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6. 第 26 章

太平坊内,太子手持琥珀犀首酒杯,向着商遗思笑道:“望尘,听说你近些日子都睡不安稳,在寻访曲水香,恰逢前些日子大食遣使来朝,进贡了好些‘乾陀婆罗’,孤听说你在找,特意为你备了一盒。”

他略一挥手,便有穿着雀蓝色绫锦的双鬟奴婢恭谨趋步上前,将手中捧着的沉檀漆木盒放在商遗思案桌上。

他瞥了眼那嵌着明珠螺钿,华美无比的盒子,眸光清淡,看向太子,施施然起身行了一礼:“殿下折煞微臣了,如此贵重之物,臣不敢收。”

太子却不甚赞同:“阿耶封你为晋王,你便是与我亲如一家的异姓兄弟,自家兄弟之间,有什么敢不敢的,望尘说这话就生分了。”

望尘是商遗思的表字,太子这么叫,便是想要显得亲近,商遗思一向深居简出,除了阿耶宣召,几乎从不参加朝中官员的宴会。

这次他设宴请他,他竟然一口答允前来,属实让太子惊喜不已。

广平侯府算是彻底没落了,虽然原本的广平侯并不站在他这边,但好歹因着五年前那桩旧事,他们也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广平侯自诩帝臣,不站在他这边,也不会向长公主投诚。

且原本承爵有望的祁承梧早早地就拜在他门下,可惜丧心病狂做出那等忤逆不孝之事,被三司论罪判了秋后处斩,白白浪费他为其铺路谋划的心血。

更可恨的是琅琊王氏从中立倒戈转向长公主,近来朝堂上,但凡东宫所出政令,都被那帮世家老臣批了个体无完肤,何其可恨!

反倒是他的好姑姑,不仅哄得阿耶将接见万国使臣这样的大事全权交给了她,更是开始频繁出入禁中,插手起阿耶的政事来!

若是不能及早笼络朝臣,只怕是还没等到他继位,这大盛王朝就要换个人来坐了。

晋王如今虽然受阿耶忌惮,手中只有金吾卫大将军的虚职,但毕竟战功赫赫,在民间素有声望,若是能将他揽至麾下,也更能彰显东宫贤德的名声。

更何况,听闻商遗思虽然交接了陇幽节度使的兵权,但在陇幽军的心中,他仍然是那个英勇无敌的少将军。

是以他颇费了一番功夫着人打探,才知道晋王最近在派人寻找曲水香所需的“乾陀婆罗”,但此物向来稀少珍贵,就连宫中也只有进贡的三盒,他拿来投其所好,也算是真诚相待了。

果然商遗思只虚虚推辞了一下,便恭谨地接受了,亦举起倒满了新丰酒的酒杯向太子道:“殿下厚爱,臣却之不恭。”

他仰头将酒杯中的琥珀色酒液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望向太子:“殿下亲自设宴,除了替臣觅得‘乾陀婆罗’外,可还有其他事?不妨直言。”

见他语气谦逊,主动抛钩,太子更是欣喜异常,拍了拍手道:“既然已经下了朝,就不必再守君臣这套规矩,孤与望尘此刻不过是勾栏听曲的两个闲人罢了。”

他今日设宴,只是有笼络交好之意,想试试商遗思的态度,所以提前备了美酒歌舞:“听说这太平坊内近日训了一批新的妓子,舞姿柔媚,腰肢酥软,更有个叫‘窈娘’的舞伎,眉眼间颇得当年梅妃神韵。”

他笑道:“坊间传闻她一舞千金,多少王孙公子想见她一面都难如登天,今日孤早早便包了她的场子,只为了让望尘也能一睹美人风采啊。”

周围的太子府宾客也你一言我一语地捧场,说话间琵琶声已然如珠玉落盘般在帘外响了起来。

随着乐声起伏,一个丽服严妆的女子徐徐而入,迎着众人的目光,在席间中央的柔软白色波斯地毯上翩跹起舞。

尽管脸上画着浓妆,但仍然遮掩不住她鼻尖那点妖冶红痣,在香风红袖的流转之间若隐若现,如同勾人心魄的符咒,引得一众宾客皆如痴如醉地望着旋转不休的女子。

商遗思却移开了视线,垂眸夹了一块樱桃脯放入口中,慢慢吃了。

这等甜腻之物,也不知她为何如此喜欢,每日都要派那小女婢眼巴巴守在郑记蜜饯铺子旁,等着买开门后第一份新鲜腌制的蜜饯吃。

君平悄然行至他身边,在他耳边附耳说了些什么,神情愤愤,商遗思目光却没什么变化,只淡淡道:“嗯,知道了,你继续盯着。”

君平一噎,却不敢有什么异议,恭敬应了声便重又离开了。

台下这一番细微交谈自然没能逃过太子眼睛,他一面懒洋洋饮酒,一面不经意道:“看你侍卫这么急急忙忙的样子,望尘可是府中有什么事?”

商遗思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殿下也知道,臣向来不太喜人,性子孤僻,然近来时常觉得日子漫长无趣,便想着从凝华山上猎一只合眼缘的狐狸回来养。”

他淡淡道:“可谁知,那狐狸野得很,几次三番都叫它跑了,想来是性子太野,不愿入我王府。”

商遗思性子孤僻满朝皆知,也满朝皆明白其中缘由。

五年前他从吐落大胜而归,带着吐落王浩荡两千王族的囚犯重返长安,本该是盛大的喜事,朝中上下却无人敢对着马上的将军道一句恭贺。

阿耶也只是叹息着说:“长安城冬日里时不时便有火事,只是不曾想……斯人已逝,望尘,朕已经命人以亲王郡主规格为你弟妹营建坟茔,既然你回来了,见他们最后一面,便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旗开得胜的将军连战甲都没脱,辞了圣人便直奔晋王府,看到蒙着白布的弟妹尸首时,不发一言,却要倚靠着手中唐刀才能站稳。

他闭门半月,亲自送了弟妹入葬,而后便性格大变,寡言少语,独来独往。

就算是在阿耶的承香殿宫宴上,也少见笑影,只是如同沉默的饮酒坛子般,望着满座觥筹交错,任由香风鬓影染上他宽大的袖袍,如同细密污渍,将他寸寸拉入泥潭。

当年那件事,虽然始作俑者是收了珠宝金锭的广平侯,但终究也是因为当时监国太子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彻查下去,反而将此事盖棺论定成金吾卫失职。

太子前些日子虽然担心过事情败露,也因着太平坊的刺客而对长公主越发怨恨,但却丝毫没有想过这件事的真相已经被商遗思所查明。

当年火灾发生时,他还在前线行军打仗,等他回来时,案子已经了结,一应物证均已消弭,更何况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258xs.cc】