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35. 先砍“一臂”

林伯恩的回信抵达江府,已是月余之后。

江笑庸一下朝便去了十愿轩,程梘禾替他脱去朝服,看他脸色阴沉,将东都求学变故的话咽了回去,她此刻才知,江笑庸想要送孩子们去东都的深层用意。

宛陵之乱,天子暴怒,命赵承恩等查案,查抄、锁拿、审讯……赵承恩动作迅疾如风雷。

数月间,诏狱人满为患,宛陵太守的后台与同党名单不断拉长,牵连的官员数不胜数。

内奏事处更是几乎被连根拔起,昔日掌管机要的官员,无论品阶高低,尽数成了阶下囚,这呈递奏折的重责就暂时交到了宦官手里。

瀛宣帝钦点了太师韩璟参与查办,这位重臣每日必至大理寺或刑部,翻阅卷宗,听取禀报。

然而他很少主动发问,也极少提出见解,别人追问,他的回复也是无懈可击的场面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不过是在奉旨伴驾,只有无可指摘,方能置身事外。

刑部尚书黄维出身越都江夏世家,他最不愿打交道的人便是这太师韩璟。

韩璟不说话还好,一旦发话,便又要多几户官员锒铛入狱,印证了那句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言官。

凝真院的术士并不懂这其中门道,基于星象卜筮的线索谈案件,不添乱已是万幸。

再说赵承恩,不知是发了什么疯魔,只要有一点点线索指向,他便带着瀛宣帝亲赐的禁卫军将人押入牢狱。

江笑庸更是以圆滑著称,他虽不敢像韩璟那样光明正大的置身事外,却也未提供丝毫实质助力。

这差事,沉沉压在了刑部尚书黄维和大理寺身上。

秋去冬来,案头的卷宗堆积如山,难以理清。

吏部本就事务繁冗,江笑庸每日还需分神应对这桩泼天大案,更不敢怠慢韩璟赵承恩这两个老狐狸。

不日前,刑部有了新的进展,派往宛陵太守府邸进行二次彻底搜查的老吏,在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翻出了数封保存完好的密函。

这些信件被快马加鞭呈送至申都,黄维一看落款,心头剧震,竟是武安侯程爝!他不敢耽搁,亲自将密信呈至奉先殿。

程爝军功卓越,又已年迈,赵承恩得到消息后,并没有自作主张的将人拿下。

第二日上朝,瀛宣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质询。

程爝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平静,他并未否认信件的存在,亦未推诿责任,从容的解释着:“陛下明鉴,这些信件,确为老臣所书,但绝非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之证。”

“老臣早年戍边,麾下数名立下汗马功劳的校尉重伤退养,老臣听闻他们因伤残,归乡后日子过得颇为凄凉,便念及旧情,故而曾修书数封予宛陵太守,恳请其寻访下落,稍加照拂,免其孤苦终老。此乃人之常情,亦是体恤旧部,老臣以为……并无不妥之处。”

程爝的解释合情合理,然而,在这风口浪尖,瀛宣帝早已平等的怀疑每一位朝臣。

他费尽心思将一个手握兵权,功勋卓越的将军变为只能安居在家的侯爷,“旧部”二字,此刻在他听来,无非是在剜心。

若强行降罪,又恐激怒被宛陵案撩拨得群情激愤的言官,瀛宣帝突然感觉心力交瘁,颓然靠上龙椅。

“刑部尚书。”

黄维心头一紧,出列跪倒:“臣在。”

“告诉武安侯,那密函中还有什么?”

“有密谋鸠兹暴乱之事……”

“胡言乱语!”程爝厉声打断,难掩惊诧,“陛下!请允老臣一观!”

瀛宣帝置若罔闻,目光转向:“吏部侍郎。”

江笑庸出列,跪地叩拜:“臣在。”

“宛陵太守这个案子由你协助,你以为如何?”瀛宣帝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江笑庸。

江笑庸左右为难,很明显,瀛宣帝对岳父程爝的猜忌昭然若揭,他既不能公然袒护,身为协理官员,更无法搪塞。

殿内死寂,每一息都无比漫长,江笑庸以袖拂汗,抬起头,脸上已不见慌乱:“陛下,武安侯所言,情理可通,然。”

这个‘然’字转的极其沉重:“然,多事之秋,宛陵案牵连甚广。太守府既已查出往来信件,无论初衷如何,武安侯已涉入其中,为彻查案情,臣斗胆恳请陛下,查,信中所提几位伤残校尉之实况,是否确曾依侯爷所言,请陛下恩准,将此数封密函,特别是密谋的信件,与武安侯府中历年存档手书军报、奏折进行比对,以验真伪。”

这番言辞,依然滴水不漏。

瀛宣帝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对这结果显然不满,矛头再转:“黄爱卿,你以为?”

黄维紧绷的肩线松了一分,至少不用他去决策是否去缉拿一位功勋侯爷。

他斟酌片刻,又将皮球踢回:“此案干系重大,臣定竭尽所能彻查,只是在未有确凿新证之前,不知江大人以为,武安侯是暂禁府邸?还是收押诏狱?”

黄维不敢敷衍应答,问出了瀛宣帝最关心的问题。

看着二人将难题踢来踢去,瀛宣帝心中冷笑。

已有武官出列求情,紧接着便有不怕死的言官,痛斥他二人相互勾结,欺君舞弊。

场面突然失控,场下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各位大人莫要再争吵,以免伤了和气。”程爝此言一出,殿内便回复了安静。

他摘下头顶象征侯爵的玉冠,放在地上,目光直视龙椅上那已变得陌生的帝王,同甘共苦的情谊,此刻碎得无声无息。

“陛下若疑臣,臣甘愿领受任何查验。这冠冕乃陛下亲赐,臣先行摘下。”

黄维与江笑庸同时看向他,目光复杂。

“准奏。”良久,瀛宣帝才吐出两个字,他对黄维嘱咐道,“武安侯是国之重臣,万不可怠慢,退朝!”

“臣,谢陛下隆恩!”程爝叩首,起身,目光掠过跪在一旁的女婿江笑庸,眼神复杂,终化作一丝难以言喻的喟叹,“照顾好我女儿。”

他挺直了脊梁,在侍卫的护送下,走出了这杀机四伏的金銮殿。

散朝后,江笑庸这才敢真正松一口气。

黄维怒气冲冲地走来:“江侍郎,好手段!将这查证的烫手活计,一股脑推给刑部和大理寺!”

江笑庸拱手:“黄大人辛苦,此案重大,还需仰仗您明察秋毫。”

“哼!”黄维怒极反笑,借机发难,“武安侯洁身自好,待人和善,满朝皆知!他乃你岳父,你竟为求自保,在朝堂上首鼠两端,不肯直言相护!其心可诛!”

“黄大人慎言!”江笑庸抬眼,目光锐利,“你我皆为陛下臣子,朝堂之上,无亲可言!”

黄维被这大义灭亲的姿态噎住,愤然甩袖离去。

程爝入狱的消息,在江笑庸回府之前就传到了程梘禾这里,她放下江笑庸的朝服,正欲开口,便被江笑庸抬手止住:“夫人已知晓侯爷之事?”

江笑庸叹息:“侯爷不忍我被陛下逼问,这才妥协,是我连累了侯爷。”

“不怪你,这是父亲的选择,他一生忠勇,断不会行此悖逆,黄大人定会还父亲清白。”程梘禾忧心道,“只是诏狱阴寒,父亲年迈,我怕他身子骨熬不住……”

“陛下圣心难测,正在气头,我亦不敢为侯爷妄言开脱。”江笑庸握住她微颤的手,安慰道,“好在此案我尚在协理之列,诏狱上下,我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