“李大哥来了啊。”俆广元忙起身和他握手。
李学章笑着说,“徐老弟,打扰了。他哥跟他嫂子要来看看诚诚,我跟来玩玩。”
俆广元,“这话说的,一家人没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你没事就来玩。”
“爷爷。”李士诚开心的咧着嘴喊人。
杨红看着黑了许多的儿子,笑着说,“这来了旭旭家家也不想回了。作业也忘带来了,我和你爸给你送来了。”
李士诚一听这话瞬间脸就垮下去了。为什么要让他想起还有作业要写这件事情!暑假已经过了大半,他的作业还没写多少。
李舒阳一是来看儿子,二是怕妹妹一个人带着钱不安全,就一家跟了过来,顺便在徐家过周末。
李舒禾听见杨红这话陡然想起了一件事,她转头问徐晚星,“你作业写了吗?”白天她和徐金保要上班,徐晚星写没写作业她不知道,晚上回来反正是没看见徐晚星写过作业的。
徐晚星呆愣了一瞬,糟糕,他都忘了暑假作业这回事了。多年不写作业了,哪里想得起来还有作业这个事情啊。
“我记不得了。”之前磕脑袋了,可不是都不记得了吗。
李舒禾无奈地说,“等徐安回来了问问他吧。”
徐安和徐晚星是一个班的,他暑假跟着父母出去旅游了,想必作业应该也没写多少。
徐晚星点点头,他对作业根本就不担心,以他现在的实力,一本暑假作业一天就能做完。
吃完饭,一家人在外面纳凉。
徐晚星给舅舅、舅妈、外公讲他们最近的事业,李士诚时不时补充一句。
说到他们在镇上买房子的事情,李学章书很赞同,“你们的想法是对的,以后二保到学校那边去开个小饭馆,不愁生意不好。”
杨红说,“诚诚学校门口现在早上也有很多卖早点的。现在这么方便,很多人家不想早上急慌慌地起来做早饭,大都是在路边买着吃的。口味好,种类还多。”
“生活越来越方便了。现在社会好,脑子活络点,干什么都能挣到钱。”李学章点点头,鼓励道,“二保好好干,现在做小生意的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好,大家也舍得花钱的。”
李学章经常看报纸,“现在国家很鼓励大家做生意。南边的经济现在很发达,厂子也有很多。你们年轻人要敢于尝试,多出去走走看看。”
徐晚星觉得老爷子不愧是那个年代的高材生,对经济发展方向看的非常准。他也想有机会去看看这个时候的北上广深。肯定有很多他们这些小地方没有的东西,若是能在小地方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该能赚到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