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侯破浪带着最后一根连接着快速接头的抽油软管如同凯旋的将军般浮出水面时整个“诺亚号”的甲板上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所有非必要人员立刻撤离后甲板!技术组准备启动动力系统!”苏溟舟的声音通过对讲机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角落瞬间就压下了所有的喧哗。
甲板上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而有序。
在全叔和王师傅的指挥下一场充满了“废土朋克”风格的、精密的机械组装正在船尾那片最开阔的作业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合力将一台在工坊里重重加固自行开发的水泵牢牢地固定在了一个用厚实钢板和工字钢焊接而成的、坚固无比的底座上。这台自制泵就是他们这次“普罗米修斯计划”中负责向深海龙宫注入“血液”的心脏。
紧接着是整个动力系统的核心——绞盘联动装置。
苏溟舟和孙博借鉴了古老的农用提水龙骨车和现代工业传送带的原理设计出了一套堪称天才的传动系统。他们没有直接将绞盘的钢缆连接到水泵的活塞上那样的线性运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对水泵脆弱的活塞杆造成侧向的剪切力导致其断裂。
他们的方案是“变拉力为扭矩”。
他们先是将绞盘那根主钢缆的末端固定在一个巨大的、由数层加厚的松木板和钢板复合压制而成的、直径超过一米的飞轮边缘。然后再用一根更短、更坚韧的传动杆将飞轮的中心轴与水泵的曲轴连接在一起。
这样一来
“动力系统连接完毕!”王师傅仔细地检查了最后一颗固定螺栓对着苏溟舟竖起了一个沾满油污的大拇指。
“注水管线压力测试开始!”另一边刘师傅也大声报告道。他将那根连接着深海油罐的消防水带的另一端牢牢地固定在了水泵的出水口上并在接口处用他们自己熬制的沥青和麻絮进行了多层密封加固。
“所有准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备工作就绪!
苏溟舟深吸一口气,走到了位于船尾的柴油发电机旁。这台嗡嗡作响的机器,将为这次行动提供最原始的动力。
“启动绞盘!一级功率!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在旁的侯破浪,猛地合上了电闸!
“嗡——!!!
船尾那台巨大的绞盘,在一阵低沉而有力的电流声中,缓缓地转动起来!连接着飞轮的钢缆,被一寸一寸地拉紧,发出“嘎吱嘎吱
巨大的飞轮,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姿态,缓慢而坚定地旋转。紧接着,那台黑色的水泵,也随之发出了“噗嗤……噗嗤……的、如同巨兽呼吸般的、富有节律的声响。
“压力正常!管线无泄漏!刘师傅死死地盯着连接处,大声地报告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另一根从深海中延伸出来的、更细的抽油软管的末端。那根管子的尽头,连接着一个由林沧月亲自设计的、简易的玻璃观察窗和压力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甲板上,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机器的轰鸣和众人紧张的呼吸声。
终于,在那透明的玻璃管里,一股浑浊的、黑褐色的液体,夹杂着无数细小的气泡,缓缓地、如同毒蛇般,涌了上来!
“出油了!出油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整个甲板,瞬间就沸腾了!
那股琥珀色的、带着一丝金属光泽的液体,在涌出管口的那一刻,一股浓烈、刺鼻,却又让在场所有男人都为之疯狂的柴油味,瞬间弥漫开来!
“稳住!稳住!苏溟舟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大声地指挥着,“第一批出来的,是海水和柴油的混合物!接到废油桶里!不要浪费!
早已等候在旁的黎潮生和几个后勤组的成员,立刻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巨大的铁桶推了过来,开始收集那珍贵的、流动的金子。
在排出了一百多升浑浊的混合液之后,从管口涌出的液体,终于变得清澈起来。那是一种漂亮的、略带粘稠的、如同琥珀般的淡黄色。
“是纯油!是纯油!王师傅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用两根手指捻了捻,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是国标零号柴油!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杂质!这油罐的密封性,简直就是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个奇迹!”
“所有储油容器准备!开始正式接收!”
一时间,整个“诺亚号”的后甲板,变成了一个繁忙而有序的临时炼油厂。几十个早已清洗干净的铁桶和木桶,被整齐地排列在甲板上。汉子们轮流操作,将一桶桶珍贵的柴油,小心翼翼地灌满,然后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木塞和沥青,进行密封,再用滚木,将它们运送到船体中部的货仓里,进行最稳妥的固定。
苏溟舟没有参与到这狂欢般的劳作之中。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却在飞快地进行着另一场更重要的计算。他看了一眼身旁那台正在稳定运转的“永动机”,又看了看那根正源源不断地吐出琥珀色液体的抽油管,大脑如同最精密的计算机,开始飞速地运转。
“诺亚号”的整体参数,早已被他与孙博、林沧月等人,用最严谨的方式,反复推演计算了无数遍。
这艘以“耆英号”为蓝本的现代化尖底福船,全长15.2米,最大船宽4.5米,型深则达到了惊人的3米。为了追求更好的破浪性和稳定性,他们放弃了传统福船平缓的船底,采用了更具挑战性的尖底设计。船体由最坚固的黑松作为龙骨和主框架,再用经过了复杂强化处理的“钢筋竹”作为肋骨,最后蒙上双层松木船板,内外都涂抹了厚厚的“纤维增强复合涂料”。这种不计成本的建造方式,使得“诺亚号”的空载排水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8吨!
而他们这次出航,船上搭载了二十名船员、一个月的食物和淡水、以及大量的工具和设备,总载荷已经超过了7吨,使得整艘船在作业前的总排水量,已经达到了35吨。
“35吨的排水量,对于一艘木质帆船来说,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了。”苏溟舟看着那稳如泰山的船身,心中充满了自豪,“但我们的设计是成功的。尖底设计虽然牺牲了一部分舱容,却换来了无与比拟的稳定性。我们目前的平均吃水深度,大约在1.8米左右。这意味着,我们还有足足1.2米的干舷高度,足以应对任何极端的海况。”
而他最关心的,是载重。
“根据孙博和林沧月反复进行的结构力学模拟,‘诺亚号’的最大安全排水量,可以达到50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